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日清晨,还是在悠闲的午后时光,一杯香浓的咖啡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了解咖啡的种植地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方式会赋予咖啡豆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全球目前种植咖啡的国家约有 70 个,这些国家的咖啡豆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咖啡风味。
二、全球三大咖啡产地
(一)非洲
非洲大陆这片富饶而多样的土地孕育了无数宝藏,其中咖啡便是其最珍贵的礼物之一。非洲咖啡具有浓郁的香气以及迷人的果酸,酸味亮澈活泼,令人振奋。
- 科特迪瓦:有人说它是仅次于巴西、哥伦比亚的世界第三大咖啡生产国,但也有人说是印度尼西亚。可以确定的是其 Robusta 原种生产量是占全世界第一的。
-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是拥有堪称咖啡原产地的历史和传统的农产国。被视为 “咖啡” 这个名称由来的所在地是西南部的卡法,南部的希塔摩地方则是主要产地。这里约有 25% 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咖啡生产谋生,主要采用传统种植方法,手工护理咖啡树,使用有机肥料。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具有多样的自然特征,较小且香气浓郁,带有葡萄酒一样的酸味,主要咖啡品种包括溧木咖啡、吉玛咖啡、甘比咖啡、叶尔尕车法咖啡、西达摩咖啡和哈拉尔咖啡等。根据加工方式,分为水洗咖啡和日晒咖啡,水洗咖啡约占出口的 35%,日晒咖啡约占出口的 65%。
- 肯尼亚:1893 年,肯尼亚引进巴西古老的波旁咖啡种子,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咖啡。肯尼亚咖啡树主要集中在肯尼亚山附近的坡地上,山区温度较低,使得咖啡豆的成熟速度较慢,果酸更加明显,具有复杂、精致的风味,包括黑加仑子、葡萄柚、非洲青柠、番茄、罗望子以及菠萝等,质地也更加坚硬。肯尼亚生产的高地水洗阿拉比卡咖啡豆堪称世界上品质最优的咖啡之一,咖啡豆有严格的分级制度,最高级别为 AA 或 AA+,其次是 AB、PB、C、TT 和 T。
- 布隆迪:布隆迪属东非共同体与大湖地区的成员国,原名为乌隆迪,位于中非洲内陆,有 “非洲之心” 的称号。布隆迪的咖啡约在 1930 年代由殖民母国比利时所引进栽种,肥沃的沃土加上绝佳的生长环境条件,加上 2012 年卓越杯的举行,让越来越多农民开始种植咖啡。布隆迪的精品豆拥有酸甜感与细致的香料变化。
- 马拉维:马拉维盛产瑰夏和卡蒂姆,咖啡产业多样且处于起步阶段。
- 坦桑尼亚:坦桑尼亚位于典型的东非地区,咖啡豆有着独特的品质,主要产自莫希区,这个位于乞力马扎罗山附近的山岳地带,海拔在三千英尺至六千英尺之间,肥沃火山灰赐予了咖啡浓郁的质感和温和的酸度,是最适合栽培咖啡的地区。坦桑尼亚阿拉比卡和罗百氏特的种植比例是 7:3,90% 的咖啡产自 45 万小农户,10% 产自大庄园。北方与南方的咖啡豆收获期一般从 7 月持续到 12 月,西部则为 5 月至 10 月,处理法为水洗。坦桑尼亚西北地区以罗布斯塔为主,罗山火山高地以阿拉比卡为主。
- 乌干达:乌干达位于尼罗河的源头,是一个在非洲不靠海的内陆国。乌干达拥有着茂密青翠的森林,湖泊,湿地,而且河流水资源丰沛,咖啡在乌干达是最大宗的农作物,约有 50 万个咖啡农场从事咖啡相关农业占总人口的 25%。乌干达的好咖啡大多种植在与肯尼亚邻接的地区,一些好的咖啡豆被运往肯尼亚混充肯尼亚咖啡出售,直到 15 年前战争停止,乌干达这才跃升为咖啡快速发展的国家。乌干达咖啡树大多是生长强劲的罗布斯塔咖啡树种,这大约占乌干达咖啡种植的 94%,仅有 6% 是传统的阿拉比卡树种。
- 赞比亚:咖啡企业后起之秀,精品咖啡认知和重视度较高。
- 津巴布韦:咖啡发展坎坷,曾因战乱产量下降。
(二)亚洲
亚洲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咖啡文化和历史。在亚洲,咖啡种植通常集中在高海拔山区,气候凉爽,土壤肥沃。
