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入坑成为咖啡爱好者:没那么贵,也没那么难

你是不是和曾经的我一样,很喜欢喝咖啡,想自己天天在家喝到一杯好咖啡。

但又觉得咖啡机,做咖啡好难,不敢入

从小时候喝速溶雀巢开始,到大学喝旧街场、G7中原速溶,又尝试了一些不怎么样的挂耳咖啡。喜欢喝各大连锁咖啡馆的拿铁咖啡又觉得有点贵……

几年前一天一个朋友带我去一个私人咖啡馆喝了一杯完全打破我认知、充满花香气与回甘的黑咖啡,想问他怎么做,老板神秘一笑……当时我一直觉得这种咖啡应该是和精品茶一样很贵。

到几年后正式入坑之后我才知道,其实不绕弯路的话,要喝到好喝的咖啡真的是很简单很便宜的事。

当然每个人的要求不同,这里说的“好喝的咖啡”是我个人的定位,差不多达到一般咖啡馆20元一杯的出品水准吧。坑是无限大的,所以我只说达到我个人要求的成本。


A:喜欢喝意式奶咖:一壶咖啡豆成本4.5元,牛奶另算

自己烘豆的话豆子成本能减少到1.5元以内

400毫升奶咖一大杯,够两人喝

制作器具成本500元左右(磨豆机300元+摩卡壶或爱乐压200元)

如果自己烘豆,烘焙器具成本再加100-300元,豆子成本能减少到1.5元。

B:喜欢单品黑咖啡:一壶咖啡豆成本5元

自己烘豆的话豆子成本能减少到1.5元以内

一壶咖啡20G咖啡豆成本5元起,够两人喝

手冲热咖啡:500元(磨豆机300+200元手冲器具,如果用法压壶或者聪明杯,可以再减几十元)

如果只想喝冷萃咖啡,那只要买磨豆机和滤袋,器具成本300元左右就够了。

如果自己烘豆,烘焙器具成本再加100-300元,豆子成本能减少到1.5元以内

如果你觉得上面说的是你完全能够承担的成本,请继续往下看:


先说磨豆机,看上面的成本估算,300元的磨豆机占了一大块。可能你会想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这个?我直接买罐装的成品咖啡粉不行吗?行!当然行!

但我前面说过这是“达到我个人要求”的成本。为什么连肯德基都开始强调“现磨”咖啡了?因为咖啡豆的好坏,其实就是一个味道上的差别,营养成分都差不多。非现磨和现磨的豆子成本是一样的,但到了消费者的嘴里,现磨的豆子味道就是明显比同款非现磨的好得多。

道理也很简单:烘焙好的咖啡熟豆就会进入一个风味衰减的状态。没磨之前咖啡豆是一个整体,流失的速度还没有那么快,在半个月内都能保持好的味道。而研磨好的豆子,整体结构被破坏,每个颗粒都在把风味散发到空气中。每个人对这种流失的接受度不同,对我而言,超过五分钟我就要难过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会推荐挂耳咖啡

如果你能接受用同样的价格只能买到风味比现磨咖啡豆差一半的非现磨咖啡粉,那可以把上而的磨豆机成本去掉。

市面上有各种档位的磨豆机,在30~20000元之间。为什么差这么多?核心还是在出粉的均匀度,一般来说好的磨豆机磨出来的咖啡颗粒每一颗大小都差不多,这样在萃取的时候才能保证这杯咖啡液的一致性。而不均匀的颗粒会造成在同样条件下,部分颗粒萃取不足,部分又过萃,简单来说就是难喝。

我没有买过电磨,用的都是手磨。入坑时不太懂,买了个日本产的Porlex,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我现在只想说三遍: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既费力又不均匀,不知道怎么好意思卖这么贵。还有Hario的磨也和它差不多,Hario的咖啡器具什么都好,就这手磨不行。

