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民营书店_1803_1">书店_1801_1">书店的日子很不好过。大书城倒了一堆,中小书店跟着一间间出局。某某知名书店被迫关张的新闻时不时会出现在眼前。原因有很多:成本上涨、网络冲击、跟风品种爆发、发行模式僵化,这些个老生常谈,逼着经营者们搬家、开网店、搞多品种经营,艰难地寻找出路。不过最近,喜欢逛书店的人会发现城市里的书店正在慢慢变多,尤其在一些大商场里,搭配餐饮和文创商品销售的“休闲书吧”已经渐成主流了。
“书店”二字有“书”有“店”,以前很多人似乎都习惯将第一个字作为经营的重心,苦熬之后,发现商业经营才是书店的第一属性。“休闲加阅读”的模式让书店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拓展了书店的赢利范畴。低利润的图书成为招揽人气的工具,做招牌门面,高利润的餐饮文创以及活动沙龙是获利的重心,做书店存活的支撑。开一间书吧,图书的获利只要能占到总利润的两成,就是令人满意的销量了,至少不拖累其他的经营项目,各自称职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有人说这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让书店能够健康地运转下去。新模式成长起来,每个经营者都在探索自己的平衡比例该如何拿捏。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实际操作里,在每天进、销、存、退的数据梳理中,有些人慢慢发现,天平注定倾斜。图书的身份与品质都在变化,对于品种的取舍,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标准,对于最初的目标,也不再是从前的心情了。
如果在传统书店做过几年采购,积攒下一肚皮专业知识和采购经验,在书吧里会时常觉得无用武之地。对库存与品种的掌控、对吞吐量的绝对把握,是他们打造合理周转率和面对上游出版商的凭借,如今慢慢变得力不从心了。采购们正在被懂“店”多于懂“书”的职业经理人取代。
选书的标准除了参考图书的进销数据,还要关照到咖啡的销量,气氛的营造。选择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时,封面设计远比翻译的质素、点校者的资历或导读的水准更加重要。出版商积极配合书店的需求,选题上对于书吧氛围的想象、设计上的越发精致,几年下来是显而易见的。让许多内容严肃的书更追求设计感是好事,但难免也有空洞的内容装扮出小资的味道铺满书架,就真的令人却步了。这时采购们发现,和当年相比,厚重的书少了,周转率降低了,退货率升高了,书吧却赢利了。
打造休闲阅读究竟有没有限缩书店的文化意义,答案见仁见智。虽然很多业者在抱怨咖啡与文创也很难做,但一些成功者已经证明了书吧模式从某个角度看是成立的。只是的确会有一批更加专注于图书而不适应“吧”的氛围的读者会流失掉。这批人从来不拥有主流的消费力,却往往掌握着口碑的风向。他们未来将何去何从?在书吧的模式之外,是否存在另一种操作的可能,和传统书店或书吧都不同,一个充分展示图书内涵的空间。让书里面的知识、经义领悟、美丽的女主角,都有机会跳出来占领空间、散发魅力,成为书店里真正的主角。
如果抛掉商业经营的属性,用理想家的口吻发问:书店是什么?
“书店的使命是为了帮助人们找回自己的内心。”
“书店可以帮忙对抗逐渐异化的世界。”
这是书店的文化属性所提供的答案。
虽然跟风书依然满天飞,对出版业的劣币驱逐良币骂声不绝。但每一年仍有那么多好故事、好观念、好情调被制造出来,隐藏在书架上拥挤的纸墨之间。书店或许应该准备好做一个称职的展示前沿,达成自己的使命。
图书本来就是引导型消费,只是看你引导的手段高明与否。让懂书的人回到书店,为好书开发出空间,定期做主题展架,让品种的风格更明确,专项更明显。这些成本的付出不能再等待大环境遥遥无期的改善。
如今每个行业都在喊融合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文化服务领域所依仗的大数据就积聚在书店里。如何获取和整合,如何连通其他书店的数据?未来文化服务的新方向就藏在这些信息里。精神消费本不应是傍着咖啡与文创的大腿才能存活,回到图书本身的勇气或许能开拓出一个新局面。
似乎越扯越远了,但空想家的任务不就是持续地加码刺激执行者的判断标准,让他在每一次做决策时都能再往前挪上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