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特宁咖啡并非原产于乌干达,而是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其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印尼,一名日本兵在当地咖啡馆喝到香醇无比的咖啡,于是问店主咖啡的名字,老板误以为他是问自己是哪里人,便回答 “曼代宁”。战后,这名日本兵托人运了 15 吨这种咖啡到日本,没想到大受欢迎,“曼特宁” 的名字也就这样传了出来。
乌干达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被称为 “曼特宁咖啡” 可能是一种误称。一般来说,只有种植在苏门答腊岛的咖啡,无论豆种如何,都可以被叫作 “曼特宁咖啡”。曼特宁咖啡口感朴实,香味偏向木质焦糖味,以浓郁而出名。印度尼西亚的曼特宁咖啡主要种植在苏门答腊岛的北苏门答腊省,其中多巴湖林东地区的曼特宁咖啡最为著名。印尼因为气候潮湿,处理咖啡豆多使用 “三阶段干燥方式”,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创造出曼特宁特殊的低酸、浓稠和闷香风味。
而乌干达的咖啡豆主要种植在东部的埃尔贡山、西南的伦佐里山脉和西北的西尼罗河地区。乌干达早期以种植罗布斯塔为主的商业咖啡,近些年来也开始小规模种植精品咖啡。乌干达咖啡有着乌梅、成熟水果、饱满果汁口感和浓郁扎实的风味。虽然乌干达与其他东非国家一样生产咖啡历史久远,但由于种族对立引起的战争使得咖啡品质始终无法提升。这里的好咖啡大多种植在与肯尼亚邻接的地区,一些好的咖啡豆被运往肯尼亚混充肯尼亚咖啡出售。
乌干达咖啡常见的处理法有日晒和水洗处理法。水洗处理法是将采收后的咖啡樱桃,用果皮机将外果皮以及大部分果肉与咖啡豆分离,带内果皮的咖啡豆进入一个干净的水槽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酵来去除剩余的果肉层。日晒处理法是先除去不合格的浮豆后,再进行日晒干燥,其间不断翻动鲜果,避免发酵或发霉,以达到非常干净而丰富的风味。乌干达咖啡分级跟肯尼亚很像,都是通过大小和密度来分级。
二、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特点
1. 风味浓郁
乌干达曼特宁咖啡具有浓郁的风味,香、苦、醇厚,还带有少许甜味。经过烘焙后,豆粒甚大,生豆呈褐色或深绿色,散发着焦糖般的特殊香味,口感香醇浓郁。这种独特的风味让人一尝难忘,仿佛在舌尖上展开了一场浓郁的咖啡盛宴。
2. 低酸度
乌干达曼特宁咖啡豆本身没有酸的特性,这使得它在长时间的保温或调制冰咖啡时,都不会出现令人讨厌的酸涩口感。无论是在炎热的夏日享用一杯冰曼特宁咖啡,还是在寒冷的冬日让咖啡长时间保温,都能始终保持醇厚的口感,让人尽享咖啡的美味。
3. 争议较多
乌干达曼特宁咖啡豆颗粒较大,豆质较硬,在栽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瑕疵。因此,采收后通常要经过严格的人工挑选,否则容易造成品质良莠不齐。而且,不同的烘焙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咖啡的口感,这使得乌干达曼特宁咖啡成为争议较多的单品。然而,正是这种争议,也让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三、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产地优势
1. 气候适宜
乌干达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为 18℃。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咖啡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里全年分为两个旱季和两个雨季,年平均降水量在 1000 - 1400 毫米之间。丰富的降水确保了咖啡树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这种适宜的气候使得乌干达成为咖啡种植的理想之地,为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2. 土壤肥沃
乌干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茂密青翠的森林、湖泊、湿地以及丰富的河流水资源共同造就了肥沃的土壤。这种肥沃的土壤为咖啡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得咖啡树能够茁壮成长。乌干达的土壤中富含各种矿物质和营养物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咖啡的品质。肥沃的土壤加上适宜的气候,使得乌干达的咖啡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3. 种植历史悠久
乌干达种植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虽然曾经因为战争的影响,咖啡品质无法得到提升,但近年来,随着咖啡产业的蓬勃发展,乌干达开始重视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种植,咖啡品质也在不断提高。乌干达的咖啡种植者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他们深知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种植咖啡树,以获得最佳的品质。此外,乌干达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咖啡产业的发展,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的悠久使得乌干达在咖啡种植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为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乌干达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品种
