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星巴克,点上一杯意式或美式咖啡,在享受那独特风味的时候,或许未曾想到,其中可能就有来自乌干达的咖啡豆。星巴克对咖啡豆的选用向来严苛,乌干达咖啡能被其青睐,足见其品质不凡。然而,相较于巴西、哥伦比亚等咖啡巨头,乌干达咖啡的知名度却低得多,宛如一颗被遗落在角落的明珠,散发着迷人光芒却少有人问津。
乌干达咖啡的档次剖析
(一)品质特征
乌干达咖啡的风味独特迷人,具有低沉的成熟水果香气,仿佛能让人闻到热带果园中熟透果实的芬芳;其滋味犹如红酒一般,醇厚且富有层次感,每一口都能带给味蕾独特的体验。厚实的醇厚度是它的一大特色,入口后那种浓郁的口感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伴有闷香和浓郁的果汁口感,就像是在品尝一杯鲜榨的混合果汁,各种风味在口腔中交织融合。与某些风味调性低沉的肯尼亚咖啡豆相近,但乌干达咖啡又带有温和的泥土味,这使得它在风味特性上与东非其他产国的咖啡有着显著的差异,成为其独特魅力的标志。
乌干达的土壤肥沃,多为火山土,富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为咖啡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其气候条件也十分优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 18℃。全年分为两个旱季和两个雨季,3 - 5 月为大雨季,10 - 12 月为小雨季,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0 - 1400 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咖啡树能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有助于咖啡豆积累丰富的风味物质。
该国主要种植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这两大咖啡品种。罗布斯塔品种种植在乌干达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海拔高达 1200 米。罗布斯塔咖啡树生长强劲,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其咖啡豆产量较高,约占乌干达咖啡种植的 94%。阿拉比卡品种则种植在东部埃尔贡山斜坡的高地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 Mt. Rwenzori 和 Mt. Muhabura(海拔 1500 - 2300 米)。这里的高海拔、凉爽气候以及肥沃土壤为阿拉比卡咖啡的生长创造了理想环境,虽然其种植比例仅占 6%,但品质上乘,如 typica 、SL14、SL28 等品种,其中 SL14 不但风味佳,具备抗旱性,并且栽种两年后即可采收,颇受农民欢迎。
(二)分级体系
乌干达咖啡的分级方式与肯尼亚相似,主要是通过大小和密度来进行分级。具体分级如下:
- AA Plus(AA+):杯中品质(风味、口感)特别优秀的 AA 级。
- AA:颗粒大小(Screen Size)在 17 - 18 目之间,约为 7.2mm,此级别的咖啡豆品质较高,颗粒较大且均匀。
- AB:颗粒大小(Screen Size)在 15 - 16 目之间,约为 6.6mm,占乌干达咖啡产量的大多数,其品质和口感也较为不错,能满足大多数咖啡消费者的需求。
- C:颗粒大小比 AB 小者,相对来说颗粒较小,品质和风味可能稍逊一筹。
- TT:从 AA 与 AB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这些豆子在密度上相对较低。
- T:从 C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
- E Elephant Bean:两豆合一的大型异变豆,又称象耳豆 Elephant ear,较为特殊且数量较少。
- UG: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 PB 圆豆 Peaberry:以外型分类,与风味重量无关,这种圆豆在烘焙过程中受热均匀,往往能展现出独特的风味。
在市场上,AA 和 AB 级别的乌干达咖啡通常更受精品咖啡市场的青睐,它们常被用于制作高品质的手冲咖啡、意式浓缩咖啡等,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咖啡体验。而 C 级及以下的咖啡豆则更多地被用于制作一些商业咖啡饮品,如罐装咖啡、速溶咖啡等,以满足大众市场对咖啡的大量需求。
(三)市场地位
乌干达在世界咖啡产量排名中位居第八,是非洲重要的咖啡生产国之一。其咖啡年产量超过 95% 以绿色咖啡的形式出口,出口量相当可观。在 2023/24 财年,乌干达咖啡出口总量达到 613 万袋,出口额达 11.44 亿美元,相较于 2022/23 年财年 580 万袋,价值 8.46 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 6.33%,出口额同比增长 35.29%。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欧洲以及北非,其中意大利、德国、印度、苏丹和摩洛哥是乌干达咖啡出口的主要买家,此外,突尼斯、索马里、埃及、利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家也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场。
