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白领咖啡攻略|单杯预算1-10块,上班族如何挑选到适合在办公室喝的咖啡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私信,问我白领适合喝什么咖啡,为此专门写篇攻略。我在外企工作了10余年,几乎每天两杯咖啡不离手。一是因为确实提神,二是咖啡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一种社交活动必备饮品。约着同事一起去“喝一杯”,确实可以增进革命友谊。

但是一般咖啡厅的咖啡,单杯一般都要20元以上,对于每天喝1-2杯的职场新人,确实是不小的一笔开销,一年算下来也有5000-1万元了。

为了节约咖啡开支,一般人都会这么做:

一是在线下便利店超市里,购买自助咖啡机的咖啡或者罐装饮料,单杯10块以内;

二是线上按照淘宝销量高或者好评多的产品来买,或者根据小红书、微博等达人种草或看广告推荐来选购,再有就是直接简单买知名大牌产品,如星巴克/雀巢的速溶、挂耳咖啡

我作为一个资深咖啡控,深知很多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充满了创意,比如使用各种添加剂、使用咖啡残豆的边角料、使用烘焙了大半年的咖啡豆等等。具体来说:

线下便利店超市容易买到不好喝且不健康的咖啡。

    • 便利店自助咖啡机卖的咖啡,相当于食堂大锅饭的水准,可以果腹,但不好吃。
    • 货架上卖的咖啡品牌,大多数都是不健康的咖啡饮料,并非真咖啡,喝下去的就是一堆糖,里面的咖啡含量很少。

搜索淘宝、小红书、微博,消费者难辨好坏,容易买到同质化广告产品。

    • 电商的销量和好评数据,有很多是运营后的结果,而且每个品牌都是同样的好评率,难以区分到底哪个更好;
    • 小红书和微博达人的推荐,大多都是付费广告推广合作,介绍的产品都着重突出产品的优点,避开产品的问题;
    • 电商产品的详情页面同质化严重,大多数还是以次充好,行家都难辨好坏;
    • 咖啡内行人都不会喝星巴克这类大品牌,最主要是因为他们用的咖啡豆90%都是烘焙完3个月以上的,而咖啡豆的最佳赏味期是1个月。

先说建议:

  1. 单杯预算1-5块钱,选择速溶黑咖啡(含冻干咖啡),适合想要提神但是对咖啡口味没有太高要求的人。你在淘宝或者超市买速溶咖啡,很多客服都不懂,只会基本营销话术和问答。你也不要用问那么多,就直接管他要配料表。上面标明是“100%阿拉比卡咖啡粉”、“咖啡豆”、“研磨咖啡粉”就是可以喝的。喝速溶咖啡,也要选健康的。咖啡味饮料虽然口味好,但里面有大量的添加剂,还是少喝吧。
  2. 单杯预算5-10块钱,选择独立咖啡师品牌的挂耳咖啡,适合略懂咖啡风味注重咖啡品质的人。我作为一个资深咖啡卖家,是知道的,咖啡烘焙时间是判断咖啡新鲜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很多商家用的咖啡豆是烘焙了大半年,仍然宣传自己是新鲜咖啡。你以后买咖啡豆的时候,只需要问客服一句话,“咖啡豆/粉的烘焙时间”时间越短代表越好,超过一个月的别买。

简单一张表看懂方案:

预算适合产品适合人群方法选择标准
1-5块速溶黑咖啡(含冻干咖啡)想要提神但是对咖啡口味没有太高要求的人看配料表,上面标明是“100%阿拉比卡咖啡粉”、“咖啡豆”、“研磨咖啡粉”就是健康可以喝的优先安心度,选择健康的
5-10块挂耳咖啡略懂咖啡风味且注重咖啡品质的人问客服烘焙时间(一定要问到具体时间,否则烘焙了3个月半年的,客服也会说是新鲜的),时间越短代表越好,超过一个月的别买优先看新鲜度,好咖啡的关键要素


这个方案主要有2个方面优势:

  • 速溶咖啡优先保证原材料健康:配料表里确保尽可能没有添加剂,同时也不会使用廉价的商业豆和罗布斯塔咖啡豆。
  • 挂耳咖啡优先看新鲜度:目前国内独立咖啡品牌大多提供一个月烘焙1-4次豆子的服务,产品是市面上可以买到最新鲜的,这样就可以买到比大品牌更好但更便宜的咖啡了。

传统购买方式主要有3个问题:

  • 线下便利店超市的产品很多是速溶咖啡饮料,而非真正的咖啡。看咖啡后面的成分表,配料表里排第一位的就是该产品最主要的原材料。你比如看下图这个,排位第一二的就是白砂糖和植脂末,速溶咖啡粉排在最后一个,有的甚至用的都是便宜的商业豆或者罗布斯塔咖啡豆。这种其实都不算是咖啡,而是咖啡味的饮料。
    • 所有的咖啡品牌都在说自己是新鲜咖啡,实际上差别很大,烘焙完一年的也自称是新鲜,因为消费者一般不懂如何去识别。以大牌雀巢出品的“感咖啡”为例,最近销售的产品生产/烘焙日期均为2020年8月31日,距今天已经快半年,早已经过了咖啡的最佳赏味期(1个月)。这种产品,就算有再好的原材料和咖啡师技术,也不会好喝了。但是因为有大明星代言,有夸大的产品宣传和巨额的广告投放和明星代言,这款产品去年刚上市就一度成为淘宝热销咖啡类产品。


