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处理法-水洗、日晒、蜜处理的发酵处理得宜

2024-12-30 13:22:41

咖啡在成熟之后就开始进入了采收期,但是咖啡的成熟并不是一次全部咖啡果成熟,而是逐步成熟,因此大部分的精品咖啡是人工采收,只采收成熟的咖啡果

咖啡果采收之后还需经过干燥、脱壳、分选和分级处理,每个步骤处理工艺都会对咖啡的风味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终端消费者知道的就是干燥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发酵过程或者是处理方式。

一般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三种,水洗处理、蜜处理和日晒处理法。不同干燥处理方式意味着咖啡豆在干燥初期的发酵程度会有所不同。

这些发酵方式的流程大多都是在收获之后,进行清洗,之后在咖啡果肉和果胶粘膜去除的问题上做取舍,日晒是直接不去除果肉和果胶粘膜,蜜处理去除果肉但是保留不同程度的果胶粘膜,水洗是直接全部去除果肉,并在后续水洗浸泡中去除果胶粘膜。接着对咖啡果进行干燥、脱壳、分选、筛选和最后的去瑕疵。

不同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风味,低发酵的日晒是偏柔和酸、基础的风味不复杂,整体风味偏厚重和饱满,香气也偏浓郁,像最近喝的铁皮卡的日晒处理,它就是属于低发酵的日晒。

而像我们之前喝的波罗蜜就是高发酵的日晒,香气非常浓,发酵的味道相对重,水果香气和花香也很浓,味道上也更偏复杂,变化上并不好做判断。但是处理不好地日晒发酵会有严重的土腥味、发霉生锈的味道。要注意的是,日晒处理的豆子不能有坏豆子,否则整批豆子都会被毁掉,所以一般好的日晒的豆子的瑕疵率低,质量高。

如果你是偏好厚重和饱满的风味,可以试试日晒的豆子。

水洗的豆子是发酵程度最低的豆子,也是他们说更偏咖啡本来的味道的豆子,更能反应出地域特色的豆子,整体的果酸突出,明亮,柔和,有层次,香气上大多是单一香气或者是标准的咖啡烘焙香气。发酵不好也会有“馊味”。

更好一些的水洗发酵豆子,配上合适的烘焙方式,会有特别饱满的口腔质感。我们最近没有喝到什么惊艳的水洗的豆子,所以还不是很好举例,下几周就会有了,我就不剧透了。

如果你喜欢的是明显的果酸,柔和有层次,也更偏向浅发酵,更接近本味的话,水洗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蜜处理的豆子发酵程度介于水洗和日晒之间,它主要是利用咖啡果胶的保留量,对咖啡的香气进行调节,所以香气的变化相对复杂。在味道上,也分豆子,有些也会表现出柔和酸苦,比如最近喝的铁皮卡的蜜处理,有些也会发酵味道重,带有一定的热带水果的风味。处理不当也是会带来不好的发酵味道。

如果你特别着迷咖啡的香气,蜜处理的豆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两年吧,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发酵方法,比如二氧化碳发酵、酵母菌发酵、红酒处理法等等。这些发酵方式有些是可取的,有创新的发酵,而有些是乱套概念、故弄玄虚,最后咖啡喝起来就像一杯添加剂超标的果茶,咖啡本身的风味特色丧失殆尽。

更严重的是,部分咖啡发酵专家,会把添加剂发酵用在品质差的豆子里,试图掩盖豆子的缺陷,并以特殊风味为理由贩卖高价。

我个人对这些特殊处理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我认为把咖啡喝明白就是有一定门槛的,各种风味明显的处理法并不是解决这个门槛的办法,真正的办法是去引导和教会喜欢咖啡的人,如何去喝一杯咖啡,品饮一杯咖啡。而我个人追求的是咖啡豆的本味,不去破坏咖啡豆本身的自然的味道。所以鲸鱼家的豆子大多也都是基础的水洗、日晒和蜜处理。

当然了,大众有自己的偏好,我也尊重和理解,只是我个人不喝,并不意味着大众不会买单。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