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风味的玄学

正式把咖啡工作,已经有十五个年头,做过咖啡馆服务生店长,烘焙师,参加过咖啡师比赛,咖啡长,培训师,咖啡比赛评审,卖过生豆,卖过熟豆,写过咖啡文章,录过音频咖啡节目…..好像做过很多事情,在这条咖啡的路上,还没做过的,大概就是忽悠吧(难怪不赚钱.....)

过去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我想学咖啡,有没有什么咖啡的资料可以阅读学习阿?在過去這麼多年的经验当中,我发现最难的,其实是如何喝懂一杯咖啡。产地、品种、处理方式、烘焙、冲煮,可以很好的透过文字来表达,所以一般我会推荐韩怀宗老师的《精品咖啡学》《世界咖啡学》,以及James Hoffman的《世界咖啡地图》。

但怎么喝?就是个难题,今天,我会试着用一篇文章的时间,试着跟各位说说,如何解析咖啡的风味,看完之后,希望你们能对咖啡风味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也能觉得,我说的,都是有用的知(hu)识(yo)。


[风味的结构]

咖啡的风味,分成三个部分,依次是:咖啡所蕴含的风味,烘焙所转变出来的风味,萃取出来的风味。这三个东西,是一个系统,所以任何一个部分拿出来单独讨论,是有问题的。怎么说呢?

让我们从头看起!

首先,我们先谈谈“风味”这两个字,中国字之博大精深,很巧妙的解释了喝咖啡吃东西的感受。

“风”指的是空气,也就是可以变成气体,进到我们鼻腔当中,被我们闻到的香气。

“味”指的是在口中发生的事情,包含味觉以及触感。

两者加起来,就是一款食物完整的感受。

但我要说的不只是这个层次,我想说的,是风味的形状以及位置。

我们有五感: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触感。一般喝咖啡我们会很大程度的仰赖鼻子、舌头、以及触感,但我更倾向把这三个感受整合起来,把整个头部看成一个感知器,去构建一个三维的感受:前后,左右,以及上下。

很多人闻味道就只是闻味道,或者说,当他闻到栀子花,他“就”只是闻到栀子花,然后就没有然后......但如果你可以从今天就开始去想像、或者感知风味的位置以及形状,经过一年的练习,你的感官能力会晋升到另一个层次。

对我来说,风味就是咖啡的密码咖啡的,等着我们去解锁,但单纯的去感知香气、酸甜苦,这样的资讯量并不够大。

比如当我们想要知道这个风味是来自咖啡豆本身,还是来自处理法,我就会去感知香气、味道、咖啡结构之间的连结性,如果香气不是从味道以及结构延伸出来,或者说,香气与味道之间有着断

层,那么我就会判断这个香气可能是处理法“强加”在咖啡豆上的。怎么强加上去的,就不在这边赘述,不然又会有杠精跟我杠不停。

所以更多的,我会去看这个香气或者味道,“周边”的信息,比如风味的形状、位置、这个风味与别的风味之间的关系。这些周边信息,虽然你在一开始,很难理解,或者说很难感知,但试着用整个头部去喝咖啡,你会开始看到不同的风景。

我具象化风味味谱的方式,借鉴了scentone的flavor profile,当我们在品尝”一口”咖啡的时候(正常人应该是一口一口喝,而不是一杯一杯的喝….),我们的每一口,都能感知道酸、甜、苦,而感受的顺序会是酸->甜->苦,在整个立体的维度上,会分别落在前、中、后,当然,得看这个味道的强度,强度很大,感受上就会跨越感受的位置。比如很苦的咖啡,可能从前段开始就会有苦,一直延续到后段,而且持续不断……..

而每个味觉感受,除了强度位置以外,还会有形状,所以在品尝那一口咖啡的时候,光是酸甜苦,我们就应该可以描绘出每一个味觉感受的位置、强度、以及形状。为了跟大家更好的沟通,但我会把这个味谱切割成9等份,如右图所示:

1, 2, 3代表著风味出现的顺序/在整个头部感知的前、中、后。

而A, B, C代表著味道的强度,或者香气的高低位置。

将所有的香气、味道拼凑在一起,就是这一款咖啡的”风味味谱”(flavor profile)。

能够将香气、味道拼凑在一起,是我们步入玄学领域的第一步。

利用这个风味的味谱,我们可以去分析理解产地、精致方式、烘焙、以及冲煮。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首先,我们来看产地,产地风味味谱基本是个伪命题,因为,没人知道产地风味长什么样。

