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冲泡出一杯美味的挂耳咖啡?

咖啡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在办公室那种苦逼的环境下,如果能轻松的泡出一杯美味的咖啡,一定会令人身心愉悦的。


有的人在泡挂耳的时候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明明风味描述上是柔和的果酸,甜感足,但自己泡出来的就苦的难以下咽?


决定一杯咖啡是否好喝的因素除了咖啡豆本身的产地风味、烘焙程度外,还有在研磨冲泡过程中的咖啡粉的研磨度(粗细)、水温和水量等。


当然,作为一杯挂耳咖啡,咖啡粉的粗细商家已经固定住了,我们能够调整的就是水温和水量了。


▷水温

咖啡萃取的原理就是溶解。你一定知道在生活里的很多粉末或颗粒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要比冷水中的溶解速度快很多,咖啡也不例外。


水温越高,咖啡所含的香气和味道等成分溶解出来的越多,其味道也很浓且苦味也增加。反之,水的温度低,咖啡的香气和味道就淡,咖啡的苦味也弱。


萃取咖啡最适合的温度为90-92℃。如果比这个温度高,咖啡所含的一些成分(例如咖啡因)会因为高温而发生变化,使苦味变重,还有焦糊味。当然,也并不是说我们萃取咖啡液的时候就一定要用这个温度。


▪ 萃取时间长,水温相对低点有利;萃取时间短,水温相对高点有利。因为水温越高,越更容易溶解更多的物质,杂味之类不好的味道也更容易被带出。


▪ 咖啡粉越新鲜,越适合使用相对较低的水温,80-85℃;咖啡粉放置久了,因为咖啡油脂成分填满了多孔质细胞构造中,不容易令萃取充分,适合选择85°以上的水温。


我个人的经验是,拿到手一个挂耳包,或者一种咖啡豆,至少要知道它的风味走向,也就是它是香醇、巧克力、焦糖坚果这一类的中深度以上烘焙的咖啡,还是果酸、热带水果之类的浅烘焙、中度烘焙这样的咖啡豆。前者可以较高的水温冲泡,后者建议从较低的水温冲泡开始。


▷水量

与其说水量,不如说咖啡液萃取的浓度。


如果泡一杯挂耳咖啡,如果你进行了闷蒸的步骤,可能同样的水量情况下,闷蒸的这杯就要比未进行闷蒸的在口感上更浓郁一些。


前期20%左右的萃取液中溶解出的咖啡成分有整体的80%左右。也就是说,前期萃取液将最大限度地溶解出咖啡成分,它决定着咖啡的味道和香气。后期萃取液中溶解出来的更多的是咖啡豆的木质成分,此部分决定醇厚度和苦味的成分较多。


闷蒸不易太久,太久就容易“过萃”,把不好的杂味和焦苦的味道带出来。


我个人的经验是,看咖啡粉层的干燥状态,如果分层马上就要干裂了就开始正式注水。


当然,有的朋友说,喝个挂耳还闷蒸太麻烦了,或者是闷蒸不好。那索性就不要闷蒸了,可以把挂耳包刚好住满水,拿一只干净的小咖啡勺或者搅拌棒搅动咖啡粉,这样也会是咖啡粉倾向于更加均匀的萃取。不过,不要忘记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减少挂耳包在液体中的浸泡时间。


你看,喝咖啡有的时候就像是一场小的化学实验,偶尔会有出其不意的喜悦产生,当然也会有失望。不妨每一次都满怀期待的去泡一杯咖啡,就像对人生也要时刻满怀期望一样。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的拙见,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和经验欢迎留言写下你的评论。我将不慎欢喜!

原载于个人公众号:落花生慢生活工作室

自烘焙的咖啡豆,如果你有需要欢迎来选购!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