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专业

豆浆机跨界磨豆,是创新还是踩雷?
直接上答案:豆浆机确实能磨咖啡豆,但我真的不推荐!是不是一下子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别着急,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唠唠这背后的原因 。
2025.02.14
#咖啡#咖啡豆

在家如何烘焙咖啡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在家烘焙咖啡,体验手工的乐趣。他们没有专业的技术和渊博的知识,有的只是对咖啡的喜爱。在家烘焙咖啡可以使用的器具,通常有铁锅和烤箱。翻炒的代表——铁锅烘焙咖啡在用,铁锅烘焙咖啡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小火(出火孔四周都有火苗,而不是指中间一圈)加热,将铁锅烧干水汽,定要注意保证铁锅的干燥,不能有水分。然后放入适量的咖啡,生豆平铺锅底,慢慢开始翻搅生豆。二、用锅铲不断翻动,
2024.12.01
#咖啡#技术

NESPRESSO咖啡胶囊各种口味比较
我不是专业的品鉴师,单喝只能说出酸,苦,涩的程度,看到知乎上暂时没有系统介绍口味之间差异的回答,才来填补空白。没错这篇是写给开始喝胶囊咖啡却不知道怎么去挑选口味的beginner看的;所有的对比都是同时打了几种咖啡交替喝,所以每次比较只能在一个系列中进行,没办法一口气喝全二十多种;有个别口味暂时没有兴趣尝试,可能以后会补全,每年的限量款在这里不会讨论,毕竟每年变,以前的也买不到;精确的强度苦度烘培
2024.11.14
#程度#酸

精品咖啡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来评估品质
几十年来,专业咖啡协会推行的100分制评分系统已成为评估咖啡风味特征和整体品质的主流方法。该协会的方案为全世界的咖啡行业从业者创建了一套通用的评价方法和交流语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初,为了降低品鉴过程中的主观性,专业咖啡协会对其评估标准进行了更新,纳入了新开发的咖啡价值评估体系。然而,业界对新评估体系的反应似乎喜忧参半,这再次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如何建立新的咖啡品质评估方法,以及我们是
2024.11.08
#咖啡#专业

喝到咖啡里的风味(三)
差不多三周没更新,更的这么晚,挺抱歉的,最近的行程对我来说排的有点太满了。通过前两篇的热身,这次我们可以聊些更有专业的东西了。这个月许一个愿望:希望订阅和喜欢默默收藏的同学,可以顺便点下赞吧?这样我写下去也会比较有动力。我们对风味的的大部分印象是来自于嗅觉的,而嗅觉感受的是气体分子,气体分子来源于咖啡里面那也易于挥发的各类化合物。我们通过鼻前嗅觉和鼻后嗅觉都能感受到这些气味。另外一部分来自于味觉。
2024.11.07
#东西#专业

咖啡饮用不完全指南:如何健康地喝咖啡?
很多同学即便喝着咖啡也总是战战兢兢,担心咖啡对身体健康不利。其实,这些问题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研究人员给出了科学严谨的答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喝咖啡的「好」与「坏」,以及「健康喝咖啡的方法」。首先,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讲起。喝咖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怎么喝咖啡不影响睡眠咖啡因的确会影响睡眠,但是和摄入量、以及个人体质有关。第一步,先附上「不同种类的咖啡中咖啡因含量」,方便大家知道自己摄入了多少咖啡因
2024.11.02
#咖啡#研究

咖啡大师备考笔记
我们的咖啡专业一、咖啡质量团队1. 种植者支持中心(FSC)(1)位置:哥斯达黎加、卢旺达、坦桑尼亚、哥伦比亚和中国-云南、埃塞俄比亚、苏门答腊和墨西哥(2)职责:为种植者和供应商提供现场实地的支持 ⭐️2. 星巴克咖啡贸易公司(SCTC)(1)位置:瑞士-洛桑(2)职责:负责全球咖啡采购以及与供应商合作管理所有星巴克咖啡生豆的采购3. 全球咖啡质量(GCQ)(1)位置:华盛顿-西雅图(2)职责:
2024.10.30
#咖啡#种植者

咖啡小白的学习之路
从每天喝咖啡到想通晓咖啡是条不算短的路,就拿一名好的专业咖啡师来说,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味觉鉴别能力,还需要熟知从咖啡豆识别、烘焙到咖啡冲泡、拉花这一系列流程,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非常有技术含量。虽然我们没打算做一名专业的咖啡师,但对于爱咖啡,有美食精神的我们,需要做一名有“学问”的咖啡客!八哥找来学习资料,咖啡小白的学习之路走起!咖啡书籍推荐不论是咖啡爱好者,发烧友,初学者,还是咖啡
2024.10.21
#咖啡#喝咖啡

清晨,咖啡香弥漫
表弟入了手冲咖啡的坑,购置了专业手冲咖啡的工具,身边有大神指导(全国比赛的冠军),每天喝新鲜的豆子,玩得不亦乐乎。然后就给我科普了一课,什么温度,水粉比,时间……然后给我寄来两包咖啡豆,让我也尝尝鲜,叮嘱我尽快喝光不能久存。于是在一个清晨,我用手摇磨磨豆,称量,计时,用挂耳袋做出了一杯哥伦比亚瑰夏,水果风味的咖啡,口感层次分明,回甘悠长,确实不同以往我喝到的咖啡。其实一直以来我也喝咖啡,但是从没这
2024.10.19
#咖啡#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