  • 搜索淘宝、小红书、微博的问题:我曾经淘宝根据好评买过一次号称下单后现烘焙且采用的是不漏粉包装的咖啡,结果收到咖啡不但内包装全部破损,关键咖啡粉根本不是新鲜咖啡的味道,不可能是现烘焙的咖啡。然而这样一个5蓝钻店铺确是4.9的评分,评价也都是好评。我这样一个行家都被骗,何况普通消费者。

按照我教的简单方法,很多朋友反馈都买到了从未喝过的好喝咖啡。部分朋友的反馈:


我从高中开始喝速溶,大学喝罐装雀巢咖啡饮料,后来才知道,超市里随便买的速溶里面添加剂那么多,根本不健康。工作这近十年几乎每天一杯星巴克,在咖啡的消耗上面少说也有十多万块。跟着达人或者广告推荐,也网购也喝过近百个品牌的不同产品,发现商品详情页面有两大问题,要么是都介绍的特别好,要么是很多介绍同质化无法判断A和B哪个更好。总之就是花了钱也喝不到好的咖啡。

后来认识一个冠军咖啡师,才知道咖啡圈内人根本都不屑于喝星巴克这种大品牌。因为好咖啡除了咖啡庄园和烘焙师的水平,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咖啡豆的新鲜程度。咖啡豆最佳的饮用时间是3个月内,磨成粉之后是1个月以内,而星巴克这种大型连锁咖啡厅或者网红品牌,咖啡豆是半年内烘焙的就不错了。比如淘宝销量最高的挂耳咖啡品牌隅田川,在售产品的烘焙时间都已经超过半年,有的已经是接近一年前生产的。虽然没过保质期,但是仍然主打宣传语是“新鲜”,非专业的消费者很难辨别好坏。

我是喝过独立咖啡师品牌做的真正新鲜烘焙的咖啡之后,才知道过去十多年自己交了那么多智商税,现在终于可以用10元以内的价格,喝到真正的好咖啡了。

我自己很喜欢喝咖啡,也希望让更多人可以接触到真正的好咖啡。咖啡口感上的一点点改良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从原产地把控咖啡豆的种植、如何采摘、生豆处理方式、烘焙曲线、烘焙时间、包装材质等等,涉及到几十个专业领域和技术。其中最为关键是三个要素:咖啡豆原材料、咖啡师专业技术团队、咖啡豆新鲜度(烘焙时间)。


为避免打广告,可以私信我,推荐我常喝的几个不踩坑品牌给你(能提供新鲜烘焙的咖啡产品哦,相信有90%的朋友是没有喝过的)。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杯选错“雷区”大揭秘
在选择咖啡杯时,塑料杯是需要避开的材质之一。我们都知道,咖啡通常是用热水冲泡,温度往往比较高
咖啡杯选错,别怪风味跑一半 | 凡仕
一杯咖啡的口感由无数因素不停作用影响。品种、产地、处理方式、烘焙度、水质、水温、制作方式……潜心技艺多年以后,你的咖啡口感可千万不能因为一只杯子打折扣,因为咖啡杯形也是会影响咖啡口感的。引经据典形状产生的影响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形状的咖啡杯会影响咖啡的口味。实验室研究人员从哥伦比亚、英国、中国等地招募了超过300名志愿者,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基本男女各半,让他们用8种不同尺寸的杯子品
来说说咖啡金杯理论
我试着说得不那么臭又长,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讨论范围仅限于手冲咖啡。虽然我尽量避免用术语,大概还是更适合咖啡发烧友和从业者阅读。篇幅较长,请自备沙发、靠枕、咖啡……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提到一杯「完美」的咖啡,我们会想到什么指标呢?什么?好喝?恭喜你答对了,本文到此结束。喂喂!我们当然要以好喝为导向,但是……总会有有一些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吧?我们先来看题图中的图表。Brewing Con
如何读懂一杯咖啡?
这是 Café Reactor 的第 4 篇文章,我将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杯咖啡背后的议题,与咖啡有关的知识、文化,以及人与故事。本期我们开始讲讲与咖啡本身更相关的话题,例如咖啡的命名、描述咖啡的风味、萃取与杯测等等。第三波咖啡潮席卷全球,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于咖啡的既往印象。现在,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时,除了熟悉的拿铁、摩卡、卡布奇诺之外,或许还会看到很多与国家或地点相关的字眼,例如「埃塞俄比亚」「肯
做对了这件小事,距离做出一杯好咖啡,就已经完成了 90%!
有人说,「做出一杯好咖啡, 60% 依靠咖啡生豆的品质,30% 依靠咖啡烘培师的技巧,10% 依靠咖啡冲煮的方法。」这句话也许不够考究严谨,但大体也道出了一杯好咖啡的因素——当一包优质的咖啡熟豆在手,一杯好咖啡的进度条,就已经完成了 90%。你无法用陈米蒸出一锅好饭,而有了优质的新米在手,简单在电饭锅蒸一下,就满口留香。咖啡也是一样,并非冲煮技艺不重要,但是,买到优质的熟豆,就能事半功倍煮出好咖啡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