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阿拉比卡最古老的品种之一,铁皮卡在咖啡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因为它时常在杯中拥有优异的风味表现,外观又具有分明的标志性特征,所以也让不少爱好者主动去了解这支经典品种背后的故事。
铁皮卡品种是目前被公认为为所有阿拉比卡咖啡变种的原型,它可以追溯到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咖啡发源地,因此也是阿拉比卡咖啡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虽然铁皮卡的故乡是埃塞俄比亚,9世纪传入了阿拉伯半岛,但它直到1913年后才被赐予学名"Coffea acrabica L. var. typica Cramer",意为:咖啡属,阿拉伯种,林奈命名,变种,铁皮卡,克拉莫命名。命名者是想表达其作为阿拉比卡的典型品种,所以赋予typica之名,以示「典型的」之意。
因为咖啡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所以铁皮卡也被大家认为是最容易识别的品种。相对其它阿拉比卡咖啡,铁皮卡最大的特点是顶部嫩叶呈现偏红的古铜色,因此也叫「红顶咖啡」。
除此之外,它的树型呈圆锥形,枝条略微倾斜,侧枝与垂直茎形成50-70°角,整体树干消瘦,树枝很细,而且它的高度与长枝特性,种植铁皮卡树时,植株间需要留有足够的间隔。 古老铁皮卡的植株较高,约 5 米/16.5 英尺,因此不是很利于人工采摘。这个高度也意味着,与其他品种相比,铁皮卡树的分枝之间以及同一分枝上的两个节点间距离要更长。
铁皮卡产出的咖啡豆颗粒偏大、较长、两头尖尖翘翘,有点像鸡蛋。杯测时,经常会表现出柑橘等果酸风味,带着甘甜的余韵,被许多人称赞是优雅清明的咖啡豆。美中不足的是,铁皮卡的产量较低,对海拔高度也有要求,同时它的抗病能力非常差,难以抵抗叶锈病、果浆病…等等最常见的病害。
叶锈病是危害最严重的植株病害,1861年首次出现在东非的维多利亚湖咖啡产区。1970年巴西的巴西亚(Bahia)爆发叶锈病,从此以后,全球所有咖啡产地都开始逐一发现叶锈病例。感染叶锈病的咖啡树等同于得了不治之症,最终枯萎甚至死亡。咖啡作为经济作物,产量少还体弱多病的铁皮卡也就难以达到盈利目的,于是许多种植者便选择放弃,改种其它抗病能力更好的品种。
与许多咖啡品种不同,“娇贵”的铁皮卡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需要生长在不打霜的高地处,海拔越高形成显著的温度差,从而延缓了咖啡果实的成熟,更有利于咖啡积累风味物质,香气发展更为饱满。除了高海拔,铁皮卡还需要充沛的降雨、日照、排水性良好的蓬松土质、肥沃的土壤,从栽培角度上来说,地域的限定性很强。拥有醇香气息的铁皮卡作为一种高品质咖啡品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都有少量种植,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牙买加蓝山咖啡了。
想要种植出风味优雅纯正的铁皮卡咖啡豆可不简单,先天的风土条件、植株管理、果实采摘、后置处理的每个环节都要有充分的保障,咖啡豆才能发展出正面的风味与口感。这也意味着产出优质的铁皮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成本与钻研技术,所以蓝山咖啡、科纳咖啡如此精贵是有原因的。
与其它许多咖啡产区不同,牙买加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海岛国家,又同时先天具有得天独厚的微气候条件。在两百多年的训化和适应下,蓝山铁皮卡进化出较佳的抗病力,尤其对咖啡烂果病的抵抗力优于一般铁皮卡,产量和品质上也更稳定。因此在前街看来,蓝山铁皮卡之所以能拥有如此精致的香气,除了牙买加种植者的付出,最关键的还多亏了蓝山山脉的绝佳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