1530元一杯的咖啡,是智商税还是真香警告

一杯 100 毫升的天价咖啡

家人们,最近咖啡圈又有大新闻了!广州一咖啡节上,一杯 100 毫升的咖啡竟然标价高达 1530 元 ,而且消费者入场还得买 40 元门票。从网上流传的图片能看到,这款咖啡来自巴拿马托托马斯庄园,还是 BOP(巴拿马最佳咖啡大赛)日晒组冠军。这消息一出来,瞬间就炸锅了,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妥妥的是营销手段,再好的豆子也不至于这么贵吧;也有人感觉自己像是被割了韭菜;但还有人说,有些咖啡豆本身就贵,只要明码标价,也没啥毛病。这就怪了,一杯咖啡,怎么就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天价” 咖啡现身,舆论哗然

先和大家好好讲讲这杯引发轩然大波的咖啡。在这次广州咖啡节上,这杯售价 1530 元的咖啡,它所用的咖啡豆来自巴拿马托托马斯庄园,这个庄园可是咖啡界响当当的存在 。而且这豆子还是 BOP 日晒组冠军,BOP 赛事那在全球生豆竞赛里都是顶流,能在里面拿冠军,品质肯定没得说。从咖啡节现场的宣传来看,它被描述为有着独特风味,口感细腻,还有着一般咖啡没有的香气。
再看看网友们的反应,那可真是炸开了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有人在小红书上吐槽:“这不是卖咖啡,是在抢钱吧,再怎么好的豆子,也不能这么离谱定价,妥妥的营销噱头。” 微博上也有网友评论:“本来开开心心想去咖啡节感受下咖啡文化,看到这价格,瞬间感觉被泼了冷水,这不是割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韭菜嘛。”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咖啡行业内人士在知乎上分析:“其实对于一些资深咖啡发烧友来说,这个价格并非完全不能理解。顶级的咖啡豆本身获取就很难,加上获奖的光环,价格自然会被抬高。而且咖啡节这种场合,更多是一种文化和高端产品展示,不能单纯用日常咖啡价格去衡量。” 还有网友在抖音留言支持:“明码标价,愿打愿挨,有人愿意为这份独特的体验买单,也没啥可指责的。” 这种两极分化的看法,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深挖。

咖啡 “贵族” 的诞生密码

这杯咖啡凭啥卖这么贵呢?背后原因还挺复杂。从咖啡豆本身来说,它来自巴拿马托托马斯庄园,还在 BOP 日晒组拿了冠军 ,这就厉害了。BOP 赛事在全球生豆竞赛里那可是顶尖的存在,每年当地咖啡种植户或加工处理商会提交自己收成中最好的产品参与竞赛,只有排名靠前的种植户才能参与竞拍。因为竞拍的时候价格没有上限,再加上产量和品质都稀缺,最后拍得的价格就会比咖啡期货价格以及一般精品咖啡豆价格高出好多。就像去年第 28 届 “巴拿马最佳咖啡” 线上拍卖会上,一款产自海拔 1950 米地区的 “日晒瑰夏” 咖啡豆,居然以每千克约合人民币 7.19 万元的价格成了 “标王”,还刷新了拍卖会历史最高价。
全球咖啡价格上涨,也是这杯咖啡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2024 年全球咖啡价格上涨了 38.8%,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 。这主要是因为极端气候造成主要产区供应短缺,像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世界主要咖啡生产国在 2023 - 2024 年度都遭遇了极端天气,咖啡减产,价格自然就升高了。再加上运输成本攀升、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问题,也在进一步推动全球咖啡价格上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杯使用顶级咖啡豆的咖啡,价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当 “天价” 成为流量密码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天价” 似乎成了一个能迅速吸引眼球的流量密码。就拿根本咖啡来说,2023 年 11 月,它因推出 6200 元一杯的 “卡门庄园・水洗・瑰夏” 咖啡而迅速走红网络 。这款咖啡选用的是当年巴拿马产的一批获奖咖啡豆,该批次全球产量总共只有 25 公斤,单价为每千克 10005 美元,也就是约 73000 元人民币的价格打破了生豆竞拍价纪录,被称为 “标王”。
当时,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在热议这杯天价咖啡。根本咖啡也因此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知名度大幅提升。但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在这款 “标王咖啡” 之外,店内其他主流产品的定价都在普通消费者容易接受的范围内,价格带在 20 元 - 40 元左右,大众点评显示其广州番禺天河城店的人均消费为 33 元 。这就很明显了,“天价” 咖啡更像是一个引流的噱头,是根本咖啡进行话题营销的切入点。
再看看这次广州咖啡节上的这杯 1530 元的咖啡,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商家很清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想要脱颖而出,就得制造话题。而 “天价” 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话题制造点。通过推出高价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然后再靠店内其他正常价格的产品来盈利。这种营销方式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屡见不鲜,从咖啡到蛋糕,再到牛肉面,都有商家用 “天价” 作为营销手段 。但这种单纯依靠流量思维的营销方式能长久吗?这就不得不提到流量思维与产品力、组织力之间的关系了。

消费者的抉择与反思

面对这杯 1530 元的咖啡,消费者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一部分消费者出于好奇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愿意尝试一下。在小红书上,就有博主分享自己购买这杯天价咖啡的体验,他们觉得能品尝到冠军咖啡豆制作的咖啡,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也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虽然价格贵,但能喝到全球顶级的咖啡,感觉很值,发个朋友圈也特有面子”。
但更多的消费者则认为这杯咖啡性价比太低,坚持理性消费。有网友在抖音留言:“我平常喝咖啡就是为了提神,一杯十几元的咖啡就足够了,这 1530 元的咖啡,就算品质再好,也超出了我的消费能力和理解范围。” 在他们看来,咖啡只是一种日常饮品,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顶级品质而花费如此高昂的代价。
这也让我们反思,在消费过程中,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为了一些外在的标签和噱头而盲目跟风呢?是追求独特的体验,还是注重性价比,这是每个消费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天价咖啡的行业涟漪

这杯 1530 元的咖啡,就像一颗投入咖啡行业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的出现,让整个行业都开始重新审视定价策略。以往,咖啡的定价似乎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范围,但这杯天价咖啡打破了这种常规认知。它让咖啡从业者们思考,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定价是否可以更加多元化 。
对于精品咖啡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进一步推动了精品咖啡市场的发展,让更多人关注到精品咖啡豆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精品咖啡产生兴趣,愿意去了解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式的咖啡豆所带来的独特风味。这也促使更多的咖啡品牌加大在精品咖啡领域的投入,从咖啡豆的采购、烘焙,到咖啡的制作工艺,都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品质 。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天价咖啡的出现也可能引发一些变化。一些小型咖啡店或新兴品牌,可能会借鉴这种推出高价特色产品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大型连锁咖啡品牌,也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推出更多高端、特色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种竞争格局的变化,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他们将有更多的选择,能够品尝到更加多样化的咖啡 。

结语:回归理性,品味本真

这场关于 “天价” 咖啡的争议,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咖啡市场的百态。它让我们看到了咖啡豆价格的波动、精品咖啡市场的崛起,也看到了商家营销手段的多样。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在这场咖啡热潮中,更需要保持理性。
无论咖啡价格如何,它始终是一种饮品,最重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体验。我们不必盲目跟风去追求天价咖啡,也不应一味排斥高价产品,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合适的选择。
希望咖啡行业在未来能健康发展,商家们能少一些噱头,多一些对品质的坚守。也期待咖啡市场能更加多元,为我们提供更多优质、价格亲民的咖啡选择,让每个人都能在一杯咖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