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咖啡品鉴大师,你只有这2步的距离

刚刚开始接触咖啡品鉴爱好者,不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去做品鉴和评价,并且不知道如何去捕捉咖啡的风味。

不同原产地的咖啡会呈现不同的风味,例如中南美洲的咖啡豆,酸甜苦会更加均衡,带有坚果、巧克力的风味;而非洲产区的咖啡豆,大多具有迷人的花果香气、愉悦明亮的水果酸质。而亚洲的咖啡豆,大多更为醇厚、浓郁,带有烤坚果,黑巧克力等风味。

咖啡液体在口中进行感官辨别是需要一定锻炼的,时间久了,各种风味也就可以察觉了,味觉感官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的感官体验,综合了如: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 (你的味觉感官很容易受他人主观影响)。

衡量咖啡的好坏,虽然有很多权威标准,但为了能让初学者更快地了解咖啡,于是我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简化。两个步骤,就可以教咖啡初尝者品鉴原产地单品咖啡带来的不同风味。

第一步: 闻香

干香:指咖啡研磨后未与水接触的气味,将新鲜研磨的咖啡粉凑近在口鼻处,你会感知到来自不同咖啡产地的不同咖啡的干香。

湿香:指咖啡与水接触后以及制作完成后的咖啡液的气味,将制作好的咖啡(轻轻摇晃),感受它的湿香,也许你会闻到坚果香、巧克力香、果香或花香。

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具有不同的香气特点,不论是咖啡粉的干香还是冲泡后的湿香,都会带给你嗅觉上的享受。

第二步 尝风味

在感受完咖啡的香气后,我们会从酸、甜、苦、醇、余韵等方面去品尝咖啡。

【酸】

品鉴:“甜很容易,好酸难得”。优质咖啡的酸味应该是包含在咖啡内,而不是明显且尖利的。优质的咖啡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性物质,蕴含着如柑橘,莓果等丰富的酸味,酸的质量是精品咖啡的重要因素。

【甜】

品鉴:带有甜度的咖啡就像一种水果,在咖啡豆中蕴含着果糖,即便是一杯黑咖啡,在酸或苦味的背后一定有甘甜味道呈现出来。

【苦】

品鉴:精品咖啡不存在单纯的“苦”,一般我们都会粗浅地用“苦”来形容坚果味,黑巧克力味与焦糖味之中那怡人的苦味。

【醇】

品鉴:醇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Body,是咖啡液在口腔里的饱和感、重量感,与浓度有些关系,但更多取决于其他因素。

严格区分的话应该是,醇度是衡量口腔内神经末梢对咖啡液的触感。“醇度”应该与“浓度”区别开来。

浓度是对咖啡里可溶性成分的数量及种类的占比。浓度给咖啡味道,而醇度给咖啡口感 ,当然相同条件下浓度提高醇厚度也会随之提高,浓度降低醇厚度也会随之降低,所以这两个概念不是太好解释清楚,简单理解,醇厚度包括浓度,但浓度并不代表醇厚度。

【余韵】

品鉴:咖啡吞下回气后,如能持续咀嚼与回气鼻腔,很容易感受到香气与滋味随着时间而变化,构成风味第六层次的口鼻留香余韵。

咖啡生豆的前驱芳香物丰富,但仍需烘焙得法,才能彰显回味无穷的余韵。但如果瑕疵豆太多,很容残留酸涩苦咸的碍口物在味蕾上而有不好的余韵,喝下一口,好像黏在舌上,久久不去令人作呕。

大家可以根据今天教的品鉴单品咖啡的两个步骤,来感受下不同生长环境呈现出不同个性的咖啡风味。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