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冲煮秘籍:探寻醇香之旅

一、咖啡冲煮方法大赏

(一)手冲滴滤式

手冲滴滤式是咖啡爱好者的入门之选。常用器具包括锥形滤杯、滤纸、手冲壶和咖啡杯。滤杯内铺滤纸,放入咖啡粉后用热水冲泡。这种方式使得热水与咖啡粉接触一次便落入杯子,所以萃取的咖啡浓稠度较低,气味芬芳。七次方的手冲套装融合了滤杯和咖啡杯,24 根导流槽设计也能加大空气流通,萃取的咖啡口感更加明朗,层次分明;咖啡杯拧上杯盖后亦可称为保温防漏的随行杯,方便携带出门。

(二)Chemex 壶

Chemex 壶有不同规格,最小的 “3 杯份” 可装满两个普通马克杯。冲煮出的咖啡味道纯净,浓稠度偏低。1941 年由移居纽约的德国柏林大学化学博士 Peter Schlumbohm 发明,多年来一直由位于马萨诸塞州的 Chemex 公司延续制造。1958 年,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设计师说 Chemex 咖啡机是 “现代设计最好的产品之一”,它已被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外形上,Chemex 壶身的上壶与下壶合而为一,之间的壶颈用分割为两块的环形木头包覆做为防烫把手,木头以皮绳系上。从外观上看非常优雅,玻璃烧制的瓶身搭配木制领口搭配皮革颈带,这样的设计不仅颜值高,木质的颈部也可以防止握瓶时手被灼伤,起到隔热、防滑的作用。
使用 Chemex 咖啡壶冲煮咖啡时,滤纸跟平常的滤纸不一样,它是一张平面的滤纸,使用的时候要进行折叠。而 Chemex 的滤纸也会比普通滤纸要厚实。折纸方式:摊开滤纸,从中缝对折滤纸,然后折回折底的突出部分,接着再次折叠。打开滤纸:单层纸一侧、三层纸另一侧。放置滤纸:三层纸水温一面在水槽出口边。使用 Chemex 咖啡壶的研磨度比较适合中研磨(20 号标准筛通过率 68%),在萃取过程 Chemex 的滤杯壁因为没有肋骨进行排气和导流,咖啡液的下流速度流会更慢,呈现浸泡式,这一点跟 KONO 滤杯很相似。
咖啡粉使用 30g,粉水比例 1:16,水温 92℃。冲煮手法:1、先用热水润湿滤纸,然后倒掉壶中的水;2、将咖啡粉倒入滤杯中,然后注入 60g 的水进行闷蒸 30 秒;3、第二次注水以中水流从中心向外绕圈注水,本次注水 300g,注意不要冲到滤纸边缘上,保持稳定水流。使咖啡粉层抬至最高水平线;4、待水位稍稍下降后注入 120g 水,等待咖啡液全滴完。萃取完将滤纸连同咖啡渣一起拿掉,将咖啡壶摇动几次,保证壶内的咖啡混合均匀。

(三)法压壶

法压壶操作简便,除了壶基本不需要其他工具。冲煮的咖啡浓稠度高于滴滤咖啡,但难以过滤所有咖啡渣。法压壶相比其它的器具,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萃取的咖啡口感醇厚,可以把咖啡的各种风味很好的表现出来。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萃取过后会残留咖啡渣,口感没有那么干净。法压壶适合各种单品豆,如果一定要分出谁更好的话,建议用中度或者中度以上烘焙的咖啡豆萃取,萃取的口感比浅度烘焙的咖啡豆会好很多。
使用法压壶时,研磨度如果想要喝出更多的风味,可以选择细粉,但问题是咖啡渣更多,而且萃取的时间要缩短,常见的是用中粗粉,比粗砂糖还要粗一点即可。水温要在 90 摄氏度左右。萃取过后不建议用滤纸过滤残渣,会让咖啡的口感非常的淡。

(四)摩卡壶

传统摩卡壶上手难度高,需明火加热。七次方改良后的摩卡壶使用简单,自动萃取,出品稳定且无安全隐患。萃取出的咖啡风味浓郁,浓稠度接近意式浓缩。
使用摩卡壶时,以比乐蒂双阀摩卡壶 2 杯份壶为例,确认密封圈垫片安装好,上下壶一定要用力拧紧。加常温水至下壶,2 杯份壶加 120 毫升水。将咖啡粉放入粉槽内,用勺子刮平,咖啡粉必须装满不要按压,保持咖啡粉蓬松,不支持减量。将摩卡壶上下部拧紧,加热(可以用电炉、电陶炉、明火,不可用电磁炉)。咖啡流出来大概 1/3,立刻关火,剩下 2/3 会自然流出。一个双人份的摩卡壶每次煮出来的浓缩咖啡大约是 90 克左右。如果首次使用,把摩卡壶拆开,用清水冲洗摩卡壶部件,洗掉出厂可能带的银色铝屑和润滑油,这里不能用洗洁精,然后重复以上步骤做三壶咖啡,就算 “开壶” 成功,开壶的咖啡不能喝。开壶不能不加咖啡而用清水替代,这样容易喷溅,造成烫伤。