- 印度:西南部卡尔纳塔卡州和东南部塔米尔纳得州为主要产地。印度的阿拉比卡及罗布斯塔由于分量十足、酸度较低而特别受到冲煮意式浓缩咖啡者的喜爱。部分咖啡豆的地方风味鲜明,出口商对于开发此等特色更是不留余力。印度的咖啡以遮荫种植,通常种在其他作物旁,例如胡椒、姜、坚果、柳橙、香草、芒果。采收下来的咖啡果有三种处理方法,分别是水洗法、日晒法、或是印度特有的季风法。印度有阿拉比卡,包括卡帝汶、肯特的衍生种,但以罗布斯塔味大宗。当地有 25 万名咖啡农,几乎都是小农,更有将近百万人靠着咖啡维持生计。
-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咖啡产地主要限于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三个小岛,Robusta 原种占九成。印尼拥有丰富的咖啡历史和文化,是世界上五大咖啡产国之一。印尼咖啡的特点是味道浓郁、口感圆润、有着浓郁的酒香味。益母草咖啡是一种通过豹猫消化后再排泄出来的咖啡豆,因此具有特殊的风味和口感。除了益母草咖啡外,印尼还生产其他品种的优质咖啡,如曼特宁、爪哇和巴厘岛。这些品种通常具有浓郁、酸度适中和香气浓郁等特点。
- 越南: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此地有一些柔顺、甘甜带坚果味的品种吸引着精致咖啡市场目光。越南自 1857 年开始生产咖啡,并在 20 世纪初一些政治改革后,大幅增加其咖啡产量,以不错的价格从市场上获利。在短短十年间,越南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咖啡生产国。致品质差的罗布斯塔充斥市场,造成价低劣质的风气。目前,越南政府正致力寻求供需之间的平衡。罗立斯塔仍为主力产品,但也种植少量的阿拉比卡。
- 爪哇:爪哇岛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豆子不多,但整体而言,其咖啡酸度低,带坚果或土味,稠度浓厚,有些刻意存放一阵子的豆子更带有乡村风味。印尼是非洲以外第一个大规模种植咖啡的国家。第一颗种子于 1969 年播在西爪哇省的雅加达,不久因为洪水未能存活,三年后再次尝试,终于成功生根。咖啡生产蓬勃发展,直到一场铁锈病在 1876 年杀光大量农人改种的罗布斯塔。阿拉比卡再次出现已经是 1950 年代的事了,直到现在仍占爪哇咖啡的一成左右。爪哇岛上种植的咖啡大多是罗布斯塔,但也种植了一些阿拉比卡种,例如阿藤、湛泊以及铁比卡。许多咖啡树是种在国有庄园,聚集于爪哇东部的宜珍平原。这些国有庄园生产水洗的咖啡豆,比印尼许多其他的咖啡来得干净。爪哇西部邦加冷安山周围也出现新兴私人庄园,使此区成为令人期待得未来之星。
- 泰国:泰国可说是罗布斯塔的天下,不过顶级的阿拉比卡仍旧展现出柔顺的口感、偏低的酸度,并潜藏宜人的花香调性。泰国种植的咖啡几乎都是属于罗布斯塔,其中大多以日晒处理并制成即溶咖啡。在 1970 年代,眼见顶级阿拉比卡的市场潜能,便大力鼓吹加以种植,例如卡杜拉、卡杜艾等品种,可惜欠缺相关配套设施,导致新树种欠缺后续照料。近年来则由于泰国咖啡的需求有所增长,投资增加有助于咖啡农生产高品质咖啡豆。
- 中国:中国最早的咖啡种植始于云南,是由法国传教士在 1887 年所引进,约莫百年后才受到政府重视而致力栽培其产能,以多项新措施改善其生产环境及方法,每年提升大约 15% 的产量。尽管目前平均每人一年只用两三杯,但数量正逐渐增加。所栽种包括卡帝汶及铁比卡。
(三)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拥有许多优质的咖啡产区,其咖啡风味多样,深受咖啡爱好者的喜爱。
- 墨西哥:咖啡口感舒适,科特佩被认为是世上最好的咖啡之一。墨西哥位处于中美洲的北端,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濒临加勒比海,与伯利兹、危地马拉接壤,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墨西哥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是有机咖啡生产大国,年产咖啡约 500 万袋。咖啡的主要采收季主要在 11 月到次年的 3 月。其大部分咖啡是由近 10 万户的小耕农生产的,曾经操纵咖啡业的大庄园已不多见了。墨西哥咖啡每公顷产量为 630 公斤左右,目前墨西哥是北美地区主要的咖啡供应商。墨西哥主要种植的咖啡品种包括波旁、铁皮卡、卡杜拉、新世界、象豆、卡蒂姆以及卡杜艾,处理方式主要为水洗处理。
