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一起玩耍
本篇文章_375_1">文章为《咖啡知识大全》· 连载文章第三篇
之前连接
爱客咖啡 | 《咖啡知识大全》一
爱客咖啡 | 《咖啡知识大全》二
咖啡豆家族之争

咖啡家族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咖啡豆的两大家族——阿拉比卡(Arabica)家族和卡内弗拉(Canephora)家族。卡内弗拉,一般被人称为罗布斯塔(Robusta),其实罗布斯塔仅仅是卡内弗拉的一个分支,因为广为人知,所以就成了卡内弗拉的代名词。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它们的出身了,如果说阿拉比卡豆是出身贵族,那卡内弗拉就是乡下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什么把阿拉比卡豆比作贵族呢?因为这种豆都比较娇贵,跟贵族一样,家住在海拔600~2200米之间的高山上,对土壤和光照的要求极高,土壤不肥沃的地方,人家才不去,日照时间不够长,人家才不生长。另外,它们的生长周期也很慢,要将近5年才有收成,就像上了个本硕连读。再有它们抗病虫能力差,时时刻刻需要“管家”细致入微的照看,非常娇贵。

而卡内弗拉豆就相对平民多了,像是个打工仔。当阿拉比卡豆受到严重病害的时候,卡内弗拉还依然坚持在“工作”的最前线。它们家住在海拔800米以下,对病虫害抵御能力很强,对环境要求也不高,不需要那么多人的精心照顾。可就是“学历”不大好,下种后大概两年就能有收成了,像读了个大专中途还退学了。
虽然阿拉比卡比较娇贵,不好伺候,可它的味道却是相当不错的,多数的精品咖啡也均为阿拉比卡豆。相反,卡内弗拉则相对好照顾些,但口感却略显一般,味道的差别也不是很大,而且多被用于制作速溶咖啡。所以说,这品质高不高,还是和“学历”有一定关系的,看得出来“学霸”和“学渣”的区别了吧!

咖啡DNA
下面我们通过这两张图来深入了解一下阿拉比卡豆和卡内弗拉豆的成分,以及它们其中的差别。
阿拉比卡
阿拉比卡,咖啡豆中的“高富帅”,身材姣好,豆形较长,呈长椭圆形。咖啡因含量较低,脂肪却比卡内弗拉豆高,含糖(蔗糖)量比卡内“放别。弗拉豆高,口感丰富而醇厚,香气扑鼻且多层次。

卡内弗拉
卡内弗拉,外形圆润,身材短小,呈扁椭圆形,“矮魅穷”代表。咖啡因含量约为阿拉比卡豆的2倍,脂肪却比阿拉比卡豆低,含糖(蔗糖)量也比阿拉比卡豆低,口味略苦,有淡淡麦香。

咖啡带

上面是阿拉比卡种和卡内弗拉种成长和生活的地方,它们大多都住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赤道为中心的南纬25度与北纬25度之间,而这个区域又被称为“咖啡带”。
可即便是在咖啡带里,阿拉比卡与卡内弗拉也不会住在一起,而是住在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里。


阿拉比卡就像是住在城市的高楼里,因为它们多数都被栽种到海拔600~2200米的高地,每天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如果远离赤道,又在高地的话,温度就会很低,阿拉比卡根本存活不了,所以它们就被栽种到远离赤道的低地,且环境优越,就像住进了别墅一般。
卡内弗拉则像是住在乡下的院子里,因为它们普遍被栽种到低地,对环境要求低,且容易培育,对土壤的要求也较低,什么样的土地都可以培育成功,仿佛就像是在乡下,种什么长什么。
可不管是阿拉比卡豆的“出身高贵”,还是卡内弗拉豆的“平凡简单”到最后,它们还是会被一同磨成粉,成为人们桌上的美味饮品。所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行有行规,家有家规,既然是家族,那必然得有家谱,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的家谱:
阿拉比卡
阿拉比卡家族实力比较雄厚,人数比较多,朋友们要记清楚哦!
第比卡(Typica),从照片中就能得知其在家族中的地位了,可谓阿拉比卡家族的鼻祖,是阿拉比卡的原生品种,十分清新并带有花香,柑橘系的轻淡酸味和柔和的香味是其特征所在。
波旁(Bourbon),也算是阿拉比卡的原生品种之一,只不过是第比卡的突变种,如果把波旁和第比卡比作双胞胎兄弟的话,那第比卡就是哥哥,波旁就是弟弟。波旁带有浓重的香气和层次丰富的酸味。
瑰夏(Geisha),家族中的才子,产量很低,是非常贵重的品种。以强烈的香气和清爽的酸味为特征,充满个性的滋味受到许多人的注目。
卡杜拉(Catura),卡杜拉小朋友是波旁的弟弟,身材矮小,是矮小种中具代表性的波旁突变种。产于海拔较高之地,带有轻淡的酸味和浓度。
蒙多诺沃(Mundo Novo),是波旁和曼特宁的孩子,是波旁种和曼特宁种的杂交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味道的平衡感也很出众。
帕卡马拉(Pacamara),阿拉比卡家族的远房亲戚,是萨尔瓦多地区开发的大颗粒品种,带有清爽的酸味,产量相当稀少,因此广受瞩目。
由于阿拉比卡家族实力太过于雄厚,还有好多突变种和旁系品种,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卡内弗拉
卡内弗拉家族就相对好介绍多了,大概为人熟知的就只有这两个,也可以称之为“卡内弗拉兄弟”,还真是一对天真的小二货啊。
罗布斯塔(Robusta),卡内弗拉家族代表,也被人视为卡内弗拉家的独子,起源于维多利亚湖周边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地,现被广泛地种植在东南亚地区,有独特的大麦茶香和比较重的苦味。身体健壮,具有很强的抗病性。
科尼伦(Conilon),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罗布斯塔还有个弟弟,就是科尼伦,因此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科尼伦来自维多利亚湖西边,巴西将该地称为科尼伦。同样具有淡淡的茶香和苦味。


未完待续
......
文章由爱客咖啡整理
部分内容参考于猫头鹰的咖啡馆
旨在分享咖啡知识
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允许,禁止盗取用于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