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咖啡:从战场诞生到风靡全球的传奇之旅

一、美式咖啡的起源

美式咖啡的诞生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二战时期,驻意大利的美国士兵面对当地浓郁的浓缩咖啡,感到味道过于强烈,于是将其加水稀释后饮用,由此诞生了美式咖啡。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美国士兵们习惯了美国本土的滴滤式咖啡,而意大利的浓缩咖啡对他们来说过于浓烈。为了让咖啡的味道更接近于家乡的口味,他们尝试向浓缩咖啡中加入热水。意大利人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国士兵的需求,迅速开始提供这种稀释后的咖啡,并称之为 “美国风味” 或 “咖啡美式”。最终,这个名称简化为如今广为人知的 “美式咖啡”。
二战后,美国退役军人将这种饮用方式带回了美国。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复苏,连锁咖啡店开始兴起,美式咖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今,美式咖啡已成为全球最重要、认知度最广的黑咖啡之一,与拿铁咖啡、卡布奇诺咖啡并称为咖啡馆 “镇店三宝”。

二、美式咖啡的原料

  1. 阿拉比卡咖啡豆
    • 主要产地:南美洲(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区域除外)、中美洲、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主要是东非国家)、亚洲(印尼,也门、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此外,中国台湾省的台北、云南、海南、广西、福建、四川、广东粤西等地也有种植记录。
    • 生长环境:阿拉比卡咖啡豆对种植条件要求十分严苛,需要生长在海拔高度为 500 - 2000 米的坡地,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C - 24°C,对于湿度也有要求,生长地的年降雨量不少于 1500 毫米,并且还需要肥沃的土壤、适当的日照和遮荫条件。
    • 风味特点:阿拉比卡咖啡豆具有优雅的酸味和丰富的香气,是市场用量最大的咖啡,其口感柔和,气味芬芳,有明显酸度,以其柔和的口感、丰富的香气和较低的咖啡因含量著称。
  1. 罗布斯塔咖啡豆:
    • 优点:生长条件不像阿拉比卡种那么苛刻,可以生长在较低的海拔和较高的温度下,生长速度比阿拉比卡快,并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耐受性更高;具有较高的咖啡因含量,提神效果好;味道稳定,抗病力佳;苦味和啤酒一样,调配得宜可以增加咖啡的浓郁感受;价格较低,对于推广咖啡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风味可以维持比较久,很适合做成外带饮料。
    • 缺点:与阿拉比卡相比,罗布斯塔的咖啡因、氨基酸和绿原酸含量较高,绿原酸是苦涩味的来源,所以罗布斯塔天生就没有阿拉比卡豆独有的飘逸芳香气味,取而代之的是更醇厚、更低沉的口感,以及核桃、花生、榛果、小麦、谷物等风味,甚至会出现刺鼻的土味。
    • 适用范围:通常用于混合咖啡或生产速溶咖啡,在速溶咖啡和混合咖啡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于制作浓缩咖啡。
  1. 利比利卡咖啡豆:
    • 产量少:利比利卡种咖啡豆产量较少,其商业的经济价值因此也被限制。
    • 风味单一:利比利卡种咖啡豆风味比较单一,苦味较高。
    • 种植繁琐:果肉很厚,去除果皮浆肉难度均较高,处理过程较麻烦。利比利卡种咖啡树一般生长在海拔 300 米左右的坡地,是一种耐抗病力及环境适应力非常强的树种,可在亚热带地区种植,生长最适合的温度是 19℃ - 27℃。

