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 “昆虫咖啡”

“云南人,只打巅峰赛!” 当来自昆明的陈女士在社交平台晒出蚂蚱拿铁、竹虫美式时,瞬间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这两款独特的 “昆虫咖啡”,出自云南普洱一家咖啡店。店主许庆介绍,咖啡店已开店两年,一直致力于打造本地特色咖啡。这些昆虫在当地是常见的下酒菜,将它们与咖啡结合,是一次大胆且有趣的尝试。自 3 月初上架以来,昆虫咖啡收获了不少关注,每天都有人前来品尝打卡,最多一天能卖出 10 杯左右,价格在 68 元到 88 元不等 。顾客陈女士品尝后表示,体验感十分独特,蚂蚱和竹虫都可以吃,味道相当不错。
各地奇葩咖啡盘点
近年来,各种奇葩咖啡层出不穷,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咖啡的认知。杭州西湖边的铁狗咖啡推出了蛇年特调咖啡 “白素贞” 和 “竹叶青”,两款咖啡上分别装饰着用签子串起来的白花蛇干,形态纹理清晰,让人望而生畏又充满好奇 。“白素贞” 以冷萃龙井加入日式炭烧咖啡,搭配古法黑糖、牛乳和淡奶油,口感柔和,层次分明;“竹叶青” 则采用白花蛇草水加美式咖啡的组合,用竹筒作为容器,口味独特。尽管售价高达 49.9 元一杯,但每天仍能卖出三四十杯,不过因网上争议目前已下架调整。
南京一家水果饮品店推出的 “青椒拿铁” 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将青椒清洗干净、切开去籽后,倒入萃取好的咖啡液和牛奶,一杯 “青椒拿铁” 就诞生了 。青椒反过来是 “椒绿”,谐音 “焦虑”,寓意喝掉这杯咖啡就能喝掉 “焦虑”,如此新奇的说法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店主表示,自上架以来,猎奇打卡的顾客一波接一波,大家对这种新奇的组合充满兴趣。
而在南昌,皮蛋咖啡成为当地的特色网红饮品。在咖啡中加入皮蛋碎,甚至在顶部放上一整颗皮蛋,这种搭配让爱吃皮蛋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感到十分新奇 。有网友尝过之后评论:“本以为是黑暗料理,没想到味道很上头,皮蛋的味道跟咖啡完美融合,容易入口,还让人上瘾。”
奇葩咖啡背后的原因
这些奇葩咖啡为何会不断涌现?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当前中国咖啡市场已进入过度竞争阶段,呆趣萌、新奇特成为行业差异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随着瑞幸、库迪等品牌迅速扩张,中小咖啡店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商家选择另辟蹊径,通过推出奇葩咖啡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年轻一代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新奇化的消费体验,特别的 “食物 + 咖啡” 组合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出奇葩咖啡是一种简单且效果立竿见影的营销方式,越是不相干的食物组合,越能放大 “反差感” 和 “猎奇感”,激发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在当前的咖啡赛道上,话题出圈远比产品出圈更容易,性价比也更高。
争议与思考
奇葩咖啡的出现,虽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许多网友吐槽:“咖啡创意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 虽然一些创意特调咖啡,如生椰拿铁、青提拿铁成功成为爆品,但更多的奇葩咖啡只是昙花一现 。这种猎奇营销虽然能在短期内吸引流量,但也存在诸多风险。一方面,商家需要具备一定的食品专业度,确保食品安全;另一方面,这种营销热度往往 “来得快去得快”,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良好的口碑。
对于咖啡行业来说,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只靠博眼球。如何在保持创新的同时保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和健康的需求,才是咖啡品牌长远发展的关键。未来,咖啡行业还需在供应链完整度、品质保障、场景创新、产品矩阵完善、服务体系升级以及客户黏性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