- 巴西:巴西是世界最大咖啡生产输出国家,其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个南美洲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肥沃土壤、适宜降雨和温暖气候等。巴西的咖啡豆通常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饱满的口感,大多带有较低酸味,入口滑顺。
-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被誉为南美洲最优质的咖啡产地之一。这个国家拥有适宜种植高品质阿拉比卡品种咖啡豆所需的高海拔山脉、丰富降雨以及温暖气候等条件。哥伦比亚出产了许多举世闻名并备受推崇的特级阿拉比卡豆,带有浓郁热带风情。哥伦比亚种植的咖啡品种包括波旁、卡斯提优、卡蒂姆、卡杜拉、哥伦比亚种以及铁皮卡,处理方式几乎以水洗处理法为主。
- 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的高纬度地方所生产的咖啡豆是世上赫赫有名的,浓郁,味道温和,但极酸,这里的咖啡豆都经过细心的处理,正因如此,才有高品质的咖啡。哥斯达黎加种植咖啡品种有波旁、卡杜拉、卡杜艾、薇拉莎奇、SL28 以及瑰夏等。哥斯达黎加最具代表性的处理法非蜜处理莫属,哥斯达黎加的蜜处理咖啡一般会具有很棒的甜味及果酸味的平衡,风味一般会没有日晒的咖啡浓烈,但却更清新、香醇。
- 古巴:古巴曾经产量丰盛,国有化后产量缩水,现逐渐回暖。
- 多米尼加共和国:咖啡自产自销,品质一般但当地人爱喝咖啡。
- 厄瓜多尔:厄瓜多尔是南美洲里面既出产阿拉伯咖啡又出产罗布斯塔咖啡的少数国家之一,咖啡栽种历史悠久。厄瓜多尔的咖啡农场种植面积普遍不大,约 80% 的咖啡农种植面积低于 5 公顷,13% 介于 5 到 10 公顷之间,10 公顷以上种植面积只占 7%。根据统计,在全国约三十万公顷种植面积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咖啡园土地为非法占用。厄瓜多尔的咖啡处理方法以水洗法为主,咖啡豆有加拉帕戈斯和希甘特两个品种,都有颗粒大、份量重的特点。但厄瓜多尔种植的咖啡品种主要还是波旁种。厄瓜多尔气候条件好但一半种罗布斯塔,水洗处理罗布斯塔有特色。
- 萨尔瓦多:曾经的世界第四咖啡产国,因国内问题产量受影响。
三、咖啡豆品种与处理法对风味的影响
(一)咖啡豆品种
- 阿拉比卡:
- 阿拉比卡拥有很好的酸度与甜度,咖啡因含量约占豆重的 1%-2%。广泛种植于非洲、拉美及亚太地区。其主要产地为南美洲(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区域除外)、中美洲、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主要是东非国家)、亚洲(也门、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它绝佳的风味和香气使其成为所有咖啡原生种中唯一能够直接饮用的咖啡。但它对于干燥、霜害、病虫害等的抵抗力过低,特别不耐咖啡的天敌 —— 叶锈病。
- 在全球咖啡总产量中,阿拉比卡每年产量约占 70%。拉美咖啡产区是全球阿拉比卡最大的咖啡产区,其次是非洲咖啡产区,亚太产区最低。阿拉比卡精品等级咖啡豆的代表咖啡产国有:拉美产区的巴拿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非洲产区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布隆迪、坦桑尼亚;亚太产区的印度尼西亚。
- 罗布斯塔:
- 罗布斯塔的苦味较强,风味较为单一,酸度和甜度较低,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咖啡豆的 2 - 4 倍。多种植在海拔 200 - 600 米的低地,喜欢温暖的气候,要求温度是 24~29℃,对降雨量的要求并不高,但该品种要靠昆虫或风力传授花粉,咖啡从授粉到结果要 9—11 个月时间,相对阿拉比卡种要长。
- 罗布斯塔咖啡豆是一果一豆,外形较圆,呈 C 形;而中线呈 “1” 字形,生豆的颜色呈现黄棕色。有独特的香味(被称为 “罗布味”,有些人认为是霉臭味),不可以作为单品咖啡豆饮用,大多数被用于即溶咖啡、罐装咖啡、液体咖啡等工业生产咖啡上。其咖啡因的含量远高于阿拉比卡种,大约为 3.2% 左右。