三、美式咖啡的制作方法

  1. 传统制作工艺:
    • 滴滤式咖啡壶:将研磨成合适粗细的咖啡粉放入滤纸制成的滤杯中,注入热水,稍等片刻即可得到一杯美式咖啡。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美式咖啡口感相对清淡,能更好地体现咖啡豆的原味。
    • 意式浓缩加热水:先准备深度烘焙的咖啡豆,研磨成适合意式咖啡机使用的咖啡粉。将咖啡粉装入意式咖啡机的粉碗中,布平并用压粉器施力压成咖啡饼。将手柄架置于咖啡机上,开始萃取浓缩咖啡,萃取时间大约为 20 - 30 秒,萃取出的浓缩咖啡量约为 30 毫升(单份)或 60 毫升(双份)。然后将萃取好的浓缩咖啡沿杯壁倒入装有热水的咖啡杯中,通常使用 6 - 8 盎司的热水,这个量可依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1. 制作步骤:
    • 准备咖啡豆和咖啡机: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阿拉比卡、罗布斯塔或利比利卡咖啡豆,将其研磨成合适的粗细度。准备好滴滤式咖啡壶或意式咖啡机等制作工具。
    • 萃取浓缩咖啡:如果使用意式咖啡机,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萃取时间和咖啡量需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如果使用滴滤式咖啡壶,则将咖啡粉放入滤杯,注入热水等待咖啡慢慢滴滤。
    • 稀释浓缩咖啡:将萃取好的浓缩咖啡沿杯壁缓慢倒入装有热水的咖啡杯中,注意不要让热水溅起影响咖啡的口感。
    • 调整咖啡风味: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糖、牛奶或奶油,也可以制作冰美式或加入不同类型的果汁以增加风味。
  1. 特殊注意事项:
    • 水的品质和温度:最好使用冷水,不建议使用蒸馏水或软化过的水,以保证咖啡风味的纯正。水的温度应保持在摄氏 90 到 96 度之间,以达到最佳提炼效果。温度过高会使咖啡过度萃取,口感苦涩;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萃取不足,咖啡味道淡薄。
    • 咖啡粉与水的比例:一条通常的定律是,每六盎司沸水比 1 到 2 大匙的研磨咖啡粉。当然,更精准的比例可以依据个人的味觉偏好进行调整。如果咖啡粉过多,咖啡会过于浓郁苦涩;如果咖啡粉过少,咖啡则会味道淡薄。

四、美式咖啡的口感与风味

  1. 酸度:带来清爽感觉,回味无穷。
美式咖啡中存在一定的酸度,这种酸度主要源自咖啡豆中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不同的烘焙程度和冲泡方法会影响酸度的表现。浅烘焙的美式咖啡通常酸度较高,能带来清爽的感觉,让人在品尝后回味无穷。例如,某些产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的咖啡豆,天生具有较高的酸度,制作出的美式咖啡带有明显的果香味道。
  1. 甜味:糖分转化为焦糖,与丹宁酸结合产生略带甜味的苦涩。
美式咖啡中的甜味并非直接来自添加的糖,而是源于咖啡豆本身所含的天然成分以及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在咖啡树果实成熟后,咖啡豆经过加工处理,其中的果肉和糖分会渗透到咖啡豆内部,为咖啡豆带来一定程度的甜味。烘焙过程中的焦糖化反应也会使咖啡豆中的甜味得以释放。糖类在高温下发生脱水和降解,产生褐色物质的同时形成芳香物质,如呋喃类化合物,为美式咖啡增添了甜香、焦香的味道。此外,咖啡中的糖分转化为焦糖后,与丹宁酸结合,会产生略带甜味的苦涩,这种独特的口感也是美式咖啡的魅力之一。
  1. 香气:浅烘焙和深烘焙的不同香气。
浅烘焙的美式咖啡颜色较浅,表面可能还会有一些油脂残留。这种处理方式能够突出咖啡豆天然产生的酸度和果香味,在口中带来明亮而清新的感觉,常见的香气有柑橘、花卉或草本等。深烘焙的美式咖啡则需要更高温度和更长时间来完成,咖啡豆逐渐变得非常黑暗,并且表面会出现大量油脂。由于高温处理导致了内部化学反应加剧,在深层次发生了碳化作用,使得咖啡豆的酸度减少,口感更加浓郁、饱满,带有明显的苦味和焦糖香气。
  1. 醇厚的口感:糖、脂肪等成分综合作用,精品美式咖啡有丝滑质感。
美式咖啡的醇厚口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咖啡豆中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在水中溶解后,形成丰富的口感。冲泡方式对于口感也至关重要,滴滤式或浸泡式的冲泡方法能够使咖啡与水充分接触,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咖啡精华,使口感更加醇厚。水与咖啡的比例、研磨度、水温和冲泡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美式咖啡的口感。适当的水与咖啡比例可以在保持咖啡味道的同时,增加咖啡的浓度和口感厚度;粗研磨的咖啡粉通常用于滴滤式冲泡,能使咖啡的味道更加平衡和饱满;适宜的水温能够使咖啡粉充分萃取,适当的冲泡时间则能控制咖啡的浓度和口感。精品美式咖啡更是具有丝滑的质感,让人在品尝时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享受。

