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被一篇关于「咖啡致癌」的文章_376_1">文章_375_1">文章刷屏,随之而来一大波辟谣文的轰炸,爆出原文断章取义,「撇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
丁香医生也发文科普,所谓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是高温加热食物产生的,像炸薯条、炸薯片、烤红薯这些食物,「丙烯酰胺」含量远远大于一两杯咖啡。所以每天喝两杯咖啡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要太烫就行~

▲ 高温加热的食物就会产生丙烯酰胺,这一温度的标准是120摄氏度。中国人更容易在饮食中摄入这种物质。因为中国家庭以炒菜为主,食物有很多和高温接触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一份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是一份炒菜的五分之一。因此如果怕致癌不喝咖啡的话,还不如不要吃炒菜。
这我就放心了!只是这么不靠谱的文章,如此极端粗暴的结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信而转发?群众是真的在吃瓜吗?跟办公室其他群众聊了聊,才发现原来大家真的在吃瓜……不要说咖啡到底有没有危害了,大部分人,连咖啡到底该怎么喝,除了提神,咖啡还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吧?
咖啡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冷,认真看完这篇文章,你对咖啡的了解将打败80%的人。
01丨在咖啡店里如何正确点一杯咖啡?
在咖啡店里点咖啡,帅气的服务生会问你,要喝拿铁、摩卡还是卡布奇诺......可一直不好意思问,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呀?

总体来说,一家咖啡店的咖啡会分为两个大类:
➀ 一类是以意式浓缩(espresso)为基底的,
你们喜欢的拿铁,玛奇朵,摩卡都是
以此为基底制作。
这些统称意式咖啡。
➁ 一类则是使用单一品种为主的精品豆,
手冲的方式制作而成。
我第一次在咖啡店点意浓(espresso),同伴很惊讶的看着我,你确定要喝这个吗?拿到手之后,才知道是很小很小的一杯,而且超级苦。

▲ 意浓咖啡。在意大利语中,espresso是「为你现煮」的意思,其工艺也就是通过短时间急速萃取的方式,味苦。
意式浓缩咖啡可以说是每个咖啡馆的经典款,也是其它花式咖啡的基础。意式咖啡的基本构成:浓缩咖啡为底,搭配牛奶或加水。不同的意式咖啡,重点就是牛奶(或水)与浓缩咖啡的比例不同。
// 拿铁 Latte //

拿铁是Espresso和牛奶的经典结合,牛奶与咖啡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5:1。在咖啡的顶端还会加上一些奶泡,优秀的咖啡师还能为你呈现出漂亮的拉花。
拿铁的奶味很重,会把咖啡味盖住,如果你受不了咖啡的苦,拿铁是不错的选择。
// 卡布奇诺 Cappuccino //

卡布奇诺是我最喜欢的一款咖啡。由于咖啡较多,卡布的味道比拿铁更浓郁,更容易喝出咖啡本身的品质和风味,但是也有牛奶的香甜。
卡布很容易跟拿铁混在一起,二者的区别是在牛奶和奶泡的比例上。卡布奇诺的奶泡多于牛奶。
// 美式咖啡 Americano //

美式咖啡其实就是兑了大半杯白开水的Espresso,一般水与咖啡的比例是2:1,当然现在很多咖啡馆采用的是滴滤式咖啡壶冲泡。
如果你想要纯粹的黑咖啡带来的愉悦,可以点一杯美式,不加糖和奶,会让你更充分的尝到咖啡的本来味道。
什么都不加,是喝咖啡最高的格调。但更高的,是手冲咖啡。

▲ 一张图读懂什么是手冲咖啡。手冲咖啡从口感上来说,手冲咖啡更醇厚更浓郁更保留咖啡豆本身的原味。
02丨这样喝咖啡,逼格才最高哦!
从上图你也可以看出来了,手冲就是比速溶咖啡多了一个器具和一道过滤的程序而已。
萃取和过滤,是手冲咖啡的本质,它之于速溶咖啡,就像精酿啤酒之于工业啤酒。
不加入其他任何东西,仅通过热水提取咖啡豆中的美好物质,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完美地保留咖啡香,而且仪式般的冲泡过程更是让人着迷。

