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咖啡:就是用原产地出产的单一咖啡豆磨制而成、饮用时一般不加奶或糖的咖啡。单品咖啡有强烈的特性。
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找到好的方式去传达出咖啡豆本身的地域之味。
一、咖啡的品种
阿拉比卡&罗布斯塔

具有商品价值咖啡豆的仅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和利比里亚种。阿拉比卡种的原产地是埃塞俄比亚的阿比西尼亚高原(现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扣除咖啡生产国国内交易的部分,在世界市场流通的咖啡中,阿拉比卡种的咖啡占65%,利比里亚种咖啡仅在西非部分国家(利比亚、科特迪瓦等)国内交易买卖,或者栽种来供研究使用。阿卡比卡种的绝佳风味与香气,使它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咖啡饮品。
罗布斯塔种具有独特的香味(称为“罗布味”的异味,有些人认为是霉臭味)与苦味,仅仅占拼配咖啡的2%-3%整杯咖啡就成了罗布斯塔味。它的风味就是如此鲜明强烈,若想直接品尝它恐怕得考虑一下。它一般被用于速溶咖啡(其萃取出的咖啡液大约是阿拉比卡种的2倍)、灌装咖啡、液体咖啡等工业生产咖啡上。咖啡因的含量1.8%—4%,远高于阿拉比卡种的0.9%—1.4%。

阿拉比卡又分为波旁,铁皮卡。波旁的变种常见卡杜拉、帕卡斯。铁皮卡的变种常见象豆、可纳。当然波旁和铁皮卡也可以杂交。
二、咖啡种植带

咖啡主要种植在南北回归线之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咖啡带),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日照时间较长,温度高,但海拔越高温度越低,使得温度降到咖啡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当然,虽然同处咖啡带,但是不同咖啡产区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三、产区
中南美洲,非洲,亚洲。
1、中南美洲

全世界拥有最得天独厚的条件,充沛的雨水和日照时间,众多的火山及由之而来的火山灰质土壤都是精品咖啡的温床。擅长使用水洗法处理咖啡生豆的咖啡农为我们带来的咖啡豆拥有清脆活泼的酸度,带有坚果、可可和轻柔的香料风味。
代表:哥伦比亚、巴西、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
2、非洲

咖啡起源地。这里拥有最原始最优质的咖啡原生种,他们复杂、狂野、充满吸引力。因此,每年都吸引了无数咖啡学者或咖啡采购商到非洲去寻找当地未被发现的彷如璞玉般的咖啡豆。由于地大物博,咖啡的处理方法各异,非洲各国间的差异非常大。综合来讲,丰富的果汁风味、这些咖啡拥有从花香味、柑橘水果味到浆果以及香料味等多样风味均属非洲特有。
代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
3、亚洲

以印度尼西亚为首的咖啡产区,特点鲜明。采用印尼式半水洗的咖啡豆,拥有泥土芳香和草药香料味,以及浓郁而厚重的醇度。是意式咖啡拼配中为整体增加质感的首选。
代表: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
四、处理法
处理法受产地地理条件、气候、传统、豆种限制,当然也会有一些市场需求的干预。
1、水洗

采摘➡清洗筛选➡去除果皮与果肉➡发酵池发酵➡清洗干净➡干燥➡脱壳
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传统处理法,不适合缺水的地区。
风味特点:干净鲜有杂味、酸明亮、醇厚度较弱
2、日晒

采摘➡晒干➡脱壳
使用自然阳光来干燥咖啡的果实和生豆,又称“自然干燥法”。在干燥温暖阳光充足的地区比较常见。
风味特点:柔和的酸和均匀的苦、风味复杂、醇厚度高
3、蜜处理