(五)虹吸壶

虹吸壶考验技术,用法复杂,需燃烧器或碘钨灯加热。上下两部分设计,冲煮出的咖啡味道干净,层次丰富,但掌握起来需要很长时间。虹吸壶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壶装水、上壶装粉。下壶的水经过加热,会被蒸汽顺着玻璃管推到上壶,等到下壶冷却,上壶泡好的咖啡又会被吸回下壶,是名副其实的 “蒸汽朋克”。

(六)挂耳咖啡

与手冲咖啡类似,可根据口味选择豆子,装入挂耳包携带出门,随时随地享受美味。挂耳咖啡与手冲咖啡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味觉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豆子,将其装进挂耳包带出门,在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味蕾的愉悦,精致的生活也可以十分简洁方便。

二、世界冠军冲煮法 —— 四六冲煮法

(一)方法原理

世界冠军冲煮法中的四六冲煮法,是将咖啡冲煮巧妙地分成两段。第一段为总水量的前 40%,主要用于调节风味,决定着咖啡酸和甜的强度。这一阶段分两次注水,第一次注水更容易冲出酸质,第二次注水则更容易冲出甜感。若希望获得酸甜均衡的咖啡,可将两次注水的水量平均分配;若想咖啡更酸一点,可第一次注水多些,第二次注水少些;若期望咖啡更甜,那就第一次注水少一点,第二次注水多一点。第二段为总水量的后 60%,其作用是调节浓度。注水次数越多,咖啡的浓度就越高。例如,将第二段分三次注水,可以冲出口感相当浓郁的咖啡液;分两次注水,咖啡液浓度相对稍低;一次性注入剩下的 60% 水,咖啡液浓度最低,接近美式咖啡的口感。同时,烘焙度较深或质地较软的豆子更容易萃取出风味,可以适当减少注水次数;而烘焙度较浅或质地坚硬的豆子不太容易萃取出风味,可适当增加注水次数。

(二)实操案例

以水洗云南豆为例,中度烘焙,希望冲出饱满甜感。在基础四六冲煮法上调整参数,如研磨度稍粗、水温 90 度等。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段(前 40%)分两次注水,第一次注水 35g,第二次注水 55g,每次注水间隔 45s,这样冲煮可以萃取出更多甜度。第二段(后 60%)分三次注水,每次注水 45g,每次间隔 45s。由于这款云南豆整体风味很好,通过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以冲泡出更加浓郁、甜感高、风味饱满且有层次感的咖啡。

三、家庭冲煮好喝咖啡的秘诀

(一)水温控制

咖啡机需保持水温在华氏 195 - 205 度,这一温度范围对于咖啡的萃取至关重要。水温太低会导致萃取不均匀,使得咖啡的风味无法充分释放,影响口感的丰富度和层次感。而水温太热则会使味道流失,可能会让咖啡变得苦涩,失去原本的香醇。可选择能将水温加热到正确温度且方便使用的咖啡机,如 Hamilton Beach 12 - cup Programmable 49465R。这款咖啡机虽不起眼,却能以低廉价格煮出一杯好咖啡,具备可预先设定、自动关机等重要功能,冲泡结果亮眼,还可在十分钟内就煮出一壶新鲜咖啡。

(二)新鲜咖啡

尽可能使用过去 30 天内烘培出的咖啡,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咖啡的新鲜度和风味。新鲜烘焙的咖啡含有丰富的香气分子和风味物质,能为我们带来更浓郁的口感和愉悦的品尝体验。将咖啡存放在暗柜里的密闭容器内,可以减少光线和空气对咖啡的影响,避免咖啡氧化走味。

(三)磨豆机选择

接近冲泡时间磨豆以获得最大新鲜度,这样可以确保咖啡粉中的香气和风味物质在冲泡时能够充分释放。锯齿或手摇磨豆机是最佳选择,因为能将咖啡磨碎成一致大小,使得咖啡的萃取更加均匀,从而提升咖啡的口感。相比之下,刀片磨豆机不太适用,因为它会将咖啡豆磨得大小不均,导致萃取过程中部分咖啡粉过度萃取,而部分咖啡粉萃取不足,影响咖啡的整体风味。

