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小长假前,店里忙着如何清理店面准备放假,来了一帮朋友,是在CafeShow展会上认识的。他们进门时,豆叔正在后吧台洗手,他们当即介绍了自己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我请他们稍坐。
和大家坐在一起,大家的问题很简单:“如何选择适合在家制作的咖啡?”面对四位貌似各不相同的受众,豆叔知道这是一个大问题。随后他们告诉豆叔:有的是用全自动咖啡机,有的用半自动咖啡机,他和另一位又同样崇尚手冲,还有一位只知道速溶三合一。我告诉大家:“我必须一一的解答大家的问题,豆叔不能给大家一个所谓标准的答案”。
“近几年我发现,在中国选购咖啡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一周前和一周后所提出的诉求,都是那样的不同。这正是中国咖啡市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每一个人都试图通过对咖啡的了解更多一些来使得自己的咖啡饮用水准更高一些。在国内,对于咖啡认知水准的高低,已经成为了咖啡饮用是否专业和外行的分水岭……”。豆叔继续告诉他们说:“我刚从欧洲回来。在欧洲,咖啡饮用量巨大,并不是欧洲人(特别是那些乡下人)对于咖啡知道的更多,相反是因为他们知道的更少。中国人想通过了解更多的咖啡知识来获得咖啡消费量增加,结果适得其反。为什么呢?是因为咖啡不是他们必须要喝的东西。没有人因为对北京花茶的了解程度高与低而决定是否要喝什么,也没有人会认为福建的绣球茉莉的高级而北京的老少爷们就会改口。口味习惯使然,口味习惯决定成败……”
其实问题就在这里,红酒班教红酒,甜品班教烘焙,咖啡班教杯测,好像培育了一帮专家。就咖啡而言,人民群众还在喝三合一,孰对孰错?豆叔对这四位朋友的建议是在家里做咖啡的选择分三步:“一、根据自己的口味习惯:不喜欢酸的不要选择浅烘,喜欢醇厚和浓郁口味的也不要选择浅烘;二、根据自己的使用条件:大家庭制作量大的可以选择全自动或滴滤咖啡机,量小的可以选择爱乐压或法压;三、浓淡相宜:爱喝奶咖或重口味的选意式和花式,如果愿意像品茶一样品尝咖啡的,可以选单品做手冲。”在座的朋友认为我说的太简单了,太不专业了。我笑答说:“真的希望您能听懂我的话。”
世界上没有一个咖啡的成熟市场是靠咖啡闻香瓶培育出来的。今天,咖啡在中国特别难选择,是因为中国人不像日本人那样咖啡感官诉求是相似的,我们是在没有共同的感官诉求的前提下,接受了不同咖啡文化的熏陶在咖啡发展的不同波次间辗转起伏的结果。中国咖啡发展到今天的难点在于,我们没有感官的诉求统一性,因此,不同的人就会有各说各话的结果。前20年,中国咖啡市场如果是死水微澜,那么这一池子静水到了今天,却如开锅班颠三倒四,也不要怪受众的无知了,豆叔本人有时看这池水都厌倦。但定海神针只有一条:从自己的感官诉求出发,从自己制作咖啡的条件出发,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出发。不必去追风,与时下风潮契合的,你算是达人,不契合的,至少你也算我行我素吧。留神!大的风浪在后头,大家站稳喽!
声明:本文系豆叔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