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用其它食材来形容咖啡的风味?

问题如何看待用其它食材形容咖啡风味

咖啡的风味总是喜欢用其它食物来形容,比如柑橘、莓果、坚果、巧克力等。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个原因是人的味觉能力很有限,即使是闭着眼尝这种食物都未必能分辨的出来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点,其实自己亲自试试就能体会到味觉有多么不准确了)。如果还用这种食物的味道来形容咖啡,偏差必然会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都觉得咖啡的味道与被形容的食物根本一点都不像。
还有个原因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去形容咖啡的风味。某个产区的咖啡豆该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这就是它的特点,为什么非得去找其它的食物来形容呢。咖啡就该是咖啡味,它不可能拥有其它食物的特点,也不可能变成其它食物的味道。
我认为,这种用其它食物来形容味道的方法是借鉴了葡萄酒、香水等。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 一


你闭着眼吃喝橘子汁、柠檬汁,分别不出来?


我们之所以会用这些水果(有时也会用到坚果、蔬菜类)来描述风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自身味道深入人心,有一个比较强的、相对唯一的、有辨识度符号性的记忆。



### 二


刚摘下来的咖啡豆(果肉),味道相对来说更简单,你可以训练自己的大脑多记住这一种味道,然后不管哪个产区的咖啡豆,你大致上闭眼尝一下能知道这是咖啡果子而不是西瓜、橘子、柠檬……


但是我们说的咖啡的风味并非浅表的味道,或者说不是原始的果肉味道,而是咖啡豆里蕴含的所有化学物质在后期的加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所生成的另外一批化学物质的味道。


所以不光是不同产地的咖啡风味不同,而且同产地的咖啡豆不同处理方法最终咖啡风味也不同。所以没办法用「这是橘子味」「这是柠檬味」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说「这是 xxx 咖啡味」,因为你的脑力不足以记住那么多产地的咖啡分别是什么味道,而且你记住的这个味道不同年份还会变,同一年份烘焙曲线不同味道也不一样。


好吧就算你脑力非凡全都记得住,但是你说出来也没有任何共鸣,别人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A:「诶空气中飘着什么味道」
B:「好像是 2016 年埃塞俄比亚耶咖雪啡产区海拔 1750 左右产出的咖啡豆水洗处理后浅烘焙粗研磨后 90 度水闷蒸时的湿香」
A C 一脸懵逼地看着楼上的傻 B
C:「啊诺~其实,是我用绿茶泡了柠檬片来喝,还烤了一点杏仁片」

气味上两者会相近,但是你听哪个说法有共鸣?或者说听哪种描述可以想象得出来?



### 三


这种描述可以让我们彼此交流抽象的味道时也能多少有些共鸣:「哦,你推荐这款带有甘菊青柠香气的咖啡豆?恰好是我喜欢的味道啊,我要买来尝尝!」


同时(开个玩笑)当你买了好贵的咖啡豆,一开始只喝到又酸又苦,慢慢好像真的品尝到了风味描述里的水果花香……这钱花得感觉更值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