(四)过滤水

使用过滤水可提升咖啡冲泡品质,凸显香浓细腻的味道。过滤的饮用水能滤掉水中的矿物质,减少杂质对咖啡味道的影响,更能凸显咖啡的香浓细腻。Pablos Coffee 咖啡馆东主康诺表示,过滤水可以让咖啡的口感更加纯净,风味更加突出。

四、不同冲煮方式对比

(一)虹吸壶与手冲咖啡

  1. 冲煮方式不同:虹吸壶是先加热下壶水,利用气压将水推到上壶,再放入咖啡粉进行萃取;手冲咖啡则是将热水反复浇注在咖啡粉上,通过滤纸过滤得到咖啡液。
  1. 温度变化不同:虹吸壶在制作过程中温度基本恒定,变化幅度很小,开始时下壶水温约为 92℃,制作过程中温度下降范围仅为 1 - 2℃;手冲咖啡使用事先加热好的水,冲煮过程中水温不断下降,开始时为 92℃,2 - 3 分钟后可能降至 86℃左右。
  1. 咖啡油脂不同:虹吸壶常用滤布过滤,滤布密度较低,咖啡油脂不易被过滤,所以制作出的咖啡上面会漂浮一层薄薄的金黄色油脂;手冲咖啡常用滤纸过滤,滤纸密度较高,基本能过滤掉咖啡油脂,因此手冲咖啡油脂很少。
  1. 咖啡口感不同:虹吸壶由于煮制过程中温度恒定且有部分咖啡油脂,口感整体较为醇厚;手冲咖啡在制作过程中水温下降且油脂少,口感干净且有一定层次感。

(二)浓缩咖啡、美式咖啡、拿铁咖啡和卡布奇诺

  1. 浓缩咖啡:制作速度快,使用意大利咖啡机制作。口感浓烈苦涩,香气浓郁,含有更多咖啡因。
  1. 美式咖啡:用滴漏咖啡壶制作,将研磨好的咖啡豆与大量开水冲泡而成。口感较为轻盈,苦味相对较弱,因稀释了原始浓度而含有较少咖啡因。
  1. 拿铁咖啡:由浓缩咖啡和大量蒸汽牛奶及微泡沫组成,口感浓郁且顺滑。通常以浓缩咖啡为基础,加入约三分之二的牛奶,适合喜欢丰富奶味的人。
  1. 卡布奇诺:由相等比例的浓缩咖啡、蒸汽牛奶和奶泡组成。先倒入浓缩咖啡,再加入蒸汽牛奶,最后覆盖一层厚厚的奶泡。口感丰富平衡,奶泡层使其具有独特外观。

五、冲煮咖啡的注意事项

(一)闷蒸要点

以 15 克粉为例,30 克水闷蒸 30 秒,要确保整个粉层浸透,比例为 1:2。闷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释放咖啡颗粒中的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越是新鲜、离烘焙越近的豆子,闷蒸时冒泡越多,深烘焙的豆子释放的气体也比浅烘豆多;二是排出气体后使咖啡颗粒均匀吸水,让后期的萃取更均匀。好的闷蒸可以使咖啡粉快速充分均匀地排气,同时也能使咖啡粉充分快速地与水接触,帮助咖啡粉被均匀萃取。闷蒸时要注意先把咖啡粉拍平,注水要轻柔,流下的萃取液尽可能少,闷蒸时间约在 30 秒到 40 秒,注水量应该是咖啡粉的 2 倍左右,比如 15 克粉闷蒸注水量是 30 克。冲煮咖啡水温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咖啡的萃取率和口感,手冲水温要根据咖啡的烘焙程度调整,深烘的豆子水温要低一些,88 - 85℃,浅烘豆则为 91 - 90℃。

(二)布水均匀

正式注水时注意布水均匀,不要往滤杯肋骨上注水,可从中心点缓慢绕圈或单点中心注水,保持水流稳定。绕圈可以从内向外,也可以由外向内,单点中心注水时,第一下注水水流要稍大一点,让最下面的粉层翻滚起来,然后开始平衡匀速注水。如果一直往滤杯壁注水,水就不会萃取到咖啡粉,会迅速流到分享壶中。注水时要注意力道均匀,水流稳定,避免冲出来的粉层凹凸不平,造成萃取不均匀。

