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喝的是「人情味」

当我意识到,蝉鸣声不再出现,安安静静的空气;取而代之的是飘香的桂花,这时候我才发现,杭州踏入秋天了,很多时候我都在吐槽,杭州没有秋天,只有夏冬;但天气这种事谁说得清楚呢。

虽然温度还是如同夏日一般,但空气的风不再是闷热无比,夹带着的凉爽,才有一丝不像夏天的迹象。

杭州就是这么奇怪,天气就跟川剧的变脸一样,那么的迅速。这样的天气,对于「喝咖啡」来说也是有着很纠结的想法,在冰跟热之中徘徊,久久下不了选择。

冰咖啡,对于大多数人(仅我)而言,是拯救我脱离炎热的夏天,让生活重新有了意义;但冰咖啡不同于热咖啡,可以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萃取,冰咖啡如何萃取又是一门学问。

手冲咖啡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手冲咖啡一直在变化,一直在进步;从浓度到萃取率,从滤杯到手冲壶,这些都是科技的推动;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在科技不断发达的今天,咖啡师会不会失业?


事实上,有一定程度会,但绝大部分不会有这种担心;科技的进步不是让社会更加冷冰,而是更加智能,便捷化;咖啡早可以全智能化,甚至无人化,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会少了非常多的「味道」在杯子里面。

这个味道就是「人情味」,它是咖啡当中非常重要的味道;是机器,是全自动化时代无法取代的。


不管咖啡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围绕着的话题永远都有「萃取」的位置。

不管是大众都知道的过萃跟不足,还是咖啡师口中津津乐道的浓度和萃取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命题。

有人认为,手冲咖啡嘛,就是水浇上咖啡粉,然后就可以了;有人则各种各样的对待,从粗细到水重;每一个步骤都要精益求精

那么从豆子到杯中物,咖啡经历了「各种磨难」才能到达你手中,想拥有一杯好咖啡,从多少度的水开始到比例再到研磨度,都要「斤斤计较」。


从源头开始,去了解手冲咖啡的历史,再到冲煮的方式;每一种冲煮都有它的魅力,手冲咖啡不是简单的水加上粉就可以了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它的理由。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杯选错“雷区”大揭秘
在选择咖啡杯时,塑料杯是需要避开的材质之一。我们都知道,咖啡通常是用热水冲泡,温度往往比较高
咖啡杯选错,别怪风味跑一半 | 凡仕
一杯咖啡的口感由无数因素不停作用影响。品种、产地、处理方式、烘焙度、水质、水温、制作方式……潜心技艺多年以后,你的咖啡口感可千万不能因为一只杯子打折扣,因为咖啡杯形也是会影响咖啡口感的。引经据典形状产生的影响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形状的咖啡杯会影响咖啡的口味。实验室研究人员从哥伦比亚、英国、中国等地招募了超过300名志愿者,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基本男女各半,让他们用8种不同尺寸的杯子品
来说说咖啡金杯理论
我试着说得不那么臭又长,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讨论范围仅限于手冲咖啡。虽然我尽量避免用术语,大概还是更适合咖啡发烧友和从业者阅读。篇幅较长,请自备沙发、靠枕、咖啡……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提到一杯「完美」的咖啡,我们会想到什么指标呢?什么?好喝?恭喜你答对了,本文到此结束。喂喂!我们当然要以好喝为导向,但是……总会有有一些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吧?我们先来看题图中的图表。Brewing Con
如何读懂一杯咖啡?
这是 Café Reactor 的第 4 篇文章,我将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杯咖啡背后的议题,与咖啡有关的知识、文化,以及人与故事。本期我们开始讲讲与咖啡本身更相关的话题,例如咖啡的命名、描述咖啡的风味、萃取与杯测等等。第三波咖啡潮席卷全球,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于咖啡的既往印象。现在,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时,除了熟悉的拿铁、摩卡、卡布奇诺之外,或许还会看到很多与国家或地点相关的字眼,例如「埃塞俄比亚」「肯
做对了这件小事,距离做出一杯好咖啡,就已经完成了 90%!
有人说,「做出一杯好咖啡, 60% 依靠咖啡生豆的品质,30% 依靠咖啡烘培师的技巧,10% 依靠咖啡冲煮的方法。」这句话也许不够考究严谨,但大体也道出了一杯好咖啡的因素——当一包优质的咖啡熟豆在手,一杯好咖啡的进度条,就已经完成了 90%。你无法用陈米蒸出一锅好饭,而有了优质的新米在手,简单在电饭锅蒸一下,就满口留香。咖啡也是一样,并非冲煮技艺不重要,但是,买到优质的熟豆,就能事半功倍煮出好咖啡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