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史 | 喝咖啡刷优越感?欧洲人几百年前是这样做的

喝咖啡这件,从古至今,都是有那么点调动优越感的。

就算你自己不承认,看看身边,喝冲的,看不上喝意式的,喝意式的,看不上喝美式的,喝美式的呢,看不上喝速溶的。喝速溶的……也只能看不上不喝咖啡的了吧。

当然,再算上产地、单品、拼配、烘焙,这么一排列组合,岂止是个鄙视链,简直就是个鄙视矩阵!

最有意思的是,还总会有那么几个哥们,就算上班时刚见他端着一杯星巴克进了电梯,往后聊起咖啡的话题,也总会见他一脸嫌弃:“欸,星巴克的可不行!”

你别说,太阳底下无新事,300多年前的欧洲,面对刚刚传入不久的咖啡,也是颇有这么一番心态的。谁还没点崇洋媚外,既以舶来品为荣,又对它有那么点不知所措的阶段呢。


咖啡的伊斯兰时代

话说,大家肯定都听说过那个因为山羊啃咖啡豆啃得太兴奋,牧羊人才发现这种神奇植物的故事。但实际上这只是个坊间传说,唯一确定无误的,就是山羊嗑药的地点:埃塞俄比亚地区。

埃塞人民和山羊一起啃豆子啃了几百年,终于发现,豆子晒干后煮水喝,剂量大了,效果更好——后来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道理:咖啡因是溶于水的。这下,咖啡得到了僧侣们的青睐,毕竟哪国经念着念着都容易睡着啊。僧侣们一致认为,这神奇的植物一定是神的恩赐!

尽管埃塞当地信奉基督教,但由于他们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与阿拉伯人进行,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各地的伊斯兰信徒都欣然接受了咖啡。

因为伊斯兰教禁酒,咖啡的刺激与兴奋功能就成了人们用以代替酒类的佳品。

埃及开罗,送咖啡来的女子 The Coffee Bearer in Cairo,by John Frederick Lewis,1857

直到15世纪,咖啡仍然是穆斯林世界专属的饮品。

当欧洲的旅行者拜访东方地区时,他们惊奇地发现,无论君士坦丁堡、麦加还是开罗,街上都开满了卖一种黑色提神饮料的店家。更神奇的是,这些饮品店,还兼具社交场所的功能:人们在这里聚会,娱乐,在咖啡的调动下,高谈阔论,口若悬河……

君士坦丁堡奥塔科伊清真寺旁的咖啡馆

Coffee house by the Ortaköy Mosque in Constantinople,by Ivan Aivazovsky,1846

欧洲游客对此啧啧称奇,也颇为羡慕。1573年,德国植物学家莱昂哈特·劳沃尔夫Leonhard Rauwolf探访了黎凡特地区和两河流域,在他出版的游记中,他在讲述阿勒颇的风俗时首次提及了咖啡,这也是欧洲第一次有咖啡的记载:

“如果您想吃点喝点,填填肚子,不远处总会有家店铺,您径直走进去,走在地上或者地毯上,就可以和大家共饮了。他们提供的饮品中,有一种特别出色的,叫做Chaube(也就是咖啡),黑如墨汁,但可治愈胃病和其他病痛。一大早,每个人都开始饮用咖啡,每次浅尝一口,但要越烫越好,无所畏惧。”

1580年,帕多瓦医生Prospero Alpini游历了埃及,见识了咖啡和咖啡馆,在之后的专著中,他这样记录了咖啡和咖啡树:

“这种树在开罗很常见,阿拉伯人和埃及人把它们做成饮品,在饮品店里出售,跟我们卖酒一样。他们管这种饮料叫 Caova。”

1640年,生于德国的意大利医生Vesling,再版了Alpini的著作,在修订的过程中,他也根据自己的见闻,说明了开罗有将近3000家咖啡馆,并加以评论道:

“不仅埃及,土耳其帝国的大多数地区对咖啡都有很大需求。有些咖啡馆开始在咖啡里加糖,调整其苦味。还有些人将咖啡樱桃做成蜜饯出售。”

后来,来自汉诺威的旅行者Karstens iebuhr在游历过阿拉伯世界后,这样记录说:

“这些咖啡馆,厅堂宽敞,铺着厚厚的垫子,夜明如昼。演讲者和说书人,讲述着英雄豪杰的故事,或者自己遇到过的奇闻异事,以口才取悦客人。”

然而,也正是咖啡和咖啡馆给人们带来的这种闲适感,使得咖啡馆比清真寺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自然,也遭到了宗教人士的强烈不满。麦加、开罗、大马士革,这些金灿灿的城池,先先后后都发生了教士和宗教狂热分子冲进咖啡馆,烧掉咖啡壶和咖啡杯,殴打客人,要求宣布咖啡为非法的极端事件。

你看,什么时候都有人看不惯别人舒舒服服的生活呢。

当然,这些事件,最后都被各位苏丹大人和平解决了——苏丹又不傻,他们自己还想继续好好喝咖啡呢。法官判决咖啡并不违法,于是咖啡继续得以流行,阿拉伯人继续开开心心地种咖啡、煮咖啡、喝咖啡,还给咖啡冠以了很多医学上的好处,提神醒脑就不说了,健胃啊,消食啊,止血啊,总之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也算是给自己的嘴馋找了合情合理的借口吧。