乌干达的主要种植的阿拉比卡品种有波旁、肯特、SL14 和 SL28。这些品种各具特色,为乌干达的咖啡产业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波旁是早期铁皮卡移植到也门后的变种,豆形从瘦尖变成圆身。1715 年,法国将也门摩卡的圆身豆移植到非洲东岸的波旁岛(后改称留尼汪岛),由此得名波旁。波旁圆身豆在 1727 年辗转传到巴西和中南美洲,1732 年英国又将其移植到圣海伦娜岛。波旁咖啡口感浓郁,酸度明亮,具有较高的品质。在乌干达,波旁咖啡豆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中,吸收了当地的土壤养分和气候特色,为乌干达的咖啡带来了独特的风味。
肯特是在 1911 年印度麦索地区肯特咖啡园发现的铁比卡混血品种,由 S288 与铁皮卡混血而成。肯特具有高产量和抗锈病特性,咖啡香气比波旁种更加有厚度。肯特被引种到肯尼亚、印尼等新世界产国,贡献卓著。在乌干达,肯特品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为乌干达的咖啡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SL14 和 SL28 是由 Scott Lab 研发与挑选的品种。肯尼亚咖啡因为 SL28、SL34 而举世闻名,乌干达政府大力推广,分发 SL 种籽给农民。SL14 不但风味佳,具备抗旱性,并且栽种两年后即可采收,相当符合农民的需要。SL28 也为乌干达的阿拉比卡咖啡带来了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这些阿拉比卡品种在乌干达的不同地区生长,受到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方式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味和品质。乌干达的咖啡种植者们根据这些品种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种植和处理方法,致力于生产出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满足全球咖啡爱好者的需求。
五、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处理方式
乌干达不仅做水洗处理,也做微批量的日晒处理。在日晒处理过程中,咖啡果实采摘后,会先筛去瑕疵的果子和未熟 / 过熟的果子,然后直接送至高棚架平铺晾晒。像这样的日晒加工咖啡在 25 - 30 天之间干燥,直至咖啡含水率降到 11% 左右才完成干燥过程。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咖啡甜度比较高,层次感丰富。一方面,日晒过程中,咖啡豆保留了更多的天然糖分,从而增加了咖啡的甜度。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晾晒使得咖啡豆内部的风味物质得以充分发展和融合,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
与传统的水洗处理相比,日晒处理的乌干达曼特宁咖啡具有独特的风味特点。水洗处理的咖啡通常口感较为清爽,酸度较高,而日晒处理的咖啡则更加醇厚,甜度更高,同时还带有一些独特的果香和发酵香气。
此外,乌干达的咖啡处理方式也体现了当地咖啡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随着咖啡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不同风味咖啡的需求增加,乌干达的咖啡生产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咖啡的品质和口感,满足市场需求。
六、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未来展望
随着乌干达咖啡产业的不断发展,乌干达曼特宁咖啡有望成为非洲精品咖啡的新星,其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乌干达咖啡出口额不断创新高,如在截至今年 9 月的 12 个月中,该国咖啡出口额超过 9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乌干达咖啡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持续增长,为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乌干达政府也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计划在 2030 年实现年产 2000 万袋咖啡的目标。这将促使政府加大对咖啡产业的投入,包括推广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品种,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改进咖啡的处理方式等,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提升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乌干达咖啡产业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今年上半年乌干达咖啡出口形势趋好,这得益于气候因素、品质提升、市场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原因。未来,乌干达可以继续发挥这些优势,进一步提高曼特宁咖啡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乌干达咖啡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资金和技术、气候变化等。但这些挑战也可以转化为发展的机遇。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物流效率;引进资金和技术,提升咖啡的生产和加工水平;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采取可持续的种植方式等,乌干达可以逐步克服这些挑战,实现曼特宁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乌干达曼特宁咖啡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乌干达咖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乌干达曼特宁咖啡将在非洲精品咖啡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