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个国家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而闻名,被誉为 “高原水乡” 和 “东非明珠”。
乌干达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 1000 - 1200 米。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国境,拥有众多湖泊和火山。其气候属热带草原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22.3℃,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 1000 - 1500 毫米之间,3 至 5 月、9 至 11 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乌干达十分适合咖啡等农业种植。
乌干达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原生咖啡树种的国家,其原生品种是生长在维多利亚湖周边的野生罗布斯塔。咖啡出口贸易是乌干达的重要经济来源,产量也是世界领先。1925 年,咖啡出口只占了乌干达出口贸易的 1%,但咖啡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农作物。1929 年,咖啡产业委员会成立,合作社形式的种植生产促进了咖啡产业的成长。到 1940 年,咖啡已经成为乌干达最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
乌干达的咖啡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在殖民地时代,乌干达开始广泛种植罗布斯塔低海拔物种。如今,乌干达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罗布斯塔出口国,且同时生产阿拉比卡咖啡。乌干达最好的咖啡主要出产于北部的埃尔贡山区和布吉苏山区以及西部的鲁文佐里山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咖啡生长,因此产出的咖啡豆品质都很好。
乌干达的土壤肥沃,加上适当的降雨量和阳光照射,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乌干达最好的咖啡大多来自生产者联盟或合作社。Wugar(水洗乌干达阿拉比卡)及 Drugar(日晒乌干达阿拉比卡)是乌干达特有的两个名词。乌干达几乎全年都有咖啡的收成,但还是大致能分成两个产季,一个是主产季,另一个产量较小的产季我们称之为次产季 (fly crop)。乌干达品质较高的咖啡喝起来都会有明显的甜感、丰满的黑色水果味以及干净的余韵。平衡的口感和柔和的风味使得乌干达咖啡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许多咖啡品牌都会采用乌干达咖啡豆来制作牛奶咖啡,以展现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二、气候特点
乌干达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 18℃。全年分为两个旱季和两个雨季,3 - 5 月为大雨季,10 - 12 月为小雨季,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0 - 1400 毫米。这种气候条件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乌干达的气候特点使其成为咖啡种植的理想之地。温和凉爽的气温有助于咖啡树的生长,避免了过高温度对咖啡果实的不良影响。两个旱季和两个雨季的交替,为咖啡树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也有利于咖啡果实的成熟和采摘。
在大雨季(3 - 5 月),丰富的降雨滋润了土地,使得咖啡树能够充分吸收水分,茁壮成长。而小雨季(10 - 12 月)则为咖啡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水分补给,确保咖啡果实的持续发育。
这种气候条件下,乌干达的咖啡种植区域拥有茂密的森林、湖泊和湿地,河流水资源丰富。丰富的水资源不仅为咖啡树提供了灌溉保障,还调节了周围的气候环境,使得咖啡种植区的温度和湿度更加适宜咖啡生长。
乌干达的咖啡主要分为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两类。罗布斯塔咖啡种植在乌干达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最高海拔可达 1200 米。而阿拉比卡咖啡则主要种植在东部埃尔贡山斜坡的高地地区,以及西南部的 Mt. Rwenzori 和 Mt. Muhabura(海拔 1500 - 2300 米)。这些地区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从而赋予了乌干达咖啡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乌干达咖啡主要采用传统的水洗以及日晒处理法来处理咖啡豆。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水洗处理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咖啡果实中的杂质,同时保留咖啡豆的风味。而日晒处理法则能够充分利用阳光,使咖啡豆在干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
总之,乌干达的气候特点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乌干达的咖啡在国际市场上备受赞誉。
三、咖啡种植品种
