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滤纸与滤杯对齐?为什么冲咖啡时滤纸要用水湿润紧贴?

图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湿润滤纸是冲咖啡前默认的第一步动作,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滤纸保持服帖,二是刷掉纸上吸附的粉尘,如果用的是热水,还能顺带把器具一并预热。在绝多数的教程里,除了引领我们如何让滤纸紧贴滤杯,也会或多或少地强调滤纸贴合对咖啡萃取的重要性,不过却很少提及滤纸的贴合程度对咖啡最终味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前街今天将进行两波实验,分别使用不同贴合程度的滤纸来冲咖啡,然后逐一对比品尝,看看最终的风味表现如何。

 

图片

 

 

滤杯采用门店出品常用的V60和KONO,咖啡豆则选择对应的果酸型和坚果型代表,具体冲煮参数如下:

 

 

  V60组 KONO组
咖啡豆 危地马拉·花神 巴西·红波旁
粉量 15g 15g
粉水比 1:15 1:15
研磨度 EK43s刻度10 EK43s刻度10.5
水温 90摄氏度 87摄氏度
注水手法 三段式 三段式

 

作为本轮实验的重点,前街将滤纸的贴合程度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滤纸与滤杯完美贴合,中间没有任何气泡;第二组是滤纸没有对准中心放置,导致一半贴合,一半镂空;第三组则是与滤杯完全不贴合,两侧均出现镂空或者大气泡。

 

图片

 

V60组对比

 

三壶咖啡冲煮时间分别1分54秒、2分04秒、2分12秒;使用浓度测量仪测出来的TDS值依次为1.12%、1.19%、1.26%。

 

 

风味表现:由V60冲煮的三壶水洗花神在风味上基本是一致的表现,都是淡花香、柠檬酸、黄色核果、巴旦木、绿茶的调性。如果以第一壶咖啡作为参照的话,后两壶滤纸不贴合的咖啡醇厚度更高,酸味和苦味都偏重,特别是滤纸完全不贴合的第三壶在余味上还带有轻微发涩。

 

图片

 

 

KONO组对比

 

三壶手冲萃取时间是2分07秒、1分54秒、1分46秒;使用浓度测量仪测出来的TDS值分别为1.13%、1.06%、0.98%。

 

 

风味表现:相比上一组的果酸咖啡,采用KONO冲出来的三壶巴西喜拉多入口的风味就有明显区别。第一壶手冲有奶油巧克力、焦糖饼干、普洱茶的香气,整体口感平衡、回甘较强。在其对比下,第二壶只有淡淡的巧克力调性,烘焙类的风味偏弱,略带水感,最后一壶则几乎没有太多香气,口感粗糙,以焦苦味居多,前街猜测应该是咖啡萃取不足了。

 

图片

 

 

看到这里,相信认真的小伙伴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那就是在滤纸不贴合滤杯的情况下,无论使用流速快的V60,还是流速较慢的KONO,实际上都会改变粉层内的下水速度,同时影响咖啡最终的萃取率与浓度。虽然咖啡大致的风味方向不会改变,但品尝起来的口感却会有所差别。

 

 

很多人都知道,V60多条螺旋状肋骨的设计可以帮助咖啡颗粒吸水膨胀,同时让水流对粉层产生挤压,以形成更丰富的层次感。前街在上面第一组实验中观察到,如果滤纸不贴合滤杯,咖啡粉就会呈”一边倒”的状态,即一侧紧靠滤杯边缘,一侧却“暴露”在空气中。

 

图片

 

 

尽管一开始的闷蒸阶段没有出现问题,但随着水位逐渐升高,没贴合滤杯的部分就开始不断冒出大泡泡,这是因为它少了肋骨的支撑,所以无法疏通粉层,水便涌向了其他贴合的地方,导致了萃取不均匀的结果。也正因为水流的通行受到了障碍,萃取时间被迫延长,所以咖啡容易有过萃的表现。

 

 

KONO滤杯对比V60有着光滑的内壁曲面,这个设计是为了保证滤纸湿水后紧贴滤杯边缘,同时整个滤杯只有底部四分之一高的导流肋骨,因此限制了气流往上走,水只能通过底部留向下壶,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粉水拥有充分的接触时间,也为萃取形成了更好的浸泡效果,当冲泡深烘焙咖啡时,更能表现出圆润和醇厚的口感。

 

 

图片

 

 

所以当我们使用KONO冲咖啡时,尽量要让滤纸保持服帖后,再进行加粉注水。否则,在萃取过程中,滤杯内的某个位置会悄悄形成一个“通道”,让水流沿着镂空的地方直接跑掉,从而造成萃取不足,咖啡的口感会变得单薄而粗糙。

 

搜索
精选文章
咖啡胖日常基础篇——咖啡的产地及命名
Hello!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上次的结尾我们说到这期的话题,那就是和大家聊聊咖啡产地和命名的那点事儿。说到咖啡的产地和命名,那我们先聊聊咖啡的产地。咖啡对于土地的生长要求其实还是比较苛刻的。首先来说,咖啡是一个哪里都能种植的品种。但是必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开花结果。在说到咖啡产地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咖啡的种类。可能很多人会说:咖啡的种类我知道很多啊~例如:巴西,耶加雪
在家喝咖啡,尽享优雅时光
咖啡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享受。正确的喝咖啡方式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罗布斯塔咖啡豆的6大差异
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和罗布斯塔咖啡(robusta以下简称罗豆)是市场上用的最多的两类咖啡,两者在豆子外观上很相似(不认真看可能还认分辨不出来),但还是存在6大差异,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1. 种植的环境条件不同阿拉比卡种咖啡树,适合种植在海拔600-2200米,温度在15°-24°C,年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的山地环境中。而罗布斯塔种咖啡树,对海拔的要求不高,0-800米之间都
如何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落叶(来自豆瓣)来源:如何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粉)说的这些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了解咖啡豆的产地信息,知味谱信息。我觉得,咖啡豆的烘焙还是蛮有“刻板印象”的。比如,曼特宁通常都是用深度烘焙更能体现它的醇厚的特色;耶加雪啡的豆子通常都是浅中度烘焙,花香和果酸的味道更容易展现出来;一提到肯尼亚的豆子,嘴里就容易泛起酸味。之前在一家咖啡馆喝过一只肯尼亚
咖啡世界的“目数密码”:不同目数咖啡豆的风味大揭秘
不同目数咖啡豆是指咖啡豆的粒径大小不同,通常用 “目” 来表示。其影响因素包括烘焙度、加工方式等。一般来说,目数越大,颗粒越细,烘焙度越浅;目数越小,颗粒越粗,烘焙度越深。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