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与传播
- 1727 年,第一株咖啡树苗在巴西北部的帕拉州落地生根,随后逐渐向南传播。当时,一位军士长 Franciso de Mello Palheta 受委托前往法属圭那亚,成功获得法属圭亚那首都总督的妻子信任,在旅行结束时,夫人送给他一株阿拉比卡咖啡种子。他将种子带回巴西的帕拉州,由于巴西气候适宜种植咖啡,咖啡种植很快延伸到其他州。里约热内卢的蒂茹卡森林是大型种植园的起点,后来延伸到安格拉杜斯雷斯、帕拉蒂,通过乌巴图巴市到达圣保罗。没过多久,咖啡种植园就占领了帕拉伊巴山谷,然后是坎皮纳斯、里贝朗普雷图,延伸到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巴拉那州。
- 发展历程
- 19 世纪初,巴西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咖啡,产量不断增长。到了 1830 年,咖啡已经是巴西出口的主要产品,占世界产量的 30%。咖啡促进了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圣保罗州,当时该州还建造了新的铁路,将货物运往桑托斯港。
- 20 世纪初,巴西成为全球第一咖啡生产国,占全球 80% 的咖啡豆产量。但到了 1950 年,全球产量增加,巴西的咖啡市场份额减少。巴西政府试图减少出口部门对单一作物的依赖,但到了 1960 年底,咖啡仍然占巴西总出口的 60%。
- 冷战时期,国际咖啡公约诞生,巴西咖啡产业迎来稳定时期。1965 年,咖啡产量严重过剩,即使美国机构推出 “咖啡休息时间” 等刺激消费的政策,咖啡的消耗量还是很低。最终,在全球咖啡危机下,国际咖啡公约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简称 ICO) 诞生,这是由世界 60 多个生产与消费咖啡的国家共同签署的协议,通过配额制限制咖啡进出口的数量,稳定价格,也使巴西在内的几十个咖啡生产国迎来稳定时期。
- 1991 年,巴西精品咖啡协会创立,控制咖啡价格,推动产业发展。巴西 12 家咖啡生产者一起创立了巴西精品咖啡协会 (BSCA),通过调节咖啡的种植和销量来控制咖啡的价格,并废除了限制政府干预以支持自由市场的规定。
二、巴西咖啡的产地
- 主要产区
- 巴西有 21 个州,17 个州出产咖啡,其中 4 个州产量最大,占全国总产量的 98%。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巴拉那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是重要的咖啡产地。其中,圣保罗州据说产出了全巴西一半以上的咖啡,其主要品种为阿拉比卡咖啡,而且质量相当优秀;米纳斯吉拉斯州是全巴西第二大咖啡生产地区,也是巴西最重要的咖啡出口省份,主要以阿拉比卡咖啡为主,其品质也非常出色;巴拉那州咖啡种植历史较为悠久,主要品种为阿拉比卡咖啡,以小规模种植为主,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圣埃斯皮里图州靠近海边,为巴西罗布斯塔品种主要的出口地区。
- 产地特色
- 处于热带地区,气候适宜咖啡树生长,充足的阳光为咖啡种植提供条件。巴西大部分领土处于热带地区,较高的海拔、适宜的温度以及充足的日照,为咖啡树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例如,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圣保罗州等主要种植区因其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成为巴西咖啡的重要产地。
- 不同地区的咖啡各具特色,如卡平・布兰科庄园和维斯塔・阿莱格尔庄园的咖啡口感不同。卡平・布兰科咖啡比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口感更柔滑,而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浓且黑色,两者酸度较低。巴西的咖啡主要产区有米纳斯吉拉斯、圣保罗、巴伊亚和圣埃斯皮里图这四个地方占全国出口量 90%。我们常见的圣多斯和摩奇安娜是来自于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中的喜拉多和南米纳斯因为海拔较高,多产精品巴西咖啡豆。西拉朵位于米纳斯吉拉斯的西边,为一个平坦的高原,海拔 750m——1200m。南米纳斯为海拔 700m - 1200m 的丘林地,是巴西咖啡最早期生产区,现在大多以机械采收,也是咖啡最早商业化的地区,许多大型的出口商也在此林立。位于巴西北边的巴伊亚产区主要生产水洗巴西,靠近海边的圣埃斯皮里图产区为巴西罗布斯塔品种主要的出口地区。喜拉多其实是占据巴西总面积 22% 的大草原,深处巴西内陆,仅限于米纳斯省中西部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咖啡种植区域,才可以称得上喜拉多咖啡产区。该区域是喜拉多大草原的精华地段,海拔高,土壤肥沃,种得出清甜、醇厚度高且干净度高的精品咖啡豆。
三、巴西咖啡的品牌
- 排行榜前十介绍
- São Francisco:巴西最大的咖啡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绿色咖啡生产商。成立于 1950 年,总部位于圣保罗州弗朗卡市。拥有自己的农场和加工厂,在整个供应链中控制质量。以高品质和可持续性而闻名,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还推出了即食咖啡、冷萃咖啡等创新产品。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
- Café do Ponto:创立于 1950 年代初期,是巴西最受欢迎和知名度最高的咖啡品牌之一。总部位于圣保罗市,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咖啡豆来自巴西最好的种植区域,经过精心挑选和烘焙,口感柔和、香味浓郁,充满些微的巧克力和坚果味。生产各种不同类型和口味的咖啡豆,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二名。