- 在全球咖啡总产量中,罗布斯塔每年总含量约占 30%。罗布斯塔精品等级咖啡豆的代表咖啡产国有:拉美产区的巴西;非洲产区的乌干达;亚太产区的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
(二)处理方法
- 非洲产区:以水洗处理法、日晒处理法为主。
- 日晒处理法:由于水资源匮乏或其他历史原因,一些非洲地区惯用自然(日晒)处理法。具体做法是将收获的咖啡果直接放在晒架上,经过大约 20 天的日照,鲜红的果实会失水、缩小、变黑。等到咖啡果变干、变硬,果肉变得与葡萄干一般,就可以用机器将咖啡豆分离出来。日晒法处理对气候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日晒过程中遇到雨天,就会让豆子回潮发霉。处理后的咖啡味道最 “狂野”,可以甜如糖浆,其水果韵类似炖煮过的水果味,处理得比较好的还会有轻微的辣味或 “酒” 味。
- 水洗处理法:先将刚摘下的新鲜咖啡果铺在桌上,手工挑出未成熟的果实,或者将咖啡果倒进一个大水槽,未成熟的咖啡果会浮在水面上,撇去这一部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 脱胶。脱胶机会将咖啡果劈开,分离咖啡豆和果肉,果肉会被集中到堆肥箱里自然分解,形成有机肥,被施回土壤。脱胶后,咖啡豆表面还是会黏着一层果肉,或者说果胶,需要将其放进另一个空水槽,用塑料布盖上,发酵 12~24 小时,依靠天然酵母分解果肉中的糖分,去除黏着的果肉。最后,用清水洗一遍咖啡豆,然后把豆子放在阳光下晒干。水洗法处理的咖啡容易凸显其酸味,并具有轻盈至中等厚实度的口感,柑橘韵最突出。
- 拉美产区:四种处理法都有,主体以水洗处理法为主。
- 水洗法:与非洲产区的水洗法类似,但在中南美洲,晒干一般就是把咖啡豆倒在大院空地上,不过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开始使用高出地面的晒架,这样更利于空气循环。晒豆大约需要 21 天,其间一定要仔细,温度不可太高。
- 半水洗法(蜜处理):巴西人发明的处理方法,此方法包含水洗法的第一步脱胶处理,然后将带有果胶的咖啡豆直接晒干。日晒阶段,果肉颜色会变深,根据表面果胶残留的多少,有的豆子变成红蜜(果胶残留多),有的变成黄蜜(果胶残留少)。通常,果胶残留越多,所需日晒时间越长,咖啡最终的风味也会越丰富、甜度越高。经蜜处理的咖啡结合了水洗法和日晒法的优点,酸味依然丰富,但是因为咖啡豆里保留了更多的糖分,酸味更为温和,同时因为糖分高,可以像糖浆一般甜蜜、醇厚。
- 哥伦比亚的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也称为 “二氧化碳浸渍处理法”,最初源自红酒界。近几年才使用在咖啡豆的处理中,使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咖啡具有强烈的果香与果酸风味。原理是使用整串带皮葡萄层叠放入发酵槽中,利用重量让底层的葡萄汁液渗出产生发酵,诱发上层果皮完整包覆的葡萄也进入发酵阶段,同时借由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或由外力打入)加速发酵进行。厌氧处理法的风味分类有靛青、碧玉、琥珀、钻石四类。但厌氧处理法没有被普遍采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咖啡豆的品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与埃塞俄比亚这三个国家咖啡的共同点在于咖啡豆的高品质,加上厌氧处理法等新式改良的处理法,咖啡风味便会出现 “1+1>2”。而低品质的咖啡豆,即便再新颖、高超的处理法,也无法改变其本质。
- 亚太地区:以水洗处理法以及半水洗处理法为主。部分国家对传统处理法进行改良。
- 水洗法:与非洲和拉美产区的水洗法类似,但可能在具体操作细节上会因各国情况有所不同。
- 半水洗法:亚太地区的半水洗法可能在流程上与巴西的半日晒法有所不同,但同样是在去除果肉后保留一定的果胶进行干燥。风味会介于日晒豆与水洗豆之间。例如泰国可说是罗布斯塔的天下,不过顶级的阿拉比卡仍旧展现出柔顺的口感、偏低的酸度,并潜藏宜人的花香调性。泰国种植的咖啡几乎都是属于罗布斯塔,其中大多以日晒处理并制成即溶咖啡。近年来则由于泰国咖啡的需求有所增长,投资增加有助于咖啡农生产高品质咖啡豆。中国最早的咖啡种植始于云南,所栽种包括卡帝汶及铁比卡,处理方法主要为水洗法。印度的咖啡以遮荫种植,采收下来的咖啡果有三种处理方法,分别是水洗法、日晒法、或是印度特有的季风法。印度有阿拉比卡,包括卡帝汶、肯特的衍生种,但以罗布斯塔味大宗。爪哇岛上种植的咖啡大多是罗布斯塔,但也种植了一些阿拉比卡种,许多咖啡树是种在国有庄园,生产水洗的咖啡豆,比印尼许多其他的咖啡来得干净。爪哇西部邦加冷安山周围也出现新兴私人庄园,使此区成为令人期待得未来之星。