采摘➡清洗筛选➡去除果皮与果肉➡干体发酵➡脱壳
依据保留果胶的多少又分为白蜜、黄蜜、红蜜、黑蜜。介于水洗和日晒之间的一种平衡,保留了两者的优点。
风味特点:柔和的酸和均匀的苦、风味复杂、醇厚度高、有明显的发酵风味
4、其他
湿刨法:印尼产地独有的处理法,由于气候限制无法长时间晾晒咖啡豆,咖啡豆没有达到脱水率的时候就进行了脱壳。这种处理法使咖啡豆产生更醇厚的口感,草本香料的味道更加的明显。比如曼特宁。
厌氧发酵:这几年的新潮处理法,参考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通过控制含氧量、温度和ph值的变化,提高了传统处理法中发酵过程的可控程度,使咖啡豆获得更高的甜度和更特别的风味。比如哥伦比亚花月夜。
五、烘焙度

把一款原来没有什么风味东西,通过加热的方式尽量把内部的风味发展到最佳,无非是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温度,把豆子放下去让它在锅里旋转,经过梅纳反应焦糖化反应,经历这样一个脱水的过程。
从密度上来讲,越浅焙的豆子密度越大,越深的豆子结构碳化越明显。从酸度上来讲,浅焙的豆子更酸,深焙的豆子酸度较低。酸度高低不能放到萃取过程中去谈论它的烘焙影响的酸高或低。或者说浅焙的豆子是体现了酸质的明显。苦来讲,浅焙的豆子苦相对低一些。醇厚度来讲,物质还没烘焙出来的时候低,物质已经被烘焙出来了就会高。风味特征上来讲,浅烘豆子表现的是水果、花香类。深烘更多是坚果、焦糖、巧克力类。
六、分级
咖啡分级通常会依据瑕疵率、豆目大小、海拔、生豆密度、处理标准等等来进行。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咖啡豆分级方法主要有:依筛网分级(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哥伦比亚)、按咖啡产地海拔高度分级(危地马拉、墨西哥、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筛网和瑕疵豆比例分级(牙买加、巴西、埃塞俄比亚)。
七、品鉴(针对初学者)

鉴别每一款咖啡的:香味、酸度、醇度和风味,来对咖啡进行识别和对比。
香味:香味就是咖啡闻起来的感受。比如泥土芳香、香料味、花香味及果仁味,所有这些特定的香味和咖啡的实际风味都有直接的联系。有些香味的微妙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较难体会。但是在品尝每款咖啡之前先闻香味,这一点依然很重要,因为我们品尝到的多数感觉大部分来于嗅觉。
酸度:酸度是一个咖啡品尝术语,与实际的PH值无关。它指的是咖啡活泼而清爽的的口感特质。酸度会在舌头两侧及舌尖产生感觉。这就像品尝柑橘和柑橘类饮料时的口感。具有明显酸度的咖啡可以用明亮的、强烈的及活泼来形容。
醇厚度:醇厚度是咖啡在舌头上的厚重程度,它可以从清淡到浓郁不等。这种感觉就类似品尝全脂奶和脱脂奶时的不同触觉。醇度较低的咖啡会感觉到清淡,在舌头上停留时间较短。相反,醇度较高的的咖啡则会感到浓郁,其风味在口中停留的时间也会更久一些。
风味:风味就是品尝咖啡时的总体感觉。可以用柑橘味、可可味、浆果味等词语来描述咖啡的风味。有些咖啡的风味很明显,可以直接感受到,有些则很微妙,需要仔细品味。
八、云南

全世界产量前三的是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原来哥伦比亚是第二,做精品咖啡后就变成第三。
在我国云南,全省约20 多万户100 多万人以咖啡种植为生,而全国咖啡豆平均价14.81 元/kg,比国际小粒咖啡平均价低20%。雀巢、星巴克等国际咖啡巨头把持着国内咖啡市场的话语权,种植者缺少议价能力,好咖啡走不出去,也不知道卖给谁。
如果说在世界咖啡的版图上,中国的咖啡应该以一种标志性的风味特征占据一席,那我想能做到的只有云南咖啡,值得探究的是云南咖啡究竟是什么风味?酒香,茶感?
总结:现在超过一千万以上的家庭从事着咖啡种植工作,如果你知道从种子到杯子的过程,你就会了解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没有评价任何一款咖啡豆。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找到好的方式去传达出咖啡豆本身的地域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