到了17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咖啡终于经威尼斯传入了欧洲!土气的欧洲人,这才开始真正有机会享受咖啡!满打满算比起咱们也没多几百年嘛。


经过教皇洗礼的咖啡

终于说到威尼斯了!话说千年水都威尼斯以其地理优势,一直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中转港,当然,也赚了大把的银子。

然而,不久后咖啡到了罗马,也像在伊斯兰地区一样,遭到了宗教狂热分子的威胁。有些神父认为基督徒如果和穆斯林一样饮用咖啡,灵魂就会落入撒旦的掌握。

还好,当时的教皇克莱门特八世也是个吃货。他决定,亲自测试一下这种饮品!是不是撒旦的花招,教皇还能分不出来?

哈哈哈这是谁P的……

结果,教皇大人一下子就被咖啡的香气迷住了。他将一杯咖啡一饮而尽,前所未有的精神焕发啊,嗨起来的教皇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如果说是撒旦的饮品,这也未免太好喝了吧?只让异教徒享受,那可不行。我们应该来为它施洗!这样,就算是撒旦的伎俩也不顶用了,基督徒值得这种美妙的饮品!”

哎呀,这个心态真是太好了!

于是,咖啡作为一个正经经过洗礼的宝宝,高高兴兴地走上了欧洲人民的餐桌。

出于对东方先进生活方式的羡慕,17世纪下半叶,从威尼斯开始,咖啡馆也如火如荼地开起来了。其中特别有名的花神咖啡馆 (Caffè Florian),从1720年至今,一直在圣马可广场迎来送往,从未停歇。


欧洲的咖啡馆,也终于像在东方国度的那些前辈一样,成了各个阶级云集造访之地。欢声笑语,故事八卦,各种小道消息,既是导游手册,更是人脉集散之地。

直至此时,这些咖啡馆里,大多还是承袭土耳其咖啡的制法,并未有什么创新。要说咖啡在欧洲的发扬光大,还得从它传到法国和奥地利说起。


巴黎,为了时髦开始喝咖啡

法国人开始喝咖啡,嗨,和咱们想的差不多,完全是为了赶时髦。

176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使苏里曼·阿加 Soliman Aga造访巴黎,这位大使特别有个性,他前往凡尔赛宫觐见路易十四的时候,拒绝向皇帝大人鞠躬,于是,被驱逐出宫廷,赶回了巴黎。

在巴黎他也没闲着,索性推广起土耳其咖啡来了。他将居所布置得非常华美,仆人都身着奥斯曼服装,然后,邀请上流社会的夫人们前来参加他的咖啡派对。当然,他本人也是举止风雅气度不凡的,毫不辜负搞外交这个工作。

果不其然,这些巴黎贵妇们,一下子就被奢华高雅又带着那么点神秘挑逗的东方情趣吸引住了,她们狂热地追捧起奥斯曼风格的一切艺术和生活,比如东方式的发辫、头巾,乃至装潢风格,当然,土耳其咖啡,也立刻成了城中最热门的饮品。

着土耳其服装的女子 A Woman in Turkish Dress,Jean-Étienne Liotard,18世纪中叶

既然巴黎开始了这种风潮,各个省的人们也争相赶起这个时髦。咖啡馆在各个城市都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喝咖啡这件事,也成了家家户户的新习惯。

早餐 Le Dejeuner,by François Boucher,1739


北欧艺术家在巴黎咖啡馆的午餐

Skandinaviska konstnärernas frukost i Café Ledoyen, Paris, by Hugo birger,1886

可爱的法国人,什么时候也没忘记自由民主。到了19世纪中叶,巴黎出了一份单页期刊,叫做《咖啡馆、文学、艺术与商业 The Café, Literary, Artistic, and Commercial.》,编辑这样写道:

“沙龙是为特权而存在,咖啡馆则为平等所存在。”

嗯,大打出手都没问题,真的很平等。


奥地利,发明咖啡兑牛奶的战争英雄

法国人为了赶时髦喝咖啡,而奥地利人,则是被一位战争英雄带领着,在战后缴获的土耳其物资中,发现了咖啡的美妙。

1683年,土耳其大军进攻维也纳,维也纳城中一位叫哥辛斯基 Georg Franz Kolschitzky 的波兰人,因为通晓土耳其语,化装成土耳其军人,自告奋勇冲破防线,穿越多瑙河,与城外的奥地利援军传递情报。他英勇穿越多次,最终帮助援军击退了土耳其人。

胜利后,奥地利人还算够义气,论功行赏。在清点土耳其人丢下的物资时,他们发现了好多麻袋的咖啡豆——问题是,这是啥?当时咖啡还在欧洲沿海地区晃悠,这内陆的奥地利人不认识啊。

这时候,大英雄哥辛斯基站了出来,作为一个波兰商人,他可比眼前这些土了吧唧的奥地利人有见识多了。他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土耳其人赖以活命的兴奋剂啊!不要别的奖励了,就这些豆子,都给我吧!