▲ 挑选咖啡豆、研磨成粉,在香气萦绕间轻轻打湿滤纸,缓缓倒入咖啡粉,温柔地拍平,慢慢注入热水,耐心等待滴滤出杯,闻着淡淡咖啡香,疲惫的心灵竟也神奇地被治愈了,这大概就是手冲咖啡的魅力所在。
手冲咖啡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但真正发展为一个行业,却要从日本谈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日本人对首充个咖啡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各式各样的咖啡器具层出不穷,完整的手冲滤泡式咖啡理论及操作技术也得以建立。

▲「Hario」,日本知名咖啡器具品牌,以风格简约、体现咖啡原有品质为宗旨的单品冲泡方式,被认为是对手冲咖啡概念的完美诠释。
手冲对咖啡师的技术极高,想要冲出一杯风味齐全,同时口感干净的手冲咖啡,很难很难。
日本人那种匠心精神,大家也知道,讲求精细,一杯好的手冲,需要咖啡师对研磨的时间、烘焙的程度、咖啡豆的产地… 都有精准的掌握。

▲ 在咖啡店点单时可以自己指定咖啡豆让咖啡师为你制作。星巴克有的门店设有专门的手冲吧台。
也许你会问了,喝杯咖啡而已,何必要这么麻烦?
以中国的茶道文化为例,泡茶的过程可以简单到只需要一只玻璃杯和热水,也可以讲究到从盖碗、闻香杯、公道杯样样俱全。冲咖啡也一样,往高了说,那是一种文化。
其实手冲不难,只要掌握好比例,基本按照1:15的粉水比,水温以90-93度为佳,先洗滤纸,再布粉,最后冲泡,滴滤,出杯,2分钟不到就可以自己做好一杯手冲。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工作忙,想喝高品质的咖啡,但是不懂手冲也没时间手冲咋办?
推荐你一种现在很流行的挂耳咖啡(不是广告,请放心阅读),就相当于一杯简易的手冲咖啡,认真做一杯用三分钟就足够了,可以在办公室喝到纯正的咖啡。

▲ 挂耳咖啡是新近很火的一种咖啡,它满足了那些需要一杯好咖啡却没时间做手冲的人。
03丨如何像一个行家一样品咖啡?
无论你是做意式,还是做手冲,最离不开的是咖啡豆。
咖啡豆是咖啡果实的种子,经过了工厂的处理、烘焙、咖啡师研磨、冲泡,最后才会变成我们饮用的咖啡。喝葡萄酒就是在喝酿酒所使用的葡萄,同理如此,喝咖啡,其实你在喝的就是咖啡豆的味道。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喝不到咖啡豆本身味道的咖啡,都不叫真正的咖啡,只能说是咖啡饮料。
一杯葡萄酒的口味和品质受葡萄的产地、品种影响,不同产地、品种的咖啡豆,口味也是大不一样的。

▲ 不同的国家生产的咖啡豆(甚至同一国家当中,不同区域,不同农场),风味以及特性都大不相同。
而这些都是咖啡文化中需要钻研也值得说道的地方,如果展开来讲够写一本书了,你只需要记住这几点:
咖啡豆最好的产地在:
非洲

▲ 咖啡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欢咖啡中的果酸味道,可以选非洲的咖啡豆,在意咖啡的醇厚度选亚洲的咖啡豆。
最常见的两大咖啡豆品种是:
Arabica/阿拉比卡和Robusta/罗布斯塔

▲ 罗布斯塔不好喝,请喝阿拉比卡
精品咖啡业界代表性树种:
Bourbon/波旁、Typica/铁必卡、Geisha/瑰夏
影响咖啡豆风味的因素除了产地、咖啡豆品种、树种,还有烘焙方式。

▲ 烘焙会非常大程度地影响一款咖啡的酸、苦以及风味
如果你想像个行家一样品咖啡,你主要品尝一杯咖啡的的酸度、醇度、有没有奇特的味道(可可味、水果味、泥土味等)。
烘焙时间越长,咖啡越苦,而果酸,在咖啡烘焙过程中会慢慢产生,但过了某个阶段便越来越少。

