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咖啡:从赤道土地到味蕾盛宴

乌干达咖啡的生长摇篮 —— 热带气候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东邻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北连南苏丹,总面积 24.1550 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 1000 - 1200 米,有着 “高原水乡” 之称。其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 18℃。在这里,全年分为两个旱季和两个雨季,3 - 5 月为大雨季,10 - 12 月为小雨季,年平均降水量在 1000 - 1400 毫米之间。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咖啡生长提供了绝佳的基础。充沛的降水、适宜的温度以及分明的季节变化,使得乌干达的土地能够滋养出品质优良的咖啡果实,让咖啡树在这里茁壮成长,开启从种植到杯中香浓的奇妙旅程。

优质的咖啡品种分布

乌干达主要种植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这两大咖啡品种。罗布斯塔品种多分布在乌干达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海拔可高达 1200 米。它原本就是乌干达的本土品种,像 “恩甘达 Nganda” 和 “埃瑞克塔(Erecta)” 就是其主要的品种。罗布斯塔咖啡树是一种介于灌木和高大乔木之间的树种,叶片较长,颜色亮绿,树最高可达 10 米,但树根却很浅,果实比阿拉比卡咖啡的果实略圆,也略小,豆身扁圆,中间坑纹直。它有着独特的香味(不过也有人觉得是霉臭味)与苦味,咖啡因含量大约为 3.2% 左右,一般常用于即溶咖啡、罐装咖啡、液体咖啡等工业生产咖啡上。
而阿拉比卡品种则种植在东部埃尔贡山(Mount Elgon)斜坡的高地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 Mt. Rwenzori and Mt. Muhabura(海拔 1500 - 2300 米)。阿拉比卡种在乌干达主要有 SL - 28,SL - 14,铁比卡(Typica),肯特(Kent)这些品类。阿拉比卡种咖啡豆生长在相对高海拔、气候较冷的区域,其风味具有低沉的成熟水果香气、犹如红酒的滋味,厚实的醇厚度,闷香和浓郁果汁口感,还会带点温和的泥土味,与东非其他产国的咖啡在风味特性上有着较大差异,更适合作为单品咖啡豆来饮用,深受咖啡爱好者的青睐。
这两种咖啡品种在乌干达不同海拔区域的分布,各展其特色,共同铸就了乌干达咖啡在世界咖啡舞台上的独特地位。

乌干达咖啡的独特风味密码

产区特色风味

乌干达最好的咖啡主要出产于北部沿着肯尼亚边界的埃尔贡(Elgon)山区、布吉苏(Bugisu)山区以及西部的鲁文佐里(Ruwensori)山区,这些产区各有其独特风味,让乌干达咖啡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先来说说西部区的鲁文佐里山(mount rwenzoir),这座冰雪覆盖顶部的山脉位于西部,种有乌干达日晒处理的阿拉比卡种,名为 “珠戈”(drugar)。它带有独特的酒味、迷人的果香,还有着较好的酸度,品尝起来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水果在酒中浸泡后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清新与醇厚交织的美妙滋味,果酸的清新与酒香的醇厚相互映衬,别具一番风味。
而布吉苏(bugisu)与埃尔贡(elgon)山的小型农场坐落于海拔 1600 - 1900m 的地方,这里所生产的阿拉比卡豆有着厚重的口感、明显的甜感以及浓郁的巧克力风味。当咖啡入口,醇厚的质感瞬间在口腔中散开,那股甜蜜的味道如同巧克力在舌尖慢慢融化,给人带来浓郁且满足的味觉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这些不同产区的咖啡风味相互交织、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乌干达咖啡丰富多样的风味版图,也让乌干达咖啡在全球咖啡爱好者心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咖啡处理法影响风味

乌干达咖啡常见的处理法有日晒和水洗处理法,它们在操作流程上各有特点,并且对咖啡最终的风味影响也截然不同。
先说水洗处理法,其流程较为细致复杂。先是将采收后的咖啡樱桃,用果皮机将外果皮以及大部分果肉与咖啡豆分离,这时带内果皮的咖啡豆会进入一个干净的水槽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酵,通过这样的发酵过程来去除剩余的果肉层。经过水洗处理的咖啡豆,往往具有清洁、明亮的风味,酸度相对较高,口感比较清爽。比如埃塞俄比亚的水洗处理咖啡常常带有浓郁的柠檬香和花香,层次感分明,乌干达的水洗咖啡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类似的清新之感,那种明亮的酸度就像清晨的柠檬水,给人带来清爽且活泼的味觉体验,让人在品尝时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的果园之中。
而日晒处理法则有着别样的韵味。先是除去不合格的浮豆,随后进行日晒干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鲜果,以此避免发酵或发霉,从而达到非常干净而丰富的风味。日晒处理的咖啡,吸收了果肉中的糖分和香气,通常具有浓郁的果香、明显的甜味和醇厚的口感。像乌干达西部鲁文佐里山产区的 “珠戈”(drugar)咖啡,经过日晒处理后带有酒味、果香,就是得益于在日晒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果实本身的风味物质,使其风味独特且浓郁,那醇厚的口感好似浓稠的果汁,给人满满的醇厚感和丰富的味觉层次。
这两种处理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塑造了乌干达咖啡的多样风味,让每一杯乌干达咖啡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香气特点,满足着不同咖啡爱好者的口味需求。

