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苦味一直以来都是咖啡爱好者们探讨的话题,而浓缩份数与咖啡苦味之间的关系更是让人充满好奇。很多人认为浓缩份数增加,咖啡就会变得更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咖啡的苦味并不完全取决于浓缩份数。虽然浓缩份数增加可能会使咖啡浓度提高,但浓度高并不意味着苦度高。高品质的咖啡豆即使高度浓缩也能保持独特风味,而不会过于苦涩。
例如,一些高品质的咖啡豆,在经过精心烘焙和研磨后,即使制作成高浓缩的咖啡,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甜味和果香。这是因为咖啡的苦味主要来自于咖啡因和某些有机酸,而浓缩份数的多少实际上影响的是咖啡的浓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浓缩份数对咖啡的口感没有影响。如果你喜欢更强烈的口感,增加浓缩份数可能会让你的咖啡更具有冲击力。反之,如果你更喜欢轻柔的口感,减少浓缩份数可能会使你的咖啡更顺滑。
咖啡的口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咖啡豆的品种和烘焙程度、冲泡方式、水质、咖啡粉的研磨程度以及咖啡与水的比例等。
咖啡豆的品种和烘焙程度对咖啡的苦味有着直接关系。深烘焙的咖啡豆比浅烘焙的咖啡豆更容易产生苦味。不同的冲泡方式也会影响咖啡的口感,法压壶冲泡的咖啡通常比意式咖啡更苦。水质的好坏也会影响咖啡的味道,硬水可能会使咖啡变得过于苦涩。咖啡粉研磨得太细或太粗都可能影响咖啡的口感,太细的咖啡粉可能会使咖啡变得过于苦涩。而咖啡粉和水的比例不恰当,也会影响咖啡的口感。
综上所述,浓缩份数的多少并不能完全决定咖啡的苦度,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来改变咖啡的口感,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杯咖啡。
二、星巴克美式咖啡的浓缩份数与口感
- 常见浓缩份数及口感特点
在星巴克,常见的浓缩份数有常规浓缩(2 份)、大杯浓缩(3 份)、超浓(4 份)以及超浓加大(5 份)。常规浓缩的口感相对较为平衡,酸味和甜味较为适中,适合那些不太能接受强烈咖啡味道的人。大杯浓缩则在常规浓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份浓缩,口感更加浓郁,苦味也会稍显突出,适合在工作或学习时需要提神醒脑的人。超浓的口感醇厚,苦味和酸味相互交织,醇厚度较高,能给咖啡爱好者带来更强烈的味觉冲击。超浓加大则是将浓缩份数进一步增加,适合那些对咖啡味道有着极高追求的人。不同的浓缩份数适合不同的饮用场景和口味偏好,无论是在早晨开启新的一天,还是在下午与朋友聊天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
- 最佳浓缩份数探讨
根据众多咖啡爱好者反馈和星巴克美式咖啡出品,3 - 4 份浓缩份数最适合。在这个范围内,咖啡的苦味和酸味能够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3 份浓缩的美式咖啡口感浓郁,苦味和酸味相互衬托,不会过于苦涩或酸涩,同时醇厚度也令人满意,喝起来口感丰富,层次分明。4 份浓缩则更加醇厚,苦味稍重,但酸味也更加明显,对于喜欢浓郁口感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喜欢清新口感的朋友,常规浓缩和大杯浓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的酸味和甜味相对突出,口感较为清爽。总之,选择浓缩份数要根据个人口味偏好来决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咖啡口感的影响,如咖啡豆的品种、烘焙程度、萃取时间等。无论选择何种浓缩份数,都要享受喝咖啡的过程,让星巴克美式咖啡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三、影响咖啡口感的其他因素
1. 咖啡豆的品种和烘焙程度
咖啡的苦味与咖啡豆品种和烘焙程度有直接关系,深烘焙咖啡豆比浅烘焙更容易产生苦味。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品种形成了不同的风味,例如埃塞俄比亚的柑橘、水果风味,肯尼亚酸爽的莓果味,哥伦比亚平衡的柑橘黑可可,印尼的浓郁草本等。随着烘焙程度加深,咖啡豆本身的味道会慢慢被消磨,烘烤的味道会逐渐明显,烘焙程度较浅的时候,主要还是咖啡豆本身的味道占主导位置,更能喝到咖啡豆本身的产区的风味。以耶加雪菲的果丁丁合作社生产的水洗咖啡豆以及黄金曼特宁为例,浅烘焙的耶加雪菲咖啡豆口感更轻盈顺滑,深烘焙的黄金曼特宁口感更为醇厚、扎实。