- 罗布斯塔:原产于乌干达,主要种植在乌干达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海拔高达 1200 米。其品种主要有 ' 恩甘达 Nganda' 和 ' 埃瑞克塔(Erecta)' 两个。罗布斯塔咖啡大多数采用日干法加工,也有少部分采用湿法加工,一般来说湿法加工质量比干法加工质量要高。乌干达有 537 家干法加工厂,22 家湿法加工厂。
- 阿拉比卡:主要种植在东部埃尔贡山斜坡的高地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 Mt. Rwenzori and Mt. Muhabura,海拔 1500 - 2300 米。主要品种有波旁、肯特、SL14 和 SL28。
- 波旁:早期铁皮卡移植到也门后的变种,1715 年法国移植也门摩卡的圆身豆到非洲东岸的波旁岛后起名波旁,后辗转传到巴西和中南美洲等地。
- 肯特:1911 年在印度麦索地区肯特咖啡园发现的铁比卡混血品种,由 S288 与铁皮卡混血而成,具有高产量和抗锈病特性,咖啡香气比波旁种更加有厚度,并引种到肯尼亚、印尼等新世界产国。
- SL14、SL28:SL 品种来自 Scott Lab 的研发与挑选,肯尼亚咖啡因为 SL28、SL34 而举世闻名,乌干达政府大力推广,分发 SL 种籽给农民。其中 SL14 不但风味佳,具备抗旱性,并且栽种两年后即可采收。
四、主要咖啡产区及风味特点
乌干达拥有多个独特的咖啡产区,每个产区都有着其独特的风味特点。
- 西部区鲁文佐里山:
- 鲁文佐里山位于乌干达西部,其顶部被冰雪覆盖。这里种有乌干达日晒处理的阿拉比卡种,名为 “珠戈”(drugar)。
- 该产区的咖啡豆带有酒味、果香和较好的酸度。其独特的风味让人联想到成熟的水果在发酵过程中散发出的迷人香气,以及清新的果香在口中绽放的感觉。适度的酸度为咖啡增添了一份清爽,使得口感更加丰富和立体。
- 布基疏:
- 布基疏与埃尔贡山的小型农场坐落于海拔 1600 - 1900m 的地方。
- 这里所生产的阿拉比卡豆具有厚重的口感、甜感以及巧克力的风味。入口后,浓郁的巧克力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仿佛品尝了一块丝滑的巧克力。同时,甜感恰到好处,不会过于甜腻,与巧克力的风味相互融合,给人一种醇厚而满足的味觉体验。
五、咖啡处理方式
乌干达常见的处理法有日晒和水洗处理法。
日晒处理法是先除去不合格的浮豆后,再进行日晒干燥,其间不断翻动鲜果,避免发酵或发霉。经过日晒处理的咖啡往往会更富果味,并且可能非常浓烈且像浆果,甜度比较高,层次感丰富。例如乌干达西部区鲁文佐里山种植的乌干达日晒处理的阿拉比卡种 “珠戈”(drugar),就带有酒味、果香和较好的酸度,让人联想到成熟的水果在发酵过程中散发出的迷人香气,以及清新的果香在口中绽放的感觉。同时,适度的酸度为咖啡增添了一份清爽,使得口感更加丰富和立体。还有一些乌干达日晒咖啡豆被称为 “销量冠军”,稀缺且高甜,受到很多咖啡爱好者的追捧。
水洗处理法则是将采收后的咖啡樱桃,用果皮机将外果皮以及大部分果肉与咖啡豆分离,带内果皮的咖啡豆进入一个干净的水槽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酵来去除剩余的果肉层。水洗咖啡往往有花香,柑橘味和清洁感。这种处理方式能去除剩余的果肉层,达到非常干净而丰富的风味。像治光师野草莓这款豆子中就含有乌干达(水洗)的咖啡豆,其奶咖油脂丰富,更牛奶融合后甜感明显,不会有焦味,口感顺滑,风味有莓果和黄油曲奇。
乌干达的处理方式通常为日晒处理,因为该国的水资源比较缺乏,通过日晒处理可以减少成本。而很多人会将日晒处理翻译为晾晒处理,其实就是日晒处理。蜜处理在乌干达也有应用,但相对较少。蜜处理咖啡是将收获的樱桃去浆,然后将咖啡立即放在床上以使其缓慢干燥,包括少量的果肉 / 水果。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咖啡趋向于像天然的水果一样,且口感比洗过的咖啡略带奶油。
六、咖啡分级
乌干达咖啡分级跟肯尼亚很像,都是通过大小和密度来分级,分为多个等级。其中 AA Plus(AA+)表示杯中品质(风味、口感)特别优秀的 AA 级;AA 级颗粒大小在 17—18 目;AB 级颗粒大小为 15—16 目,占产量大多数;C 级颗粒大小比 AB 级小;TT 是从 AA 与 AB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T 是从 C 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E Elephant Bean 是两豆合一的大型异变豆,又称象耳豆;UG 是不符合以上标准者;PB 圆豆则以外型分类,与风味重量无关。
这种分级方式使得乌干达的咖啡能够根据不同的品质和特点进行区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乌干达咖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乌干达的优质咖啡。
七、产地优势
乌干达在咖啡产地方面拥有诸多显著优势。
1. 土地肥沃,东西方都有火山土壤,降雨充沛。
乌干达的土地条件为咖啡生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其土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如磷、钾、钙、镁等,为咖啡豆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环境,直接影响着咖啡豆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东西方的火山土壤更是为咖啡种植带来了独特的优势。火山土壤通常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为咖啡树提供充足的养分。此外,乌干达的降雨充沛,为咖啡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应。适宜的降雨量和阳光照射,使得乌干达的土壤条件更加优越,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 拥有茂密青翠的森林,湖泊,湿地,河流水资源丰沛。