就这样,哥辛斯基教会了维也纳人民怎么做咖啡,也开了维也纳第一家咖啡馆,名唤“蓝瓶子咖啡馆”。

这位看官说了,哎?“蓝瓶子”?不是现在特别火的那个美国咖啡馆吗?是的,就是这个名字没错,美国这家店取名“蓝瓶子”,就是致敬300年前这家维也纳咖啡馆的。还好,它位列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好咖啡馆之一,也算没辜负这位维也纳先辈。

再说回维也纳,这维也纳人民不像巴黎人,巴黎人为了洋气怎么苦都能受得了,朴实的维也纳人民实在是对咖啡的这个苦味接受无能,于是,哥辛斯基又开创了咖啡史上的一个创举:往咖啡里兑牛奶。

本来是个无意的尝试,却赢得了无比的口味。现在我们喝的拿铁啦,咖啡欧蕾啦,都拜哥辛斯基的这一发明创造。

拜当时维也纳开放的风气所赐,咖啡馆逐步成了人们交换思想,畅所欲言的聚会之地。维也纳人将喝咖啡变成了一种艺术,一种智趣生活。

后来,维也纳风格的咖啡馆,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了近现代咖啡馆的模板。也是从维也纳开始,咖啡师前所未有地得到了与当今社会类似的尊重。

现在,当你走进鼎鼎大名的中央咖啡馆,还是能感受到贝多芬、席勒,甚至列宁、托洛茨基曾经留下的传奇氛围。既讨论文学艺术,还能策划革命,还有美味相伴,世上也唯有咖啡馆能有这个作用了吧。


当然,别忘了一杯维也纳特有的“褐色咖啡”Brauner,也就是摩卡加鲜奶油,这可是茜茜公主当年最喜欢的咖啡。

在维也纳,哥辛斯基被大家当作是咖啡馆的守护神,一直纪念着。你要是去维也纳,可别忘记到他的铜像前拜见一番。

要不是他,没准咱们只能整天喝黑咖啡了,哪儿还有那么多鄙视链呢?

-The end-


谢谢观看,我是@珊珊cat,最萌艺术+吃喝玩乐,《但丁的奇幻之旅》连载中,给你讲最有意思的《神曲》故事。

知乎专栏:猫的咖啡漫游

微信公众号:mockupcoffee / 猫的咖啡漫游

喜欢,就赞一下呗?

未与本人联系,禁止任何媒体/公众号转载。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杯选错“雷区”大揭秘
在选择咖啡杯时,塑料杯是需要避开的材质之一。我们都知道,咖啡通常是用热水冲泡,温度往往比较高
咖啡杯选错,别怪风味跑一半 | 凡仕
一杯咖啡的口感由无数因素不停作用影响。品种、产地、处理方式、烘焙度、水质、水温、制作方式……潜心技艺多年以后,你的咖啡口感可千万不能因为一只杯子打折扣,因为咖啡杯形也是会影响咖啡口感的。引经据典形状产生的影响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形状的咖啡杯会影响咖啡的口味。实验室研究人员从哥伦比亚、英国、中国等地招募了超过300名志愿者,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基本男女各半,让他们用8种不同尺寸的杯子品
来说说咖啡金杯理论
我试着说得不那么臭又长,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讨论范围仅限于手冲咖啡。虽然我尽量避免用术语,大概还是更适合咖啡发烧友和从业者阅读。篇幅较长,请自备沙发、靠枕、咖啡……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提到一杯「完美」的咖啡,我们会想到什么指标呢?什么?好喝?恭喜你答对了,本文到此结束。喂喂!我们当然要以好喝为导向,但是……总会有有一些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吧?我们先来看题图中的图表。Brewing Con
如何读懂一杯咖啡?
这是 Café Reactor 的第 4 篇文章,我将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杯咖啡背后的议题,与咖啡有关的知识、文化,以及人与故事。本期我们开始讲讲与咖啡本身更相关的话题,例如咖啡的命名、描述咖啡的风味、萃取与杯测等等。第三波咖啡潮席卷全球,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于咖啡的既往印象。现在,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时,除了熟悉的拿铁、摩卡、卡布奇诺之外,或许还会看到很多与国家或地点相关的字眼,例如「埃塞俄比亚」「肯
做对了这件小事,距离做出一杯好咖啡,就已经完成了 90%!
有人说,「做出一杯好咖啡, 60% 依靠咖啡生豆的品质,30% 依靠咖啡烘培师的技巧,10% 依靠咖啡冲煮的方法。」这句话也许不够考究严谨,但大体也道出了一杯好咖啡的因素——当一包优质的咖啡熟豆在手,一杯好咖啡的进度条,就已经完成了 90%。你无法用陈米蒸出一锅好饭,而有了优质的新米在手,简单在电饭锅蒸一下,就满口留香。咖啡也是一样,并非冲煮技艺不重要,但是,买到优质的熟豆,就能事半功倍煮出好咖啡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