乌干达咖啡的品质分级之道

分级标准解析

乌干达咖啡的分级跟肯尼亚相似,主要是通过大小和密度来进行分级的。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各级别的情况。
首先是 AA Plus(AA+)级别,这一级别的咖啡在杯中品质方面表现得特别优秀,无论是风味还是口感,都堪称上乘,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的等级。
接着是 AA 级别,其颗粒大小(Screen Size)在 17——18 目之间(1 目约等于 1/64 英寸,换算过来也就是直径大约在 7.2mm 左右),达到这个尺寸标准的咖啡豆,往往意味着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发育良好,能够展现出较为出色的品质特征,像是具备更浓郁醇厚的口感、丰富的香气等。
再就是 AB 级别,它的颗粒大小(Screen Size)为 15——16 目(约 6.6mm),这一级别在产量上占了大多数。相较于 AA 级别的咖啡豆,AB 级别的颗粒稍小一点,但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表现,也是市场上常见且受认可的一个等级。
还有 C 级别,其颗粒大小比 AB 级别更小,从大小这一维度进一步细分了咖啡豆的等级。
TT 级别则是从 AA 与 AB 级豆子里,通过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的豆子,这些豆子在重量方面没能达到相应等级的标准。
T 级别是从 C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的豆子,同样是基于重量因素划分出来的。
E 级别,也就是 Elephant Bean,指的是两豆合一的大型异变豆,又称象耳豆(Elephant ear),外形比较特殊,很容易区分开来。
最后是 PB 级别,代表圆豆(Peaberry),它是以外型来分类的,和风味、重量并无直接关联,不过圆豆往往也因独特的外形和相对别样的风味,受到一部分咖啡爱好者的青睐。
通过这样细致的分级标准,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大小、不同品质特征的乌干达咖啡豆,也能更好地根据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咖啡。

品质把控意义

乌干达咖啡这样的分级制度,对于整个咖啡产业链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保障品质方面来看,通过对咖啡豆按照大小、密度等标准进行分级,可以筛选出品质相对一致的批次。比如 AA 级别的咖啡豆,消费者在购买时就能预期到它所具备的高品质风味和口感,这有助于维持乌干达咖啡在市场上整体的品质稳定性,避免出现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让消费者每次品尝乌干达咖啡都能获得相对稳定且优质的体验。
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上,不同等级的咖啡豆有着不同的用途。像 AA、AA Plus 级别的咖啡豆,更适合那些追求极致风味、对咖啡品质要求苛刻的精品咖啡店或者咖啡品鉴爱好者,他们愿意为高品质的咖啡支付较高的价格;而 AB、C 级别的咖啡豆,在性价比上表现突出,能满足一些对咖啡日常消费有需求,但预算相对有限的大众消费者,同时也适用于一些大规模生产咖啡饮品的商家,例如用于制作罐装咖啡、速溶咖啡等产品,以此来扩大乌干达咖啡的市场覆盖面。
对于咖啡种植农民而言,分级制度更是意义非凡。高品质的等级咖啡豆往往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价格,这就激励着农民们用心去种植、精心照料咖啡树,采用更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提高咖啡豆的整体品质,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有了明确的分级标准,农民们也能清楚知晓自己所种植咖啡豆的品质定位,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和销售,保障自身的收益。
总之,乌干达咖啡的分级制度在保障品质、拓展市场以及助力农民增收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着乌干达咖啡产业不断健康、稳定地发展。