四、优质咖啡产区分析
以拉美咖啡产区为主,如巴拿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品质高的原因在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政府支持。
巴拿马:巴拿马咖啡拥有独一无二品质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小气候。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接壤,由东向西的环境让冷空气气流流经中央山脉汇聚在 6500 英尺以上,由此在博科特(Boquete)和坎德拉(Volcán Candela)区域形成一个非常独特的小气候,使它成为了巴拿马咖啡的主要出产地。在这区域周围的土地营养丰富,这些肥沃的土壤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完美的培育条件,塑造了大量独特的、高品质的咖啡。巴拿马咖啡因瑰夏而驰名世界,适中的咖体、柔滑的口感、精致的酸香、均衡的味值,再加上焦糖、巧克力、柑橘和茉莉花等特色风味隐约其间。巴拿马独特的条件使生产者能够种植许多优质品种,包括卡杜艾、卡杜拉、象豆、新世界等。然而,今天巴拿马最出名的咖啡品种是瑰夏,具有良好的甜度和明亮的酸度,并且带有果香和花香。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是继巴西后的第二大咖啡豆生产国,年产咖啡 1300 万袋。哥伦比亚的咖啡生产区位于气候温和,空气潮湿的安第斯山麓,沿着山脉高地种植。哥伦比亚大约有 27 亿株咖啡树,其中 66% 以现代化栽植方式种植在种植园内,其余的种植在传统经营的小型农场里。哥伦比亚咖啡烘焙后的咖啡豆散发出甘甜的香味,具有酸中带甘、苦味中平的良质特性,常被用于高级混合咖啡中。哥伦比亚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优越,并且重视生产,使得哥伦比亚咖啡质优味美。政府对咖啡的种植(如改良咖啡品种)至出口销售(建立专门的咖啡销售渠道与法规)的支持,也是品质高的重要原因。
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的高纬度地方所生产的咖啡豆是世上赫赫有名的,浓郁,味道温和,但极酸,这里的咖啡豆都经过细心的处理,正因如此,才有高品质的咖啡。哥斯达黎加种植咖啡品种有波旁、卡杜拉、卡杜艾、薇拉莎奇、SL28 以及瑰夏等。哥斯达黎加最具代表性的处理法非蜜处理莫属,结合了水洗法和日晒法的优点,酸味更为温和,同时因为糖分高,可以像糖浆一般甜蜜、醇厚。
非洲地区作为咖啡发源地,基因库好但种植技术和处理厂落后,品质时好时坏。
亚太地区气候适合罗布斯塔生长,整体品质较低。
五、结论
总结全球咖啡种植地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地区咖啡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全球目前种植咖啡的国家约有 70 个,咖啡种植地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三大地区。
一、全球咖啡种植地分布情况
非洲地区的咖啡种植国家众多,包括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布隆迪、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等。这些国家的咖啡种植各具特色,其中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的原产地,拥有丰富的咖啡品种和传统的种植方式;肯尼亚的咖啡以其独特的酸度和精致的风味闻名;布隆迪的咖啡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受欢迎。
亚洲地区的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爪哇、泰国和中国等国家。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五大咖啡产国之一,其咖啡具有浓郁的酒香味;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以罗布斯塔咖啡为主;中国的咖啡种植始于云南,近年来产量不断提升。
