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省吧,别想用咖啡因抢客户了


最近,一篇文章火爆了朋友圈和知乎热题榜:「喜茶、奈雪等10款珍珠奶茶检出咖啡因,怪不得喝了奶茶后睡不着」。乍一看题目,我在想,咖啡因又要被拿出来吊打了吗?



然而知乎热榜中,作者 

 一针见血的揭开了这个世纪谜题,我才恍然大误悟,这特么不是吊打咖啡因,这是在吊打我们的智商。

一直以来,诸如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网红奶茶店都是以排队时间长、黄牛加价而出名。但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愈加重视、对于噱头越来越习以为常,这些公司将营销炒作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掀起了新一波「互联网营销炒作」的浪潮。

 

上海某茶开业盛景


这一次的「检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引用知乎用户张盟的回答来开题: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
这两个单位,使用必应搜索一下,其中,光明消委会,除了这次奶茶的新闻,基本没别的消息。

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除了奶茶的新闻,就是两年前成立的消息。这两个单位,过去没有互相协作过,也没什么消息,忽然拉着小手搞出一条不小的新闻。

整篇评测,有品牌、有产品,甚至连价格和口感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但是,并没有真人出镜,没有检测机构的名称和检测手段、设备。

综上所述,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营销活动。配合自媒体“有咖啡因说明用真茶”的论点,造一波热点。

先摆正自己的产品足够安全;再使用“一杯奶茶能顶X杯咖啡,X杯红牛”的论点,拉拢原本属于咖啡的消费者。
真的学到了,四两拨千斤,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都能写进案例库了,佩服。

备注以上引用已获作者授权。




撇开这个回答,我们来讨论几个核心问题:

 

 


咖啡因多的茶一定是好茶吗?

对此问题我咨询了上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评茶师Choker,她表示一般奶茶店使用的茶通常为非常普通的商业茶并通过煮茶的方式萃取出更多的咖啡因和茶碱,在咖啡中这就是属于「过度萃取」。

笔者认为,奶茶里面含有大量咖啡因这或许不是一件好事。世界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都含有咖啡因,这足以看到消费大众对于咖啡因的依赖。长久以来,咖啡因在生活中都是我们密不可分的「好伙伴」,但奶茶如果拿这点来作为噱头去表达出「有咖啡因说明用真茶」这个概念,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咖啡因摄入太多好吗?

在检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0款珍珠奶茶均检出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1杯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

虽然消费者对于咖啡因的依赖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达到了上瘾的程度。但在众多实验室的调查中得出一个结论,人一天摄取的咖啡因最多在400mg以内,否则可能会导致摄取过量,带来的后果轻则心悸、烦躁、神经过敏、兴奋、失眠、脸红等,重则可能进ICU了。

所以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如果真的是平均在3.5杯美式咖啡的总量,那么,慎重一点,奶茶虽好喝,但毕竟命要紧。

 

 

喜欢咖啡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咖啡因」吗?

我想一百个人当中,会有80个人的答案是「不」,更多的是咖啡本身的风味和可玩性。

虽然有部分人可能是因为咖啡因而喜欢咖啡,但这部分人显然更不会成为奶茶的用户。对比起奶茶来说,咖啡在众多爱好者看来是健康产品,而奶茶则是亚健康的代言产品。

在咖啡爱好者眼里,十来块钱的奶茶如同速溶咖啡一般,高糖代表了不健康,如果选择了无糖奶茶,那跟喝牛奶咖啡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奶茶有咖啡因就等于健康产品了吗?

这两个机构通过检测告诉大众「奶茶也有咖啡因」,但实则上将消费者如傻子看待。

告诉你奶茶可以代替咖啡了,但却没告诉你,我们一天如果摄入太多的咖啡因会让身体负担更重。

除此之外,含糖量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视的指标,检测中口感排名第一的「喜茶-奶茶波波冰」单杯含糖量高达10.2块方糖

所以,在推崇健康饮食,提倡养生护发的今天,奶茶打着咖啡因的名义来告诉咖啡爱好者「选我,选我,我也有咖啡因」,那我觉得这个算盘打错了,当代人对咖啡因的依赖非常严重,这点毋庸置疑,不然世界上三大饮料为何都含有咖啡因成分,但奶茶如果打着咖啡因的名义去吸引客户,可能会起到非常差的作用,一般的茶采用适当的冲煮方式,那么咖啡因含量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茶不过萃,奶茶还有茶味吗?

最后,喝了奶茶睡不着?那么不妨尝试下拿铁、澳白、美式、Drity咖啡,除了健康之外,还能让你睡着!早睡早起不掉发!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