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浓缩咖啡:压粉到底要压多重?

意式浓缩咖啡压粉操作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民科”。我在2008年的时候学习意式浓缩咖啡时,老师就让我去体重秤上面练习压粉的力量(我承认我已经不记得规定的力量是多大了)。今天我就想来解释下压粉的力量,这其实非常简单。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压粉的压力是重要的。如果你保持粉锤水平,压到它压不下去了,那么这个压粉就是很好的。

压粉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以一种顺手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稳定的方法去压缩咖啡粉从而提高萃取的均匀度。

下面详细讲解:

压缩咖啡粉

如果咖啡粉中存在空气,水就会把它作为一条捷径并加速通过。如果没有(或者极少)空气,流速就会降低。

可惜的是,咖啡粉的密度并不总是均匀的,某个区域的咖啡粉是松散还是致密并不一定。所以我们需要压缩它们,消除间隙。这样决定流速的因素就只是研磨度了,而不是咖啡粉间隙中的空气。

提升萃取的均匀度

压粉应该产生密度均匀的粉饼。密度均匀意味着水没有捷径或者“VIP通道”可走。

制作意式浓缩咖啡时,追求的就是让水尽可能均匀地流过整个咖啡粉饼。水是惰性的,会选择阻力小的路径流。如果粉饼中有块区域密度更低,那流过这块区域的水的流速就越快,这个区域的咖啡粉就会萃取过度,而其他区域则会萃取不足。

要让密度均匀,那粉饼就需要非常平整。平底粉锤在这里非常关键,如果你的粉锤是有弧度的,那就扔掉然后去买个平底的。剩下的就是你压粉的动作要保证粉锤保持水平。

符合人体工程学(顺手)

在不牺牲上面提到的一致性和最高密度的前提下,压粉的施力应该尽量小。因为咖啡师中重复性肌肉劳损非常常见,所以用能达到效果的最小力压粉是一个关键。

一致性

控制意识浓缩咖啡出品的流速要靠调整研磨度,而不是压粉的压力。如果压粉的压力成了一个变量,那你需要每次都压的一样重,说实话,这对人类来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应该要完全避免压粉压力成为变量。幸运的是,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几乎可以完全消除压粉压力这个变量。

最大密度值

压粉将空气从咖啡粉中挤压出去。空气的量只有那么多,最终咖啡粉就不能再进一步压缩了。达到一定的压粉压力后,你就达到了“最大密度值”。在这个压力值,咖啡粉被完全压缩(垂直方向)。无论再多用力,粉锤都不能再压下去了。咖啡豆中的物质都极其强人。用粉锤根本不会压碎或者破坏它们,因为压强被千千万个粉粒分散了。

这对一致性和人体工学都是非常有利的,因为:

1、没有最大压粉压力。你不可能压的过重,大力士也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压的接近最大密度值。当你接近这个值时,压粉的力量就够了。

2、最大密度值所需的压力并不大。

要测出这个压力,你只需要慢慢增加对粉锤施加的压力。达到最大密度值时,粉锤就压不下去了。如果你继续施加压力,它也不会再下去一点。

粉锤压不下去时,停止压粉。

为什么不应该压的太轻

上文提到,不要把压粉的压力变成了控制流速的变量,因为人类保持不了精准的一致。

如果你压粉太轻,那要保持每次压力的一致性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压粉压力的细微变化都会导致粉饼密度的巨大差异(因此流速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要避免这个认为误差的唯一方法就是压到最大密度。下面这个图就是解释:

搜索
精选文章
从“喝不出区别”到“精准点单”:新手咖啡入门全攻略
当你第一次踏入咖啡的世界,是不是觉得各种名词让人眼花缭乱?别担心,这就像学一门新语言,只要掌握了基础词汇和语法,就能轻松交流。对于咖啡来说,了解咖啡豆的品种和烘焙度,就是掌握它的 “底层逻辑”。
揭秘乌干达铁皮卡的风味传奇
从外观上看,铁皮卡堪称咖啡世界里的独特精灵。它的顶叶呈迷人的古铜色,仿若被岁月镀上一层神秘光泽,只需一眼,便能将它与其他品种区分开来。其豆粒形状瘦长,犹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一众咖啡豆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乌干达咖啡之恩甘达咖啡的独特魅力
在咖啡的世界版图中,乌干达宛如一颗独特的明珠,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它作为罗布斯塔咖啡的原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布隆迪咖啡:非洲之心的醇香密码与种植传奇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有一个被称为 “非洲之心” 的内陆国家 —— 布隆迪。它地处非洲东部,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虽没有海岸线,却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咖啡世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什么是缺陷咖啡?
在咖啡的世界里,并非每一杯都能带来愉悦的享受。缺陷咖啡,就像是隐藏在咖啡盛宴中的 “雷区”,稍不留意就会破坏我们对咖啡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