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咖啡教给我的哲理

我是一个咖啡烘焙杯测师,目前为一个本土连锁品牌服务。

近一段时间每天要品尝很多种咖啡,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处理方法、烘焙方式、冲煮方式等。咖啡摄入过多会刺激胃肠,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例行杯测结束后的那瞬间都会相视一笑一起跑去卫生间,晚上睡不着也是经常的事情。你会好奇问,都怂成这样子品咖啡还能教给你什么...?慢慢继续。

我记得我刚接触精品咖啡时,每天听各路神人念叨着柑橘、桃子、巧克力等等各种风味。很玄幻,我说你们是不是在扯淡,我为什么尝不出来。后发现事实是,咖啡并不是带有柑橘、桃子、巧克力等等风味,咖啡只是咖啡,但由于它的风味构成太过于复杂,我们需要找很多词汇来形容它的味道,简单概括成两个字即为“比喻”。

其实尝不出来不奇怪。最初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接受咖啡,也没有刻意去记住某些味道。我是北方人,吃东西喜欢狼吞虎咽,貌似从来都没计较过食物味道的细节,在我眼里只有: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但是我从事的职业需要我记忆味道。

于是我开始改变我的饮食习惯。吃东西的时候会刻意放慢速度,起初的时候很难,好像有人在按着我的手,拦着我。我试着强迫自己慢慢的品尝,慢慢的记忆。我开始注意每种食物或饮品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黄柠檬与青柠檬之间的差异。我恍然发现原来每种食物和饮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了解它之后才能更好的享用它。随后我变得仔细甚至说成是挑剔,每天吃不同的水果,我戒掉了以前大口整瓶喝工业啤酒的习惯,开始少量地品尝精酿啤酒,甚至纠结于饮用水的品质。

我们在咖啡风味描述中总见到花香一词,花香又细分为多种如茉莉,玫瑰等。我以前没关注过花草之类的东西,自然无法理解这些味道。我为了认识这些味道就开始养花草,本来空荡的房间瞬间增加了生机,味道也变得丰富起来。

生活总是忙碌,这让人很难注重生活细节。但品咖啡教导我的正是重拾这些细微的东西,而后,才发现生活原本是门美学。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杯选错“雷区”大揭秘
在选择咖啡杯时,塑料杯是需要避开的材质之一。我们都知道,咖啡通常是用热水冲泡,温度往往比较高
咖啡杯选错,别怪风味跑一半 | 凡仕
一杯咖啡的口感由无数因素不停作用影响。品种、产地、处理方式、烘焙度、水质、水温、制作方式……潜心技艺多年以后,你的咖啡口感可千万不能因为一只杯子打折扣,因为咖啡杯形也是会影响咖啡口感的。引经据典形状产生的影响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形状的咖啡杯会影响咖啡的口味。实验室研究人员从哥伦比亚、英国、中国等地招募了超过300名志愿者,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基本男女各半,让他们用8种不同尺寸的杯子品
来说说咖啡金杯理论
我试着说得不那么臭又长,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讨论范围仅限于手冲咖啡。虽然我尽量避免用术语,大概还是更适合咖啡发烧友和从业者阅读。篇幅较长,请自备沙发、靠枕、咖啡……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提到一杯「完美」的咖啡,我们会想到什么指标呢?什么?好喝?恭喜你答对了,本文到此结束。喂喂!我们当然要以好喝为导向,但是……总会有有一些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吧?我们先来看题图中的图表。Brewing Con
如何读懂一杯咖啡?
这是 Café Reactor 的第 4 篇文章,我将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杯咖啡背后的议题,与咖啡有关的知识、文化,以及人与故事。本期我们开始讲讲与咖啡本身更相关的话题,例如咖啡的命名、描述咖啡的风味、萃取与杯测等等。第三波咖啡潮席卷全球,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于咖啡的既往印象。现在,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时,除了熟悉的拿铁、摩卡、卡布奇诺之外,或许还会看到很多与国家或地点相关的字眼,例如「埃塞俄比亚」「肯
做对了这件小事,距离做出一杯好咖啡,就已经完成了 90%!
有人说,「做出一杯好咖啡, 60% 依靠咖啡生豆的品质,30% 依靠咖啡烘培师的技巧,10% 依靠咖啡冲煮的方法。」这句话也许不够考究严谨,但大体也道出了一杯好咖啡的因素——当一包优质的咖啡熟豆在手,一杯好咖啡的进度条,就已经完成了 90%。你无法用陈米蒸出一锅好饭,而有了优质的新米在手,简单在电饭锅蒸一下,就满口留香。咖啡也是一样,并非冲煮技艺不重要,但是,买到优质的熟豆,就能事半功倍煮出好咖啡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