2. 冲泡方式
不同冲泡方式影响咖啡口感,例如法压壶冲泡的咖啡通常比意式咖啡更苦。冲泡时间是影响咖啡口感的关键因素之一,冲泡时间过长,咖啡会变得苦涩,并且容易产生焦糊味道;相反地,冲泡时间太短,则无法充分提取出咖啡豆中的香气和风味物质,导致口感较为混浊和平淡。温度控制上也会对咖啡口感产生显著影响,水温过高会使得苦味成分被提取得更多,并且还会破坏咖啡中的芳香物质,导致口感较为苦涩和平淡;水温过低则无法充分提取出咖啡豆中的风味物质,使得口感较为酸涩和清淡。研磨度上也会对咖啡口感产生影响,粗研磨的咖啡颗粒容易导致冲泡时间过长,使得苦味成分被提取得更多,并且还会降低了浓度和香气;细研磨则容易导致冲泡时间过快,无法充分提取出风味物质,并且还可能产生过滤器堵塞等问题。
3. 水质
水质好坏影响咖啡味道,硬水可能使咖啡过于苦涩。具有较高镁和钙离子含量的水会让咖啡具有更浓的味道,硬水中的碳酸氢盐会增加咖啡的苦味。例如,用纯净水制作咖啡,咖啡中的风味物质无法被充分萃取,咖啡喝起来风味寡淡,甜感不明显,咖啡液在口腔中没有重量感;用自来水做成的咖啡,前苦后酸,味道刺激味蕾;依云矿泉水冲出来的咖啡口感杂味很重,而壹品泉矿泉水冲出来的咖啡口感醇厚,甜感明显,风味层次也有很好的表现。
4. 咖啡粉的研磨程度
咖啡粉研磨太细或太粗都可能影响口感,太细可能使咖啡过于苦涩。咖啡豆磨得越细,粉层就会越密实,咖啡粉的整体表面积也会加大,萃取的时间延长、萃取率提高,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越强烈浓郁;相对的也会容易造成萃取过度的情况。咖啡豆磨得越粗,粉层的间隙较大,和热水接触的咖啡表面积就会较少,萃取阻力减少,萃取时间缩短、萃取率降低,咖啡颗粒来不及释放出可溶性物质,容易造成萃取不足的情况,而让萃取出的咖啡口感显得清淡、薄弱。
5. 咖啡与水的比例
比例不恰当也会影响口感,一般浓缩咖啡比例为 1:15 至 1:18。比例有两个方面影响,一个是粉量,一个则是水量。粉量直接影响了粉饼在粉碗里的密实程度,粉量过少容易引起粉饼稀疏导致流速偏快,反之则容易密实导致流速偏慢。水量一般会直接影响比例和萃取时间,其他不变的情况下,水量加多即比例拉大,咖啡越浓郁;水量减少及比例拉低,咖啡越寡淡。以刚刚第一杯咖啡为例,浓度萃取率的落点,会在表格的偏右下方,这个偏大的粉液比,在意式咖啡的萃取系统中,本身就容易做出高萃低浓的效果。如果想要做出 1:4 还好喝的咖啡,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减少过萃的比例,也就是调粗研磨度。在萃取比例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研磨变粗,粉饼里面过萃比例会减少,浓度也同时降低,所以咖啡变得更耐喝。但粗到一定程度之后,甜的感知也会下降,并且醇厚度会降低,所以在调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找这个萃取比例与研磨度匹配的 “甜蜜点”。
四、个人体验分享
作为一名咖啡爱好者,我在尝试了不同浓缩份数的星巴克美式咖啡后,不得不说,4 份浓缩确实给我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当第一口 4 份浓缩的星巴克美式咖啡入口时,那种苦味适中的感觉瞬间在舌尖散开。它既不像低浓缩份数的咖啡那样酸味和甜味过于突出,显得过于清新,也不会像极高浓缩份数的咖啡那般苦涩到难以接受。4 份浓缩的美式咖啡,酸味和甜味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与苦味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丰富而醇厚的口感。
每一次品尝,都能感受到它层次丰富的魅力。从最初的微微苦涩,到中段逐渐显现的酸味和甜味,再到最后留在口中的醇厚余味,让人仿佛在品味一场咖啡的盛宴。
然而,我也深知每个人的口味偏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常规浓缩或大杯浓缩的清新口感,酸味和甜味相对突出,适合在早晨开启新的一天,带来清爽的感觉。而对于那些对咖啡味道有着极高追求的人,超浓加大的浓缩份数或许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强烈的味觉冲击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所以,在选择星巴克美式咖啡的浓缩份数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尝试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杯美味咖啡,让星巴克美式咖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