中南美洲地区拥有许多优质的咖啡产区,如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巴西是世界最大咖啡生产输出国家,哥伦比亚被誉为南美洲最优质的咖啡产地之一,哥斯达黎加的高纬度地区生产的咖啡豆品质极高。
二、不同地区咖啡的特点
- 非洲地区
- 作为咖啡的发源地,非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咖啡基因库。其咖啡具有浓郁的香气和迷人的果酸,酸味亮澈活泼,令人振奋。
- 以水洗处理法和日晒处理法为主,处理后的咖啡味道 “狂野”,具有甜如糖浆的口感,水果韵类似炖煮过的水果味,处理得好的还会有轻微的辣味或 “酒” 味。水洗法处理的咖啡容易凸显其酸味,并具有轻盈至中等厚实度的口感,柑橘韵最突出。
- 整体品质时好时坏,主要是因为咖啡农整体种植技术较低,咖啡处理厂较为落后。但在国际咖啡协会与非洲援助机构的协助下,部分国家的咖啡豆品质有所提升。
- 亚洲地区
- 亚洲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咖啡文化和历史。咖啡种植通常集中在高海拔山区,气候凉爽,土壤肥沃。
- 以水洗处理法以及半水洗处理法为主,部分国家对传统处理法进行改良。风味会介于日晒豆与水洗豆之间,如泰国的阿拉比卡咖啡展现出柔顺的口感、偏低的酸度,并潜藏宜人的花香调性;中国云南种植的咖啡主要为卡帝汶及铁比卡,处理方法主要为水洗法。
- 气候适合罗布斯塔生长,整体品质较低。但印度尼西亚的曼特宁等优质咖啡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 中南美洲地区
- 中南美洲拥有许多优质的咖啡产区,其咖啡风味多样,深受咖啡爱好者的喜爱。咖啡口感舒适,酸度适中,甜度较高,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
- 四种处理法都有,主体以水洗处理法为主。如哥伦比亚的厌氧处理法,结合了水洗法和日晒法的优点,酸味更为温和,同时因为糖分高,可以像糖浆一般甜蜜、醇厚。
- 品质高的原因在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政府支持。巴拿马的瑰夏咖啡、哥伦比亚的特级阿拉比卡豆、哥斯达黎加的蜜处理咖啡都是世界闻名的优质咖啡。
三、不同地区咖啡的发展前景
- 非洲地区
- 随着国际咖啡协会与非洲援助机构的支持,非洲地区的咖啡种植技术和处理厂设施将不断改善,咖啡豆品质有望进一步提升。
- 挖掘更多的野生咖啡品种,丰富咖啡的风味和特色,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亚洲地区
- 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咖啡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将推动亚洲地区咖啡产业的发展。中国云南咖啡产业逐步成长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典型代表,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产区。
- 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可以进一步提升罗布斯塔咖啡的品质,同时发展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种植,提高整体咖啡产业的水平。
- 中南美洲地区
- 继续发挥气候条件和政府支持的优势,不断改良咖啡品种和处理方法,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优质咖啡。
-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咖啡市场的领先地位。
总之,全球咖啡种植地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咖啡各具特点。随着全球咖啡消费潮的崛起和科技的助力,咖啡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