然而,尽管乌干达咖啡产量和出口量都较为可观,在世界精品咖啡地图上,它却常常被忽视。这主要是因为巴西、哥伦比亚等咖啡巨头在全球咖啡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拥有悠久的咖啡种植历史、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市场渠道,使得乌干达咖啡的光芒相对黯淡。此外,乌干达咖啡在品质宣传和市场推广方面相对不足,未能充分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导致许多消费者对乌干达咖啡了解甚少。
乌干达咖啡的多元魅力
(一)产区特色
乌干达的咖啡产区各有千秋,其中埃尔贡山、西尼罗河、伦佐里山脉产区较为著名。
埃尔贡山位于乌干达与肯尼亚的东部边界,是东非最古老的火山。咖啡农场分布在其两侧,被森林环绕,并从陡峭的水沟中获取重要的水分。这里的海拔落差使得收获季节有所不同,在低海拔地区,收获季节是六月至十二月;在高海拔地区,则从七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该产区的咖啡风味独特,带有成熟水果的香气,口感醇厚,同时具有一定的酸度和复杂度,这得益于其丰富的火山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
西尼罗河地区位于乌干达西北部,农场数量在 1300 至 1600 之间。这里有榕树等土著树木作为多代农场的树荫,为咖啡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该地区的咖啡通常采用清洗处理,以其清新的柑橘香气而闻名,这种香气在冲泡后能迅速散发出来,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其口感相对较为明亮,酸度适中。
伦佐里山脉通常被称为 “月亮山”,位于乌干达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西南边界。咖啡生长在海拔 1500 至 2300 米的山坡上,火山中富含氮的土壤创造了非常适合咖啡生长的风土条件。这里天然加工(日晒处理)最为常见,不过也有部分水洗的加工方法。日晒处理的咖啡具有浓郁的香气,口感醇厚,带有丰富的水果味和一定的发酵感;而水洗处理的咖啡则更加清新明亮,酸度较高,能展现出更多咖啡的原始风味和细腻口感。
(二)处理方式
乌干达咖啡常见的处理法有日晒和水洗处理法,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工艺和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水洗处理法是将采收后的咖啡樱桃,用果皮机将外果皮以及大部分果肉与咖啡豆分离,带内果皮的咖啡豆进入一个干净的水槽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酵来去除剩余的果肉层。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一般发酵时间在 12 - 36 小时左右,温度在 20 - 24℃之间,以确保去除果肉的同时,不会过度发酵影响咖啡风味。发酵完成后,咖啡豆会被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水洗处理法能够使咖啡口感更加清新明亮,酸度较高,醇厚度相对较低,能突出咖啡的花香、果香等风味,并且干净度较好,瑕疵率较低。
日晒处理法是先除去不合格的浮豆后,再进行日晒干燥,其间需要不断翻动鲜果,避免发酵或发霉,以达到非常干净而丰富的风味。咖啡果实会被均匀地铺放在晒床上,通常需要晾晒 2 - 3 周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阳光强度和湿度等气候条件。在晾晒过程中,果实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同时内部的糖分和风味物质也在发生变化。日晒处理法能让咖啡的风味更加浓郁醇厚,甜度较高,醇厚度增加,同时会带有一些独特的发酵风味,如酒香、果脯香等,但相对而言,干净度可能会稍逊一筹,瑕疵率也可能较高。
乌干达咖啡的发展潜力与挑战
(一)潜力
回顾乌干达咖啡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波澜起伏。19 世纪中叶咖啡被引入乌干达后,其产业经历了多次繁荣与衰退,与国际咖啡市场的价格波动紧密相连。在殖民地时代,英国人鼓励种植罗布斯塔咖啡,使其在乌干达广泛传播。然而,种族对立引发的战争曾长期阻碍了咖啡品质的提升。直到 1991 年战争结束,乌干达咖啡发展局(UCDA)成立,咖啡产业才迎来转机,逐渐走向复苏与发展。此后,乌干达政府积极参与咖啡产业的推动,通过一系列举措致力于提升咖啡品质。例如,定期培训全国各地的农民,推广良好的处理方式生产优质咖啡;建立精品罗布斯塔质量体系,重视罗布斯塔咖啡的发展;立法促进和监督咖啡行业,规范咖啡价值链中的所有农场和非农场活动等。这些努力使得乌干达咖啡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出口量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到乌干达咖啡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