乌干达咖啡冲泡指南,还原杯中香浓

冲泡准备事项

想要冲泡出一杯香浓的乌干达咖啡,前期的准备工作可是相当重要的哦。以下这些物品可得提前准备好呀。
首先是咖啡豆的选择,这可是关键的第一步呢。要尽量挑选新鲜度好的咖啡豆哦,一般来说,烘焙后一周到两个月是最佳饮用期,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咖啡豆的烘焙日期呀。而且,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来选择合适烘焙度的咖啡豆也很重要呢,要是喜欢咖啡的香酸味,那浅度、中度烘焙的乌干达咖啡豆会是不错的选择;要是钟情于咖啡的甜味,那可以试试深度烘焙的豆子哦。像乌干达种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常采用中浅烘焙,能很好地展现出其酸质和水果香气;而罗布斯塔咖啡豆,有的会采用深度烘焙用于制作一些工业生产咖啡等。
再者就是研磨工具啦,常见的有手摇磨豆机和电动磨豆机。手摇磨豆机价格相对亲民,操作也简单,还能让你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电动磨豆机则更省时省力,研磨出来的咖啡粉也较为均匀哦。不过要注意,研磨程度得根据冲泡方式来调整呀,手冲咖啡的话,研磨程度一般是细砂糖粗细(比如 BG 研磨机 #6M 左右的正常手冲研磨度)就挺合适啦,太粗的话冲出来的咖啡不够浓醇,太细又容易让咖啡变得苦涩呢。
还有冲泡器具也不能少呀,最常用的手冲咖啡器具包含滤纸、滤杯和滤壶这几样。滤纸要选择与滤杯大小适配的哦,能起到过滤咖啡渣的作用;滤杯有不同的形状和材质,像 V60 滤杯就很受大家欢迎,它的螺旋纹路有助于水流均匀通过咖啡粉,从而更好地萃取咖啡风味;滤壶则可以选择有保温功能的,这样能避免冲泡过程中咖啡变冷,影响口感呢。
总之,把这些准备工作做扎实了,才能为冲泡出一杯香浓的乌干达咖啡打下良好的基础哦。

冲泡具体步骤

接下来,咱们就以常见的手冲咖啡为例,详细讲讲乌干达咖啡的冲泡步骤吧,只要跟着下面这些关键要点操作,相信你也能冲泡出一杯香浓的乌干达咖啡哦。
第一步,温杯。先在咖啡杯中倒入热水,让杯子预热一下,这是因为咖啡遇冷的话,成分中的单宁酸会起作用,让咖啡变得很酸,所以温杯这个步骤可不能省略呀。与此同时,可以把滤杯放在分享壶上,然后将滤纸放入滤杯中,用热水冲洗滤纸,让滤纸贴合滤杯,并且去除滤纸可能有的一些异味,之后把水倒掉就好啦。
第二步,称豆研磨。根据自己想要冲泡的杯量来称取适量的乌干达咖啡豆哦,一般来说,一杯咖啡用 12 - 14 克咖啡豆比较合适,如果是多杯的话可以按照相应比例增加。称好豆子后,就用之前准备好的研磨工具把咖啡豆研磨成合适粗细的咖啡粉啦,咱们前面也提到过,手冲咖啡的咖啡粉粗细大概是细砂糖那样的程度哦。
第三步,转移豆粉并温壶。把研磨好的咖啡粉轻轻倒入已经放好滤纸的滤杯中,然后轻拍滤杯侧面,让咖啡粉分布均匀且表面平整,这样后续注水的时候,咖啡粉才能均匀受水呢。接着,往底壶里倒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几圈后再倒出来,目的是给壶也预热一下哦,之后再把装有咖啡粉的滤杯放在底壶上就准备好啦。
第四步,闷蒸。这可是很关键的一步哦,它能闷出咖啡的香味,为后面的冲泡做好铺垫呢。将水温控制在 90 - 93 度左右(可以根据咖啡豆烘焙程度微调,比如中浅烘焙的豆子 90 度左右就行啦),然后从咖啡粉的中央开始注水,绕圆 2 - 3 圈,让全部咖啡粉都能均匀吸水,看到水滴下滴 3 - 5 滴的状态是比较好的哦。这时候你会发现咖啡粉吸水后会膨胀,由之前的平整变为往上凸起的圆弧型,同时也能闻到咖啡粉散发出来的淡淡香醇味道啦。闷蒸时间大概控制在 25 - 30 秒左右为宜哦。
第五步,冲泡。闷蒸结束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冲泡啦。让水温保持在合适的范围(通常 90 - 96 度之间,浅烘焙豆靠近 90 度,深烘焙豆接近 96 度),水流可以比闷蒸时稍粗一点,但也要保持稳定哦。从咖啡粉中心开始往外绕圈注水,然后再从外圈绕回中心,到圆心收水,注水过程中要注意水流不要冲到滤纸呀,不然冲出来的咖啡会很涩呢。可以采用分段注水的方式,比如先注入一部分水,等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再继续注水,一般注水到想要的咖啡量就可以停止注水啦,整个萃取时间控制在 2 - 3 分钟左右比较能充分释放咖啡的香味和口感哦。
第六步,装杯。等萃取完成后,先将壶里的咖啡轻轻摇晃一下,让咖啡的浓淡充分混合,这样每杯咖啡的味道就会比较均匀啦,然后把之前温杯的水倒掉,将咖啡倒入杯中,一杯香浓的乌干达手冲咖啡就大功告成,可以慢慢享用咯。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