▲ 咖啡的几种基本味道
知道了咖啡风味和烘焙的关系原理,但是还是不懂品咖啡怎么办?没关系,多喝你就慢慢知道了。
酸:必须要有!果酸可以让咖啡变得很活泼,轻盈,丰富。一杯有特点的咖啡,像葡萄酒一样,你会喝到水果的果酸,比如苹果、柠檬、桃子的酸。
甜:咖啡当中的甜,其实不是糖的甜,而是焦糖甜与焦糖般的香气综合起来的感受。
苦:所有的咖啡当中,都会存在苦味,而且会随着烘焙程度而增加,好的咖啡,喝到的是」化掉」的苦味,而不是」焦」「碳」「烟」这样的味道。
香气:这是咖啡最珍贵部分,如果没有可以被辨识、清晰的风味特征,那就没有必要选择这样的咖啡,因为它跟其他咖啡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均衡感:均衡感基本上可以说是所有感受的综合。
总结起来,一杯品质上佳的咖啡,一定要有果酸(但是不能够太过头,变成了尖酸)、一定要有甜、不能够太过苦,要有舒服的口感,要有愉悦的回味。总而言之,整体喝起来要有愉悦的感受。

▲ 阿拉比卡-埃塞俄比亚哈尔咖啡,蕴含醇郁果酸、鲜花及麦芽谷物香味。如果想追求柔滑口感,可以选择中度烘焙的浓缩咖啡。

▲ 罗布斯塔-乌干达咖啡,馥郁强烈的浓缩咖啡,有别于一般的罗布斯塔咖啡,风味出乎意料的细致及香甜。
04丨一颗咖啡豆的旅行,以及它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咖啡最早是在非洲被发现的,后来传到欧洲,再传到拉丁美洲。

▲ 咖啡,祖籍非洲埃塞俄比亚。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当地牧羊人Kaldi发现他的山羊群吃了一种未知的小红果后变得异常闹腾,Kaldi也是非常大胆,他竟然亲自尝试了小红果,结果他不但没中毒,还跟羊群一起兴奋地跳舞,精神倍增。从此,咖啡豆的奇效也渐渐传开。
虽然一颗小小的咖啡豆旅行过这么多地方,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在欧洲。其中属意大利人最狂热,意浓便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在威尼斯,也诞生了欧洲第一家公开的街头咖啡馆。

▲ 欧洲人对咖啡很狂热,土耳其妇女因为丈夫禁止她们喝咖啡,把丈夫告上法庭。
1680年,一位法国医生把牛奶加到咖啡里作为药品给病人饮用,才发现这种搭配异常和谐,自此人们就开始把奶制品调和在咖啡里。
咖啡豆的旅行也还在继续,终于有一天它来到了中国。那时候咖啡豆还不叫咖啡豆,而是被翻译成「架非豆」,它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出现,是在《四洲志》的译书中,主持翻译这本书的人是林则徐。
最后是溥仪用标准的英语发音,赐了「咖啡」其中文名。据说,溥仪爱咖啡成瘾,从北京到天津,国可亡,咖啡不能停。
上海人是中国第一批喝咖啡的人。标着「上海牌」的红色圆铁罐里装着研磨好的焙炒咖啡,是老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咖啡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各地都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除了上文说到的日本的手冲咖啡,意大利的意式浓缩咖啡,星巴克就是意浓的佼佼者,还有大家熟悉的蓝山咖啡出自牙买加,土耳其人Pascal在法国巴黎开设第一家咖啡馆,经营非常成功,吸引无数艺术家前来。

▲ 1686年开张的Le Procope,是巴黎的第一家咖啡厅。伏尔泰、卢梭和狄更斯都曾是这里的常客,他们甚至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那些成为著作的欧洲启蒙运动思想。
作为一个爱吃又爱美的小姐姐,我当然不会忘了告诉你,每天两杯咖啡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对皮肤好,咖啡因还有抗氧化作用,很多的高档护肤品中也用到了咖啡,比如某品牌的小棕瓶。
咖啡哪怕真的致癌也不能阻挡我一颗痴迷咖啡的心啊。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持续关注【24季】,发现更多食物背后的故事和知识,共同参与关于餐桌的美学实验,不错过当季的小众美味~
如果喜欢我们
记得来公众号找我们啊~
微信公众号:24季私享家(ID:fanme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