- Melitta:德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各种类型的咖啡和咖啡机。在巴西也有生产基地,非常受欢迎。成立于 1908 年,使用高品质阿拉比卡豆制作产品,注重可持续性。经过专属的烘焙和磨制技术,外观和口感兼具平衡,香味和口感层次丰富,同时还有淡淡的酸味。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三名。
- Pilão:成立于 1978 年,是巴西最知名和受欢迎的咖啡品牌之一。总部位于圣保罗市,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咖啡豆来自巴西最好的种植区域,经过精心挑选和烘焙,以确保高品质。推出了许多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四名。
- 3 Corações:成立于 1959 年,是巴西最知名和受欢迎的咖啡品牌之一。总部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洛伦索市,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使用高品质阿拉比卡豆制作产品,注重可持续性。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如即食咖啡、冷萃咖啡等。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五名。
- Santa Clara:成立于 1959 年,是巴西南部最知名的咖啡品牌之一。总部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维多利亚市,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咖啡豆来自巴西最好的种植区域,经过精心挑选和烘焙,以确保高品质。推出了许多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包括冷萃咖啡和纳布卡咖啡,深得各路咖啡爱好者的认可。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六名。
- Segafredo Zanetti:意大利知名咖啡生产商,全球 30 家最大的咖啡品牌之一。成立于 1973 年,在巴西咖啡市场上口碑极佳。咖啡豆饱满且有深度,口感复杂,具有浓郁的巧克力和烤面包的味道。还推出了各种饮品,如拿铁、卡布奇诺等,深受全球消费者追捧。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七名。
- Café Brasileiro:成立于 1950 年代初期,是巴西最受欢迎和知名度最高的咖啡品牌之一。总部位于圣保罗市,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咖啡豆来自巴西最好的种植区域,经过精心挑选和烘焙,以确保高品质。推出了许多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八名。
- Illy:意大利知名咖啡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各种类型的咖啡和咖啡机。在巴西也有生产基地,非常受欢迎。成立于 1933 年,使用高品质阿拉比卡豆制作产品,注重可持续性。与巴西咖啡农进行合作,致力于改善巴西咖啡豆的品质和生产技术,开展可持续性咖啡豆生产。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九名。
- Delta:成立于 1961 年,是一家源自葡萄牙的咖啡品牌,在巴西市场上也有很高的威望。咖啡豆口感浓郁,有淡淡的果香味,同时还着重保留了咖啡的酸味和苦味。推出了许多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 2021 年巴西咖啡品牌排行榜上获得第十名。
- 品牌特色
- 各品牌以高品质、可持续性和创新而闻名,在本土和全球市场都有广泛影响力。例如 São Francisco 以其高品质和可持续性,在全球绿色咖啡生产领域占据领先地位;Café do Ponto 与巴西咖啡产区的小农合作,确保优质咖啡豆来源,兼具社会责任感和商业成功;Melitta 凭借专属的烘焙和磨制技术,在口感和外观上达到平衡,香味和口感层次丰富;Segafredo Zanetti 不仅在口感上具有浓郁的巧克力和烤面包味道,还推出多种饮品,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Illy 与巴西咖啡农合作,改善咖啡豆品质和生产技术,开展可持续性咖啡豆生产。
- 每个品牌都有独特的产品和市场定位。Café do Ponto 以浓郁醇厚口感闻名,生产各种不同类型和口味的咖啡豆;Segafredo Zanetti 主要生产意式浓缩咖啡;Melitta 的产品外观和口感平衡,有淡淡的酸味,适合喜欢独特口感的消费者;Illy 的咖啡豆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味道和香气,是巴西市场上最有颜值的品牌之一。
四、巴西咖啡的制作方法
- 单品制作
- 器具准备:手动磨咖啡器、咖啡杯、拉茶壶、勺子、温度计等。
- 研磨:选择合适的磨豆机,将巴西咖啡豆研磨成细粒状,以增加水与咖啡的接触面积,更好地萃取美味。磨豆机功率通常在 70 瓦 - 150 瓦之间,越高越好,这样能快速稳定地磨出均匀的咖啡粉。
- 冲煮:采用轻巧简单的冲泡器具、高质量过滤纸与尖嘴水壶。先将器具清洗消毒,不能有一点点水珠。把过滤纸放在尖嘴壶上,用热水过滤一遍。将磨好的咖啡倒入滤杯,先以小水柱慢慢旋转倒入 90℃热水于咖啡粉上,使之浸湿发泡。再以 95℃热水持续绕圆圈将热水慢慢倒入。当咖啡粉表面产生白色气泡,开始膨胀后静置 30 秒钟,进行第二次倒热开水步骤,细口壶对着过滤纸转一圈,水慢慢流入到咖啡粉,下方玻璃壶到达 300 毫升立刻停止,让咖啡液慢慢滴至咖啡壶,准备温杯即可。
- 混合配制
- 先在杯中加入稍深煎炒的咖啡,将等量牛奶倒入奶锅,用小火煮沸,在牛奶起泡前加入奶油,不要等泡沫消逝就倒在咖啡上。巴西咖啡口感中带有较低的酸味,入口滑顺,带有淡淡青草芳香,与牛奶和奶油混合后,口感更加丰富醇厚。
