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拥有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这片土地上,咖啡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世界重要的咖啡出口国之一。
乌干达的咖啡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 19 世纪中叶。当时,咖啡作为经济作物被引入该国,此后,咖啡产业经历了多次繁荣与衰退,与国际咖啡市场的价格波动紧密相关。如今,乌干达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咖啡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
乌干达咖啡产业的规模与地位不容小觑。其咖啡主要种植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特别是布吉苏、卢旺达和基奥加湖周边地区。乌干达的咖啡品种主要包括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其中阿拉比卡是品质较高的咖啡品种,主要出口到欧美和亚洲市场。咖啡作为乌干达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年产量在 10 - 12 万吨之间,为数百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尽管面临气候变化、病虫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等挑战,但乌干达咖啡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23/24 财年乌干达咖啡出口总量达到 613 万袋,出口额达 11.44 亿美元,相较于 2022/23 年财年 580 万袋,价值 8.46 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 6.33%,出口额同比增长 35.29%。面对如此庞大的咖啡出口规模,乌干达探索并实践了以绿色咖啡为主的出口形式。目前乌干达咖啡年产量超过 95% 都以此种形式出口。
在 “高品质” 和 “可持续” 的竞争优势加持下,乌干达咖啡迈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愈发坚定从容。作为乌干达咖啡产业的领航者,乌干达咖啡发展局(UCDA)通过对绿色咖啡出口模式的监测与评估来监管市场环境,更通过制定前瞻性政策、深化品牌影响力、拓展全球市场网络等一系列创新策略,引领乌干达咖啡行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之路。持续的探索与研究,努力促进咖啡产业的变革,UCDA 将带领乌干达咖啡为国际咖啡市场呈现更完善的出口模式,也为全球咖啡爱好者带来更高品质的咖啡。
二、品种与种植区域
(一)主要品种
- 乌干达主要种植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两大咖啡品种。罗布斯塔种植在低海拔地区,具体而言,罗布斯塔咖啡种植在乌干达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海拔高达 1200 米。阿拉比卡种植在东部埃尔贡山斜坡及西南部地区的高地,其中阿拉比卡咖啡种植在东部埃尔贡山(Mount Elgon)斜坡的高地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 Mt. Rwenzori and Mt. Muhabura(海拔 1500 - 2300 米)。
- 阿拉比卡品种包括 typica、SL14、SL28 等,其中 SL14 风味佳且具备抗旱性。乌干达的主要种植的阿拉比卡品种有波旁、肯特、SL14 和 SL28。SL14 不但风味佳,具备抗旱性,并且栽种两年后即可采收,相当符合农民的需要。乌干达政府大力推广 SL 种籽给农民,因为肯尼亚咖啡因为 SL28、SL34 而举世闻名。
(二)种植区域
- 北部的埃尔贡山区和布吉苏山区以及西部的鲁文佐里山区是乌干达最好的咖啡产区。乌干达最好的咖啡主要出产于北部的沿着肯尼亚边界的埃尔贡(Elgon)山区和布吉苏(Bugisu)山区以及西部的鲁文佐里(Ruwensori)山区,其咖啡在每年的 1 月或 2 月便可供应出口。
- 不同产区的咖啡具有独特风味,如西部鲁文佐里山的咖啡带有酒味、果香和较好的酸度;布基疏地区的咖啡有厚重口感、甜感和巧克力风味。西部区鲁文佐里山,冰雪覆盖顶部的鲁文佐里山位于西部,种有乌干达日晒处理的阿拉比卡种,名为‘珠戈’(drugar),带有酒味、果香和较好的酸度。布基疏与埃尔贡山的小型农场坐落于海拔 1600 - 1900m 的地方,所生产的阿拉比卡豆具有厚重的口感、甜感以及巧克力的风味。
三、处理法与分级
(一)处理法
- 水洗处理法:乌干达的水洗处理法是将咖啡樱桃的外果皮和大部分果肉分离,带内果皮的咖啡豆浸泡在水中发酵去除剩余果肉层。具体过程为,采收后的咖啡樱桃,用果皮机将外果皮以及大部分果肉与咖啡豆分离,带内果皮的咖啡豆进入一个干净的水槽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酵。发酵开始分解粘液,粘液是围绕豆的一种糖质粘稠物质。之后用淡水清洗咖啡,从而停止发酵过程。然后,将咖啡在高架床或露台上干燥,然后在仓库中放置 60 - 90 天并储存。水洗处理的咖啡往往有花香、柑橘味和清洁感。