近年来,精品咖啡市场蓬勃发展,消费者对于咖啡品质和风味的追求日益增长,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商业咖啡。乌干达咖啡凭借其独特的风味特征,如低沉的成熟水果香气、红酒般的醇厚滋味、厚实的醇厚度以及温和的泥土味等,吸引了众多精品咖啡爱好者的目光。在一些国际咖啡品鉴活动和比赛中,乌干达咖啡也开始频频亮相并获得好评,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精品咖啡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乌干达咖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兴市场对咖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亚洲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咖啡文化的逐渐普及,咖啡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乌干达咖啡作为具有特色和潜力的咖啡产品,有机会进入这些新兴市场,开拓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新奇和独特的咖啡体验有着更高的兴趣,乌干达咖啡多样化的风味和产区特色,能够满足他们对于个性化咖啡的需求,这也为乌干达咖啡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挑战
乌干达的种族对立历史曾给咖啡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长期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导致咖啡种植和生产缺乏稳定的环境,农民难以安心投入到咖啡种植中,咖啡品质的提升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虽然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种族间的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咖啡产业的持续发展,例如土地分配问题、劳动力流动受限等,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去解决,以保障咖啡产业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气候变化是乌干达咖啡产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乌干达地处赤道附近,气候多变,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干旱会导致咖啡树缺水,影响咖啡豆的生长和发育,使产量下降;而洪水则可能冲毁咖啡种植园,破坏咖啡树的根系,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同时也会对咖啡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据乌干达咖啡发展局报告,受干旱影响,全国多个咖啡豆种植区产量下降,如 2024 年 9 月咖啡豆出口量为 503,695 袋(每袋 60 公斤),较去年同期下滑 14%,11 月的咖啡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5%。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乌干达政府和咖啡产业相关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耐旱品种的咖啡种植、建设灌溉系统、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等。国际合作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向乌干达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支持,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然而,这些应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如资金短缺、技术推广难度大、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等,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努力,以提高乌干达咖啡产业的气候适应能力。
品味乌干达咖啡
想要领略乌干达咖啡的独特魅力,冲泡方法至关重要。对于手冲咖啡,可选用 V60 滤杯,将研磨度调整至中等偏细,粉水比控制在 1:15 左右。先用少量热水湿润滤纸,倒掉温杯水后,倒入 15 克咖啡粉并轻轻拍平。以 90 - 92℃的热水缓慢绕圈注水进行闷蒸,时间约 30 秒,让咖啡粉充分吸水膨胀。接着分段注水,先小水流绕圈至 120 毫升左右,稍作停顿,待水位下降后再继续注水至 225 毫升,总萃取时间约 2 - 2.5 分钟。这样冲泡出的乌干达咖啡,能充分展现其丰富的风味层次,入口先是清新的果香与柔和的酸度,随后是醇厚的口感与悠长的回甘。
使用意式咖啡机制作时,将烘焙好的乌干达咖啡豆研磨成细粉,装填至意式咖啡机的滤碗中,用 9 - 10 个大气压萃取 25 - 30 秒,得到约 30 毫升的浓缩咖啡。其油脂丰富,香气浓郁,可搭配适量牛奶制作拿铁或卡布奇诺,牛奶的绵滑能中和咖啡的酸度,凸显出咖啡的醇厚与香甜。
乌干达咖啡,这颗被低估的瑰宝,正等待着更多咖啡爱好者去探索与发现。不妨尝试一下乌干达咖啡,让那独特的风味在舌尖舞动,感受来自非洲大地的热情与醇厚,领略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