五、巴西咖啡的特点
- 口感风味
- 巴西咖啡口感中带有较低的酸味,配合甘苦味,入口极为滑顺,带有淡淡的青草芳香。味道特征温和、酸苦适中、香味柔和,最佳煎培度为中度煎培。其独特的风味常常带有一丝巧克力、焦糖或轻微坚果的味道,这种口感丰富且平衡的特点赢得了众多咖啡爱好者的青睐。此外,巴西咖啡的风味中还含有一些坚果或甜味,给人带来独特的品尝体验。
- 产区差异
- 不同产区的巴西咖啡口感和风味有所差异,分为五个等级,如极为柔顺、柔顺等。其中,卡平・布兰科庄园和维斯塔・阿莱格尔庄园的咖啡口感不同,卡平・布兰科咖啡比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口感更柔滑,而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浓且黑色,两者酸度较低。巴西主要的咖啡产区有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巴拉那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这些产区各具特色,例如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喜拉多和南米纳斯因海拔较高,多产精品巴西咖啡豆;圣保罗州产出了全巴西一半以上的咖啡,且质量相当优秀;巴拉那州咖啡种植历史悠久,以小规模种植为主,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圣埃斯皮里图州靠近海边,为巴西罗布斯塔品种主要的出口地区。
- 处理法多样
- 巴西咖啡同时拥有日晒、半日晒和水洗处理法,根据各地湿度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1990 年以前,巴西基本全部采用日晒法进行处理;1990 年以后,发明了半日晒法或称半水洗方法。巴西的自然日晒法与传统的埃塞俄比亚日晒法有所区别,巴西人是让咖啡在树枝上充分吸收阳光、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然后将采摘的果实放在露台上晾晒。在相对落后的种植园,未成熟的果实无法完全剥离,这也导致许多巴西日晒咖啡当中会混有未成熟的咖啡豆。而半日晒法是先对咖啡果实进行筛选过滤和清洗,去除果皮、果肉与部分胶质层后再水洗一个小时,由于浸水发酵时间很短,果胶不易全部冲掉,最后将黏黏的带壳豆铺在曝晒场晾干。此外,巴西还采用依每 300 克主豆中有多少瑕疵豆进行分级的方式,等级共有 N.2 到 NO.8 七个层次,同时还按豆目大小和杯测质量进行分级。
六、巴西咖啡的未来发展
1. 市场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特色小众品牌和有机食物需求增长,巴西咖啡产业将涌现更多新兴创新型企业。巴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咖啡种植资源和传统。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特色小众品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他们渴望尝试独特风味和高品质的咖啡产品。同时,有机食物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为巴西咖啡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巴西的咖啡企业可以抓住这一趋势,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小众品牌咖啡,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追求。例如,一些新兴的创新型品牌专注于生产高质量、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种植的产品,通过定制饮料和手工冲泡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咖啡体验。
2. 面临挑战
气候变化对巴西咖啡产量造成影响,如干旱、霜冻和火灾等极端天气。巴西咖啡产业需在产量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发展精品咖啡产业。
近年来,巴西咖啡产业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干旱、霜冻和火灾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巴西咖啡的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2024 年,巴西经历了 7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多个主要种植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导致咖啡树花蕾过早凋谢,产量显著下降。同时,干旱和高温条件下火灾频发,许多咖啡种植园深受其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巴西咖啡产业需要在产量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大力发展精品咖啡产业。一方面,通过推动种植园主改良品种、提升加工工艺,提高咖啡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咖啡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对咖啡种植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咖啡的产量和抗灾能力。例如,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咖啡树的生长状况,确保产量与品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