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到对味的咖啡,就是看懂这3项基础信息:产区、处理法、烘焙度。不同产区咖啡的特点与风味各具特色,同时,相同产区咖啡豆,因不同的处理工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味。
咖啡鲜果采摘后一般有四种处理方法:日晒、水洗、蜜处理法。
1、日晒法
日晒法,是最早出现、最原始的一种处理方式,它在过程中保留了所有影响生豆风味的因素。
- 处理过程:
将采摘的咖啡红果直接平摊在露天晒场,暴晒至黑干状态即可。有些国家甚至将鲜果直接留在树上晒到一定程度再摘。
- 特点:
日晒豆的味道丰富,
口感往往更醇厚饱满,
酸感相对轻,甜度明显,果香突出。
* 日晒时,果肉中的糖分不断被吸收、发酵,甜度提升。
* 诸多因素的复杂性造成风味层次变化丰富。
- 缺点:
容易出瑕疵豆,好的日晒豆很难得。
* 不做任何处理,容易掺进杂物,如石子、树叶等。
* 鲜果翻晒不及时容易发霉(想象一下衣服洗完没摊开晒)。
* 日晒后咖啡生豆含水量低,在脱壳的过程易产生破碎豆。
日晒豆质量波动较大,好的能让人惊艳富有变化的风味,烂的会有霉味。
2、水洗法
为改善传统日晒处理法给豆子带来的一些问题,咖啡生产国出现了另一种处理方式:水洗法。水洗处理遵循着“不犯错”的原则,将任何有可能影响咖啡风味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 处理过程:
用机器与大量的水冲洗掉鲜果的果皮、果肉、果胶,只取里边光滑的豆子出来铺开晒干。
- 特点:
水洗豆带有明亮的果香,果酸感强,整体风味干净。
* 水洗豆在日晒前会先泡入水中,浮在水面的低密度豆子与杂物会被捞出,保证剩下的咖啡豆质量平均,更干净。
- 缺点:
容易发酵过度。
水洗处理对环境造成很大负担。
* 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
* 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水难以处理。
3、蜜处理
蜜处理的出现,使得咖啡生产国能用更少的水资源,生产出比日晒法风味更干净、比水洗法口感更醇厚的咖啡。
- 处理过程:
前期像水洗一样冲洗鲜果,去掉外果皮,但保留着豆子带的果胶晒干。因为那一层略微发黄的黏质,很像“蜜”,所以被称为“蜜处理”。
- 特点:
蜜处理的豆子既具有日晒豆的醇厚,也有水洗豆的稳定性。入口的干净度不变,甜度和细腻度都有所增强,是一种让咖啡风味更平衡的精致处理方式。
- 缺点:
容易受到污染和霉害。
处理法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