乌干达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拥有茂密青翠的森林、湖泊、湿地以及丰富的河流水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不仅为咖啡树提供了充足的灌溉保障,还调节了周围的气候环境,使得咖啡种植区的温度和湿度更加适宜咖啡生长。丰富的水资源使得咖啡种植区域拥有稳定的水分补给,确保咖啡果实的持续发育。同时,茂密的森林和湿地为咖啡树提供了天然的遮荫,有助于调节咖啡树的生长环境,减少阳光直射对咖啡果实的不良影响。
3. 咖啡是最大宗的农作物,占总人口的 25%,种植历史悠久。
咖啡在乌干达的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约有 50 万个咖啡农场从事咖啡相关农业,占总人口的 25%。乌干达的咖啡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代。长期以来,咖啡产业在乌干达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传统的栽培方式,使得乌干达的咖啡种植者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种植挑战,确保咖啡豆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广泛的种植规模也为乌干达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咖啡产业的持续发展。
八、著名产地介绍
- 布吉索:布吉索地区位于乌干达东部,攀附在古老的埃尔贡火山西侧斜坡上。这里海拔较高,气候湿润,拥有适合阿拉比卡品种生长的环境。小农户主要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大多数咖啡豆以水洗处理为主,兼有少量的日晒处理或蜜处理。布吉索的咖啡主要种植肯特、铁皮卡、SL14 和 SL28 等品种。这里所生产的阿拉比卡豆具有厚重的口感、甜感以及巧克力的风味。入口后,浓郁的巧克力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甜感恰到好处,与巧克力的风味相互融合,给人一种醇厚而满足的味觉体验。
- 埃尔贡山区:乌干达最好的咖啡主要出产于北部的沿着肯尼亚边界的埃尔贡山区。这里的咖啡品质优良,供应出口时间早。埃尔贡山区的咖啡豆具有口感清香的独特韵味,非常适合制作意式和其他口味的咖啡。埃尔贡山区的咖啡风味与某些风味调性低沉的肯尼亚豆相近,不过还会带点温和的泥土味。这里的咖啡种植在较高的海拔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咖啡豆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鲁文佐里山区:西部的鲁文佐里山区也是重要的咖啡产区。这里种有乌干达日晒处理的阿拉比卡种,名为 “珠戈”(drugar)。该产区的咖啡豆带有酒味、果香和较好的酸度。其独特的风味让人联想到成熟的水果在发酵过程中散发出的迷人香气,以及清新的果香在口中绽放的感觉。适度的酸度为咖啡增添了一份清爽,使得口感更加丰富和立体。鲁文佐里山区有着 “月亮山脉” 的美誉,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很好,非常适合咖啡种植。周围有着广泛覆盖的森林植被和水源,给予了这里的咖啡更加强烈的香气表现。
九、产地环境评价
乌干达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 1000 - 1200 米,有 “高原水乡” 之称。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适宜的气候,为咖啡种植创造了优越条件。
乌干达作为非洲少数致力于有机咖啡生产的主要国家,其产地环境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首先,东非高原的地形使得这里气候温和,昼夜温差适中,有利于咖啡果实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多湖的地貌特征不仅为咖啡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调节了周边的小气候,使得空气湿度较为稳定,有利于咖啡树的生长。
同时,乌干达的土壤条件也非常适宜咖啡种植。这里的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和营养物质,为咖啡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而且,乌干达的咖啡种植区大多位于高海拔地区,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进一步促进了咖啡树的健康生长。
此外,乌干达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为咖啡种植带来了积极影响。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植被为咖啡树提供了天然的遮荫,减少了阳光直射对咖啡果实的伤害。同时,这些自然生态系统也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为咖啡种植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总之,乌干达的产地环境在地形、气候、土壤和生态等多个方面为咖啡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乌干达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咖啡产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