所有的风味,只能透过烘焙来传达。而烘焙,又会有无数多的影响,就算烘焙曲线一样,味道还是会不同(插开来说一下下,就说一下下.....烘焙曲线只是个表象,是机器的各个侦测器显示出来的是数字。当我们在烘焙咖啡豆,讲白了就是个把热量传递到咖啡豆上的过程,你可以用不同的控制因素,烘出一样的曲线,就比如你用大风速去吹,或者更多的用锅炉去传递热量,转通高转速或者低转速,空气含水量不同等等因素,你说咖啡味道会一样吗?所以,一味的追求曲线,而不去体察烘焙过程咖啡豆传递出来的颜色香气声音信息,是不可能烘好咖啡豆的。)

所以,我们直接来看烘好的咖啡豆,这时,你会不会有疑问,不冲泡,怎么能够喝得到咖啡呢?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想要了解“产地风味”的时候,我们会使用杯测的方式,因为这是目前杯跟杯之间差异最小的冲泡方式了。之所以差异会小,就是因为没啥冲泡的因素会影响咖啡的风味,所以我们会自动的觉得我们喝到的味道,就是所谓的“产地风味”。

当我用杯测的方式来喝咖啡时,我会去思考这款咖啡的什么呢?

首先我会去看四个东西:酸、甜、苦、以及结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属结构了。

你说结构是什么东西?结构就像是房子的骨架,骨架扎实,搭建在上面的风味,才会稳固,才会好喝。决定结构的是产地的微型气候、是养分、是品种本身、是种植过程的细心照料,这些都做好了,才有可能有好的骨架。而风味,则是构建在其上的。

不好的结构,咖啡喝起来会比较松散不扎实,在这样的结构下,搭建在其上的风味,就会是虚浮的、分离的。而一些特殊处理法,如果使用的是不够好(烂)的豆子,虽然我们可以明确的喝到一些诸如肉桂、威士忌桶的风味,但就是会觉得这些风味是飘的、跟本体是分裂的,越冷会越明显。我常常举的例子就是长得不够好看的人,硬是画了个浓妆的概念。

初看:正!

再看:正!

多看两眼:咦....

再瞅三眼:不耐看啊~~

归根结底,你觉的好看的是人、还是涂上去的“妆”?

不好的结构,除了我所说的松散不扎实,在立体的味谱上,2A以及 3A的位置,很容易出现干草、干木头、生坚果、灰尘泥土的香气。

酸、甜、苦这三个味觉感受,我会尽可能切开来思考。

当我们将咖啡倒入口中,我们对酸甜苦的感受顺序,会是酸—>甜—>苦,当然这三个感受是会有重叠的。但我们还是尽可能分开来想一想。

当我们杯测到一款很棒的咖啡,他的酸、甜、苦可能分别长这样:

然后我们把他们合起来,再感受一次:

蓝色的,就是这款咖啡味觉的轮廓,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款非常丰富果酸,酸甜会交织出现的咖啡,尾端只有一点点的苦,整体是非常均衡、非常饱满的咖啡。利用味谱来想像与形容咖啡,沟通交流语言可以变得更加顺畅。

再举高例子,若我们喝到一款这样的咖啡,前端刺激的酸,甜在中段出现,而且只有中低的程度,苦也很少:

整合起来会像这样:

我们可以很明确感受到,整个味道的均衡感偏前段,且尖锐,喝起来必定不舒服。那么可以怎么解决呢?我们就要接着说说烘焙以及冲泡了。


烘焙:

烘焙大致有三个影响的维度:深/浅,快/慢,给热效率高/低

这三个维度会怎么影响味谱呢?