五、美式咖啡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代表

  1. 唤醒精神:每日清晨,一杯美式咖啡唤醒人们,迎接新的一天。美式咖啡那独特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仿佛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唤醒沉睡的味蕾。它不仅带来了咖啡因的提神作用,更给予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振奋,让人以饱满的状态开启新的一天。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美式咖啡都成为了清晨不可或缺的伙伴。
  1. 与其他咖啡的区别:与黑咖啡相比,口感更为清爽;与冰美式、冷萃咖啡相比,制作方法和口感不同。
与黑咖啡相比,美式咖啡虽然同样不加奶,但由于加入了适量的水进行稀释,口感更为清爽。黑咖啡则保留了咖啡豆最原始的风味,酸性较高,咖啡因含量通常也高于美式咖啡,具有更强烈的刺激性。美式咖啡的柔和平衡使其适合更广泛的人群饮用,无论是初次尝试咖啡的人,还是追求温和口感的咖啡爱好者。
与冰美式相比,制作方法上,冰美式是由浓缩咖啡加入冷水和冰块而成。口感通常较为清淡,苦度突出。而美式咖啡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既可以用滴滤式咖啡壶制作出相对清淡的口感,也可以通过意式浓缩加热水的方式制作出更浓郁的风味。在口感上,美式咖啡的温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而冰美式则在炎热的天气中带来清凉的感觉。
与冷萃咖啡相比,制作方法截然不同。冷萃咖啡是将咖啡粉与冷水混合后,长时间冷藏浸泡,最后过滤掉咖啡渣制成。冷萃咖啡的制作时间更长,口感更加醇厚,甜感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而美式咖啡的制作相对简单快捷,可以满足人们日常快速享用咖啡的需求。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日,还是在悠闲的周末,美式咖啡都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人们的生活。

六、美式咖啡的传播

  1. 历史背景:二战时期诞生于欧洲战场,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连锁咖啡店兴起,在全球扩张。
二战时期,美式咖啡诞生于欧洲战场,由美国士兵将意大利浓缩咖啡加水稀释而成。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复苏,连锁咖啡店如星巴克等开始兴起。这些连锁咖啡店提供标准化、美味一致的美式咖啡,主要采用自动滴漏壶制作,口感相对轻盈,广受欢迎。到 20 世纪后期,伴随着连锁咖啡店在全球的迅速扩展,美式咖啡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无数咖啡爱好者的喜爱。
  1. 商业价值:以星巴克为例,美式咖啡在商业领域有巨大市场潜力。
以星巴克为例,其全球门店数以万计,每年为公司贡献了数十亿美元的营收。而美式咖啡作为其饮品核心,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星巴克这个很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咖啡品牌创建于 1971 年。自 1992 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以来,星巴克的经营一飞冲天,其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 20%以上,利润平均增长率则达到 30%。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星巴克已从昔日西雅图一条小小的 “美人鱼” 进化到今天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锁店达到几万家的 “绿巨人”。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在市场上拥有很高的认可度,消费者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星巴克通过精心打造的品牌形象、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店面体验,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了信任和忠诚度,从而接受了较高的价格。揭秘星巴克美式价格的形成涉及多个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原材料成本、品牌溢价和市场定位。原材料成本方面,星巴克对咖啡豆的采购非常严格,与全球的咖啡产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只选用最优质的咖啡豆,这使得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品牌溢价方面,作为知名咖啡品牌,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在市场上拥有很高的认可度,消费者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
  1. 文化影响: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美式咖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诸多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人民文学出版社自营咖啡店 —— 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中,经典的美式咖啡被命名为 “老人与海”,美式咖啡极简的配方,与美国作家海明威朴实直白的语言风格不谋而合。此外,在世界名诗中也能够找到关于 “coffee” 的提及,如 17 世纪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在《失乐园》中用 “warm desire” 来形容咖啡的香气和味道,表达了对于咖啡文化的热爱。从文学、国家、名诗以及现代生活四个方面来探寻世界名诗中的咖啡文化,可以看到 “coffee culture” 是一个极其丰富多彩并且具有包容性的概念。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在哪个时代,在什么场合下喝一杯浓郁香醇的咖啡都能够带给人们无限想象力和灵感,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韩剧中也经常能看到咖啡的身影,如《黑暗荣耀》《我叫金三顺》《咖啡王子一号店》《原来是美男》《来自星星的你》《孤单又灿烂的神》《拜托了咖啡》《女神降临》等,咖啡在韩剧中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表达情感、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从侧面可以看出韩国对咖啡的热衷程度不亚于中国人喝奶茶。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