- 日晒处理法:乌干达的日晒处理法是除去不合格浮豆后进行日晒干燥,期间不断翻动鲜果避免发酵或发霉。先除去不合格的浮豆后,再进行日晒干燥,将成熟的樱桃放在露台上或高架床上,保持完整,让咖啡慢慢干燥。干燥后,在去浆机中将水果从豆子上剥下来。经过干法处理的咖啡往往会更富果味,并且可能非常浓烈且像浆果。自然过程的一种变体称为葡萄酒过程。使用葡萄酒加工的咖啡,不是在收获高峰时收获樱桃,而是让樱桃在灌木丛上过度熟透,使它们有更高的糖分浓度和略带发酵的风味。
(二)分级制度
乌干达咖啡分级跟肯尼亚很像,通过大小和密度分级,包括 AA Plus、AA、AB、C、TT、T、E、UG、PB 等等级。
- AA Plus(AA+):杯中品质(风味、口感)特别优秀的 AA 级。
- AA:颗粒大小(Screen Size)17——18 大小。
- AB:颗粒大小(Screen Size)15——16 大小,占产量大多数。
- C:颗粒大小(Screen Size)比 AB 小者。
- TT:从 AA 与 AB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
- T:从 C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
- E Elephant Bean:两豆合一的大型异变豆,又称象耳豆 Elephant ear。
- UG: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 PB:圆豆 Peaberry,以外型分类,与风味重量无关。
四、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具有独特而丰富的风味特点,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具有低沉的成熟水果香气、犹如红酒的滋味,厚实的醇厚度,闷香和浓郁果汁口感,还带有温和的泥土味。乌干达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赋予了咖啡豆这种独特的风味。其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 18℃,全年分为两个旱季和两个雨季,适宜的气候为咖啡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乌干达的土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如磷、钾、钙、镁等,为咖啡豆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这种风味与某些风味调性低沉的肯尼亚豆相近,不过还会带点温和的泥土味,因此在风味特性上与东非其他产国的差异较大。
- 酸度较高,像柠檬酸般清新醇厚,经过充分烘焙后仍能保持适中酸度。乌干达特有的红石板山土壤和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是使得乌干达的咖啡豆具有高酸度的重要因素。酸度能够让咖啡的口感更加清爽,并且使得咖啡豆的特色更加突出。经过充分的烘焙后,酸度仍然可以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是乌干达咖啡豆的又一大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持乌干达咖啡豆酸度的平衡,关键就是精准控制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如果烘焙过度或者时间太长,酸度就会失去平衡,并产生较为苦涩的口感。
- 香气独特,为甜味,而非常见的焦糖和巧克力味,香气温和持久。乌干达的咖啡豆特有的芳香味为甜味,这种芳香味来自于乌干达咖啡豆种植时所使用的自然无肥料施用,也与烘焙过程中的色氨酸分解有关。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咖啡豆,乌干达咖啡豆的芳香度很高,尤其是在磨碎乌干达咖啡豆时,鼻子里的芳香味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尽管乌干达咖啡豆的芳香味很突出,它所散发的香气并不会浓烈到扑鼻而来的程度。这种香气的温和和持久是很少见的特点,也是让人们爱上乌干达咖啡豆的原因之一。
五、总结
乌干达咖啡以其独特的品种、种植区域、处理法和分级制度,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味特点,是咖啡爱好者值得探索的新领域。
乌干达的咖啡种植历史悠久,其咖啡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主要种植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两大品种,种植区域主要在北部的埃尔贡山区和布吉苏山区以及西部的鲁文佐里山区。处理法有水洗和日晒两种,分级制度与肯尼亚相似。
乌干达咖啡具有独特的风味特点,如低沉的成熟水果香气、犹如红酒的滋味,厚实的醇厚度,闷香和浓郁果汁口感,还带有温和的泥土味;酸度较高,像柠檬酸般清新醇厚,经过充分烘焙后仍能保持适中酸度;香气独特,为甜味,而非常见的焦糖和巧克力味,香气温和持久。
总之,乌干达咖啡以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种植区域、多样的处理法、严格的分级制度和独特的风味特点,在世界咖啡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值得咖啡爱好者们去探索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