磨豆机一般分电磨和手磨。基于成本原因,同价位的电磨做工一般是比手磨差的,还有就是电磨不方便携带。电磨最大的好处是省力。

我用的是480元买的匿名,中轴固定全钢材质,用了两年还算挺稳定。这个价位左右有好几家国产的牌子,比如栗子、精彩、玲珑都各有所长,再往上还有Lido和C40,都是口碑挺好的。

我说的300元以内的,指的是最近新出的栗子C,现在的价格是268元。重要的刀盘和中轴部分都和上面挺的几款差不多。外壳为了节省成本换成了塑料,我推荐给几个身边新入坑的朋友买,试下来感觉出粉质量和匿名差不多,在这个价位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了。缺点是接粉仓也是塑料的,拧起来有时会对不准,要多拧几次才能拧对。还有就是静电比较多,容易吸附极细粉(这个不知道算是优点还是缺点,见仁见智了。)


说完磨,再来说下咖啡豆。前面说过,咖啡熟豆就算是没磨粉,最佳赏味期也不过两周。大的连锁品牌比如Illy、星巴克之类的,还有超市货架上各个可能比较著名但我没听说过的外国牌子的豆子我是不推荐的。它摆在你的面前时一般都已经超过三个月了,越大的牌子这个问题就越明显,不信可以去店里翻一翻看出产日期。

如果买熟豆的话,我只推荐烘焙之后发货的,淘宝上有不少,比较有名的Fisher Coffee至少不坑,其他推荐店可以看这个问题,大部分回答还是靠谱的:

淘宝哪家店的咖啡豆或咖啡粉好一点?1384 赞同 · 145 评论回答

我自己现在都是买生豆在家烘焙,自给自足了,但刚开始我还是不建议直接入烘焙坑,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文章尾部。先说说制作咖啡的器具吧:


在家做真正的意式咖啡我是不推荐的,因为实在太麻烦,还有就是贵啊,能做好一杯勉强合格的Espresso的咖啡机,少说也要2000起。但家用有个便宜得多的替代品:摩卡壶

摩卡壶不是真正意义上咖啡店里出品的意式咖啡,不过意大利人在家普遍都是用这个工具煮咖啡,出品是不会差的。

摩卡壶煮出来的咖啡液

摩卡壶的具体操作法我就不说了,看下面这个问题吧:

如何用好摩卡壶?634 赞同 · 210 评论回答

我个人还是喜欢单阀的摩卡壶,双阀过萃的程度比较高。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喝咖啡的原味,很多人认为黑咖啡就是苦的,一定要加奶加糖才喝得下去。这里我想问一句:你是不是只喝过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连锁品牌的咖啡店的黑咖啡?有没有喝过独立精品咖啡馆推荐的单品黑咖啡?如果没有的话,那我建议你试一试。

没错,有一些人喝到了“单品黑咖啡”还是觉得难以入口,这个真的没问题,口味这个东西是非常私人、非常主观的,没人有资格因此对你有什么看法。但世界上也有不少咖啡爱好者,他们能从好的黑咖啡中品到不同的香气,并且在其中流连忘返不可自拔,没喝过的话你怎么知道你喜不喜欢这种感觉呢?

我觉得咖啡和茶是非常类似的饮品,都很健康,都能用不同的处理法,无需任何添加剂就能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味道。如果你喜欢品茶又没有喝过单品黑咖啡,那我强烈建议你在附近找一家精品咖啡馆点一杯单品试一试。说不定就为你之后的人生开了一扇小小的、又别有景致的窗口。就从我个人来说,就是真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个五年八年接触到这个爱好,当时完全有机会的。

如果你喜欢上了单品咖啡,那么下面这个问题有很多好的教程介绍单品咖啡的制作,我就不再献丑了:

怎样做出好喝的手冲咖啡?2109 赞同 · 231 评论回答

下面这篇是我之前写的,简单介绍了最简单的冷泡咖啡的制作方法

有没有减脂期推荐的黑咖啡?280 赞同 · 19 评论回答
00:38

此外还有冰滴咖啡、聪明杯、爱乐压等等不同的制作方式,都不需要买最贵的意式咖啡机,有兴趣也可以继续了解一下。我写这篇文章只是想引领大家更接近咖啡一些,其实我也只是个普通的爱好者。在家手冲,在公司为了避免太显眼就用聪明杯。我个人不喜欢法压壶,因为我讨厌一口咖啡渣的口感。聪明杯是我入门咖啡的时候买的,后面就放在办公室用了,低调、稳定、味道也不差。如果说手冲较难掌握,不熟悉的人做出来的咖啡会在60~100分之间浮动,那聪明杯的出品基本就是稳定80分。