深/浅:浅,会增强1,深了,会让味谱往3走

快/慢:快,会让味谱往C发展,慢慢烘,味谱在A的范围会有更多的东西。

给热效率高/低:给热效率高,A区域的结构会变结实,效率低,结构会往扁以及松散走。


冲煮:

粉水比,粗细,总时间,水温,冲泡手法(过滤还是浸泡式,需要分开比较)

粗细 - 粗了,区域3会变少,粉越细,2会增加,但3会增加更多

粉水比的水多了,整个味谱会被拉扁;水少了,味谱会往1被挤压变扁。

这边有一个概念要让大家知道,那就是风味味谱曲线跟风味量。举例来说,当我们把咖啡当中的酸甜苦萃取出来,他们在咖啡当中的总量,可以看成味谱曲线下的面积。当我们改变粉水比,其实只是把整个味谱拉宽、或者压扁,风味总量是不变的。但!这也就改变了我们对其中味道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水加多了风味会淡,水少了,酸会更加突出的原因。

时间太短,1会多,时间长了,3会多。A也会多。

而冲泡手法呢?冲泡手法可以简单分两个维度:加水次数、扰流。

如果我分3次冲泡,我可以简单的吧整个风味味谱切成3等分,第一次注水,萃取味谱的第一段,第二次注水,萃取第二段,以此类推。而扰流以及温度,则影响这个部分的味谱高低。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分太多段注水,会无形的加强了3的味谱。


所以,如果我在杯测当中喝到了一款咖啡,像是图9一样,烘焙上,我会维持烘焙节奏,但稍微烘深一丢丢。冲煮时,稍微把粉磨细一些,然后水量加多一点点。

万一,图9的咖啡,喝起来带有发展不完整/没烘熟的味道(生坚果,青草),但中前段有非常棒花香跟复杂水果香气,这时我会想办法让烘焙的加热效率再稍稍提升一些,因为发展不完整通常是因为热转换效率弱了一些些。在冲泡时,我会想办法减少最后一段的萃取,所以要嘛直接劫胡,把水停掉,然后用旁通(bypass)的方式,把水加到咖啡当中,或者剧烈的把最后一段的冲泡水温降低,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避开会出现在尾段的发展不完整味道了。


以上的调整跟思考,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喝、然后将味谱具象化!这是透过不断的练习与思考,才能触达的领域。但,不实践,无真理!咖啡喝起来!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杯选错“雷区”大揭秘
在选择咖啡杯时,塑料杯是需要避开的材质之一。我们都知道,咖啡通常是用热水冲泡,温度往往比较高
咖啡杯选错,别怪风味跑一半 | 凡仕
一杯咖啡的口感由无数因素不停作用影响。品种、产地、处理方式、烘焙度、水质、水温、制作方式……潜心技艺多年以后,你的咖啡口感可千万不能因为一只杯子打折扣,因为咖啡杯形也是会影响咖啡口感的。引经据典形状产生的影响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形状的咖啡杯会影响咖啡的口味。实验室研究人员从哥伦比亚、英国、中国等地招募了超过300名志愿者,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基本男女各半,让他们用8种不同尺寸的杯子品
来说说咖啡金杯理论
我试着说得不那么臭又长,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讨论范围仅限于手冲咖啡。虽然我尽量避免用术语,大概还是更适合咖啡发烧友和从业者阅读。篇幅较长,请自备沙发、靠枕、咖啡……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提到一杯「完美」的咖啡,我们会想到什么指标呢?什么?好喝?恭喜你答对了,本文到此结束。喂喂!我们当然要以好喝为导向,但是……总会有有一些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吧?我们先来看题图中的图表。Brewing Con
如何读懂一杯咖啡?
这是 Café Reactor 的第 4 篇文章,我将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杯咖啡背后的议题,与咖啡有关的知识、文化,以及人与故事。本期我们开始讲讲与咖啡本身更相关的话题,例如咖啡的命名、描述咖啡的风味、萃取与杯测等等。第三波咖啡潮席卷全球,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于咖啡的既往印象。现在,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时,除了熟悉的拿铁、摩卡、卡布奇诺之外,或许还会看到很多与国家或地点相关的字眼,例如「埃塞俄比亚」「肯
做对了这件小事,距离做出一杯好咖啡,就已经完成了 90%!
有人说,「做出一杯好咖啡, 60% 依靠咖啡生豆的品质,30% 依靠咖啡烘培师的技巧,10% 依靠咖啡冲煮的方法。」这句话也许不够考究严谨,但大体也道出了一杯好咖啡的因素——当一包优质的咖啡熟豆在手,一杯好咖啡的进度条,就已经完成了 90%。你无法用陈米蒸出一锅好饭,而有了优质的新米在手,简单在电饭锅蒸一下,就满口留香。咖啡也是一样,并非冲煮技艺不重要,但是,买到优质的熟豆,就能事半功倍煮出好咖啡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