(三)其他细节

  1. 选购优质咖啡豆,选用可持续种植全豆咖啡,轻度烘焙能保留风味。在选择咖啡豆时,可以按照咖啡品种、产区和处理工艺进行选择。如果喜欢果酸明亮、花香浓郁、甘甜适口的咖啡,可以选择阿拉比卡咖啡;如果喜欢浓郁醇厚、迅速提神的咖啡,则可以选择混合有一定比例罗布斯塔咖啡的咖啡豆。不同产区的咖啡豆风味也不同,比如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水洗处理的咖啡拥有几乎像香水一样的花香和柑橘特征;肯尼亚咖啡拥有甜蜜的水果味,类似柑橘味,强烈的葡萄酒酸味;越南以罗布斯塔种咖啡为主;印度尼西亚的曼特宁香气浓郁,类似巧克力和坚果的风味;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广,以种植铁皮卡种咖啡和卡蒂姆种咖啡为主;巴西圣多斯日晒或半日晒的咖啡口感平和,拥有丰富的香料味;巴拿马几个经营良好庄园的咖啡,其特性呈现从活泼、轻柔的酸味,口感圆润到丰富、复杂、明亮的酸味完美过渡;牙买加蓝山咖啡口感均衡,温和,酸甜平衡,无苦味;哥伦比亚主要生产高品质的阿拉比卡种咖啡,风味活泼,有细致的水果风味。咖啡处理方法主要有日晒处理方法、水洗处理方法、半日晒处理方法、蜜处理方法和湿泡处理方法,其中以日晒处理方法、水洗处理方法和半日晒处理方法为主。
  1. 冲煮前现磨咖啡,避免香味成分氧化变质。现磨咖啡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咖啡的原始风味和新鲜香气。当我们把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后,咖啡里的香气物质会因为表面积的增加而加快挥发的速度,如果咖啡豆在研磨成粉后没有及时使用,两个小时以后咖啡的香气就会完全流失。
  1. 正确存放咖啡,不立即用的咖啡豆存放在密闭容器,两周内不用可冷藏。取出咖啡豆、咖啡粉后应尽快把原包装密封好,减少与空气接触。密封好后放在常温阴凉干燥处存放,一定不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以免咖啡吸收潮气和异味。如果需要放进冰箱,可以把咖啡密封好后放入冷冻室。建议购买小包装或独立包装的咖啡豆或研磨好的咖啡粉,既能喝到新鲜的咖啡,又不会造成浪费。
  1. 正确配比咖啡和水,避免咖啡放得不够。冲煮咖啡时要注意正确配比咖啡和水,一般来说,15 克粉用 30 克水闷蒸,粉水比例为 1:2,正式注水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冲煮方式和个人口味调整粉水比例,避免咖啡放得不够,影响咖啡的口感和浓度。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胖日常基础篇——咖啡的产地及命名
Hello!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上次的结尾我们说到这期的话题,那就是和大家聊聊咖啡产地和命名的那点事儿。说到咖啡的产地和命名,那我们先聊聊咖啡的产地。咖啡对于土地的生长要求其实还是比较苛刻的。首先来说,咖啡是一个哪里都能种植的品种。但是必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开花结果。在说到咖啡产地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咖啡的种类。可能很多人会说:咖啡的种类我知道很多啊~例如:巴西,耶加雪
在家喝咖啡,尽享优雅时光
咖啡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享受。正确的喝咖啡方式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罗布斯塔咖啡豆的6大差异
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和罗布斯塔咖啡(robusta以下简称罗豆)是市场上用的最多的两类咖啡,两者在豆子外观上很相似(不认真看可能还认分辨不出来),但还是存在6大差异,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1. 种植的环境条件不同阿拉比卡种咖啡树,适合种植在海拔600-2200米,温度在15°-24°C,年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的山地环境中。而罗布斯塔种咖啡树,对海拔的要求不高,0-800米之间都
如何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落叶(来自豆瓣)来源:如何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粉)说的这些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了解咖啡豆的产地信息,知味谱信息。我觉得,咖啡豆的烘焙还是蛮有“刻板印象”的。比如,曼特宁通常都是用深度烘焙更能体现它的醇厚的特色;耶加雪啡的豆子通常都是浅中度烘焙,花香和果酸的味道更容易展现出来;一提到肯尼亚的豆子,嘴里就容易泛起酸味。之前在一家咖啡馆喝过一只肯尼亚
咖啡世界的“目数密码”:不同目数咖啡豆的风味大揭秘
不同目数咖啡豆是指咖啡豆的粒径大小不同,通常用 “目” 来表示。其影响因素包括烘焙度、加工方式等。一般来说,目数越大,颗粒越细,烘焙度越浅;目数越小,颗粒越粗,烘焙度越深。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