再说说入坑单品咖啡这个问题。我在自己冲咖啡这两年间,给不少朋友和同事分享过我的咖啡,只有少部分人能慢慢开始喜欢上单品,不能接受的人一般分两种:

1、这咖啡好苦啊!有没有奶?有没有糖?

2、酸!好酸!

第一类人可能是天生就喝不习惯黑咖啡的,那么加奶加糖对他们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问题我觉得无解,也没有必要想办法改变别人的口味。

而第二类人,仔细想想,其实我也是第二类人。刚开始试着冲泡的时候,我买过青蛙咖啡的一支印尼豆,好像是苏门答腊桂花虎。入口之后第一感觉也是非常酸,酸到我很勉强才能喝完,我老婆也是这个感觉。反而是买聪明杯时赠送的那包“蓝山风味”更能入口,算是能够“享受”的级别。因为它比较接近我之前对的咖啡“苦味应该比较明显”的印象。但慢慢各种各样的豆子喝多了之后,就慢慢理解了那种酸味的美好。现在桂花虎我还会列入购买清单,“蓝山风味”就可以排除了。包括我自己烘豆,就算是深烘也会尽量想办法避免苦味。

初入门的时候,我还是建议大家去买那种每个品种一小包的组合搭配包。慢慢找到自已的感觉,明白自己喜欢哪种味道。


然后说下自己烘焙,我用的是这种土制烘焙转笼

00:10

不要被市面上动不动就上万元的烘焙机吓到,没错他们是比较专业,但专业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品控。假如专业烘焙机能把品质控制在1%误差以内,而这个便宜货只能控制在10%以内,那区别大吗?

大!也不大

就简单说吧,这款破机器烘出来的豆子,只要我有心控制好时间,每笼的区别我自己是喝不出来大差别的。为什么喝不出来呢?因为我没有花过上万元考过Q,分辨不出风味轮上1000多种风味啊。我只能判断这杯咖啡是酸还是苦,是否干净是否醇厚是否有杂味。

风味轮重要么?我觉得对普通爱好者来说根本不用理它,最重要的,永远是你舌头的感受。我只知道这是一杯我要的咖啡。最重要的是,自己烘豆子便宜啊,豆子成本能压缩到市面上买的熟豆25-35%。我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省出来买上好几倍的生豆,这可是我真正能分辨得出来的味道。

我的烘豆水平应该算是得到认可的,最近参加过CCRA与豆威联办的手网爱好者烘豆赛,90多元一公斤的曼特宁,我烘的豆平均打分81分多,101人中第14名。从入烘豆坑开始,我大概也只烘过3公斤的豆子。

三名专业评委的打分

比赛用的豆子不是用转笼的,而是用田口护推荐的新越金手网。比起转笼,手网有更大的可控性。选择新越金一是因为品质肯定有保证,二是有很多人都用这款,容易交流心得。

不管是手网还是转笼都是直火烘焙,而且会产生大量飞洒的银皮,所谓烘豆十分钟,清理半小时。于是我又买了这个玩具,700多元自带冷却的纯热风机。

优点:

1、非常干净

2、自带冷却

3、稳定,没有温度控制,设定好时间以及每次烘的豆量,每一锅都基本一样,可以装在一起

4、超便宜

缺点:

1、噪音非常大,大到根本听不见一爆的声音

2、每次烘焙的豆量很少,上限80克

现在我是三个轮换着用,一般来说出品质量还是手网>转笼>热风机

碎碎念暂时就这么多,感谢观看,收藏的同时别忘了点个赞哈。如果有其他制作的疑问,欢迎留言。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